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文熙輕輕嘆了口氣,「你若真這般執著,我便放你高飛。」

  崔文熙心裡頭還是有點酸澀,她的崽長大啦,從此能獨當一面,做自己的主人。

  那時他們都沒有料到,此後的二三十年裡趙旭猶如雄鷹把光陰都耗在開疆擴土和穩固邊境上,跟匈奴死磕到底。

  而作為他們的老師,夏文公已經九十多的高齡。老頭鬚髮盡白,除了牙口不太好外,精神還行,應該還能苟幾年。

  把趙旭放出去掌軍權,且又是皇子,這對京中來說確實是威脅。

  趙玥深處皇權漩渦,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他曾同夏文公談起此事,夏文公給他出了個主意,留密旨制衡。

  於是趙玥留了兩道密旨,並把它交給了崔文熙掌管。

  崔文熙作為二子生母,自然比誰都關心他們的命運,她握著兩個崽的命運密旨,默默地想著,她得努力苟命,苟它個一百歲,超長待機才行。

  從此被外放而出的趙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他的軍事才能開始發光發亮,一顆璀璨明星將冉冉升起。

  兄弟分離,在各自的軌道上行駛。

  有時候趙熠對朝廷官員感到厭煩時,會書信與趙旭,同他發牢騷,八卦某某官員糗事,或京中時下的熱門話題,也會報父母平安與想念。

  趙旭每封必回。

  會向他描述大漠裡的漫天晚霞,以及軍營里的趣聞,把他所見所聞一一用文字表達出來,從而引得趙熠無限嚮往,仿佛借他的雙眼看到了廣闊無垠的戈壁沙漠,與那無邊無際的斑斕彩霞。

  日子如梭,在孩子們逐漸能獨當一面時,趙玥夫妻則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更加坦然。

  雨天,淅淅瀝瀝。

  他們相繼送走了太上皇與太上皇后,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邊的人陸續離去,夫妻二人依偎在涼亭下觀雨。

  也不知過了多久,趙玥才問:「元娘這一生都與我困在這座城裡,可曾後悔過?」

  崔文熙:「倒也不曾。」

  趙玥抿嘴笑,他比她小几歲,歲月在他身上沉澱出政治家的沉穩與內斂,愈發顯得儒雅沉靜。

  他這一生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

  不幸的是打小就耗費心血謀求出路,曾心心念念惦記的人卻因出生晚而失之交臂,幸運的是他又如願撈到了心中的明月,將她困在身邊走這漫長餘生。

  如果說前半生磕磕碰碰,那後半生便是順風順水。

  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陪伴,育有兩個孩子,不論是朝堂還是子嗣,亦或後宮都是平穩沒有什麼糟心事煩心。

  這樣的生活狀態極好,他眷戀親情,更眷戀夫妻間沒有猜忌的坦然。

  與崔文熙的這段婚姻是他自己謀求來的,他用足夠的誠意謀得她的扶持,她也用足夠的智慧引得他的欣賞。

  帝王的猜忌他也有,只是這份猜忌並未落到枕邊人身上。

  很多時候他無比慶幸自己討了一個蕙質蘭心的老婆,從來不會給他拖後腿,遇到問題只會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丟給他做處理。

  這樣的方式他非常適應,因為無需去猜測,也能省去很多麻煩。

  一輩子委實太長,他從不輕易許承諾,只會用實際行動給她安穩,讓她全心全意依靠。他也確實做到了,與他的這段漫長婚姻里,崔文熙活得很自在。

  不遠處的趙熠原本有事要報,見二人坐在亭子下聽雨,便沒上前打擾。

  那一幕給他的印象很深,以至於他同趙旭書信,說父母一把年紀了還膩歪得很。

  結果趙旭同他八卦,提及二人年輕時的過往,前嬸嬸和前侄兒,這事若落到自己身上,只怕是干不出來的。

  趙熠也覺得自己干不出來。

  二人一併認為他們的爹娘確實有點生猛,六歲年齡差,初婚與二嫁,且還曾是侄兒和嬸嬸的關係,任誰都會八卦兩嘴。

  包括兩個崽。

  不過這種八卦很快就變成了相互嫌棄,偶爾趙熠也會同兄弟傾述父親太過嚴厲,導致他壓力太大。

  趙旭才不會安慰他,只會回信說你若沒那個本事扛起重擔,就換人,別耽誤事。

  趙熠自然不服氣,回懟自家弟弟若沒本事把匈奴徹底驅逐,一輩子就別回京了。

  直到最後,他們的相處模式變成了:

  阿兄,你該派人來駐紮了。

  阿兄,你又該派人來駐紮了。

  阿兄……

  有時候也會變成:

  阿瑛,朝廷里有人彈劾你擁兵自重,我把他送過來,你砍了罷。

  阿瑛,戶部跟我說國庫里的糧食都堆不下了,你消耗得有點慢啊。

  阿瑛,大梁的人丁增添已經創下了新高,我好像開闢了盛世,你快誇誇我!

  對於這類炫耀,趙旭從來不給臉面,回問:哪個孫子說我擁兵自重,把他全家砍了!

  以及,阿兄少往臉上貼金,父親,祖父,曾祖父,這幾輩人的心血被你一人獨占,你多大的臉?

  趙熠:「……」

  好吧,他就知道老二那張破嘴永遠都吐不出象牙來。

  真討厭!

  作者有話說:

  番外就到這裡結束啦,感謝一路陪伴的小可愛。

  Tips:看好看的小說,就來呀~<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