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今兒是大齊景順五年的正月初六,距她踏進北齊的疆域,和陸錦堂分開那日算起,已過了三個月零兩天。
雖然零零星星有書信傳回來,一直都報著平安,但一國之君西征,三月未返,就是再不懂戰事,也知道情況怕是不那麼理想。
朝中已經有蠢蠢欲動的跡向。
葉春雪這個有著正宮娘娘名頭,但尚未與皇帝正式成親的皇后,地位就頗為微妙。
這件事讓本應該最受寵愛的她,變得尷尬萬分。好在她深居簡出,從未參與朝堂和宮廷爭鬥,即便是那些臣子暗示明示,卻始終在她這兒找不到紕漏,也無法撼動到她的位置。
可是,這種局面要維持多久?
她的心底有隱憂,而且越來越強烈。
「娘娘。」身邊侍奉的聞嬤嬤提醒道:「外頭冷,您還是先進去吧。」
聞嬤嬤是陸錦堂生母宮裡的老人,是他特意留給葉春雪的,方便她掌握宮裡的動向。
「嗯。」葉春雪輕輕嘆口氣,收回視線,邁步往內殿走去。
聞嬤嬤跟在後面絮叨:「奴婢聽說,今早又有幾位美人哭鬧了起來。」
陸錦堂並沒有納什麼美人進宮,這些美人,都是一個月前,皇太妃做主收進宮裡的。
葉春雪雖是皇后,但她在北齊勢單力薄,沒有外族的勢力,如今這種局面,自然是不好與皇太妃抗爭,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葉春雪對此倒是不甚介意,畢竟陸錦堂若是回來,他自個處置這些女子,若是他回不來……只怕她的性命都保不住,又何必計較這些小事。
不過……
葉春雪停頓片刻,淡淡問道:「那位寧貴人呢?怎麼樣了?」
寧貴人是這次進宮的六位美人中,位份最高的,也是皇太妃家裡的親戚,她把皇太妃叫姑姑。
「聽說寧貴人昨晚落了水,現在還病著呢!」聞嬤嬤拍了一下額頭,笑著說:「哎呀,瞧奴婢這記性,都忘了給娘娘回稟……」
葉春雪皺眉看著她:「怎麼了?」
「是這樣的。」聞嬤嬤忙湊上前,壓低聲音,小聲說:「昨晚,寧貴人喝醉酒,差點把蘇美人給推下湖去,幸虧蘇貴人躲閃及時,但寧貴人自個卻掉進水裡,這樣的天,那湖裡冰得浸人,當晚寧貴人就起了風寒……」
聞嬤嬤嘆了口氣,「今早起來,已經在說胡話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緩過來,她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只是可惜蘇美人,平白有此無妄之災,剛才聽說,皇太妃已經叫人將她拿下,說是若寧貴人不能好起來,就讓她償命。」
聽了聞嬤嬤的感嘆,葉春雪愣住。
她沒想到,會出這麼一檔子事。
「娘娘?」聞嬤嬤見她沉默,擔憂地喚了一聲,「你別多想。」
她知道葉春雪的心結在哪裡。
這些美人,都是皇太妃弄進來膈應皇后娘娘的。
皇上離京之前,宮裡皇太妃的位份最高,當年二皇子和皇上奪嫡輸了,但因為有先皇的遺旨,只是被打發到偏遠地區做個閒王,寧貴妃就成了皇太妃,皇上在的時候,她表現的不問世事,皇上久不回來,她就跳了出來。
偏生寧家在京城裡,根深蒂固,皇后新到,只能避讓一二。
誰料到,避讓之下,皇太妃還會這般咄咄逼人,一連幫著皇上納了六個美人。
葉春雪的神色冷了冷。
她不想惹什麼風波,誰知道竟令皇太妃越來越心大,她還是錯了……
如今寧貴人險些推蘇美人下了水,累及寧貴人自個受了風寒不說,還要讓蘇美人陪葬。
若是再避讓下去,只怕她這個皇后也會被人推下水……
「娘娘。」聞嬤嬤勸慰道:「您別想這些事了,前個皇上不是派人捎了消息回來嘛?皇上既然能安排人回來傳信,說明肯定不會有事。
「娘娘放心,只要皇上一回來,皇太妃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聞嬤嬤勸慰的話語,葉春雪一句都沒聽進去,反倒是想到另一樁事,問道:「皇上前個的信上不是說還有半個月就能返京嗎?這算上信函在路上的時間,也就是這兩天該回來了,還沒有消息嗎?」
大隊人馬走得慢,肯定會有信兵先行,若是大軍回京,這眼下就應該有消息傳進宮了。
「沒有。」聞嬤嬤答道,神態有些古怪。
「你怎麼了?」察覺到她臉色異常,葉春雪追問。
聞嬤嬤搖搖頭,勉強笑道:「沒有的事,娘娘快去休息罷。」
葉春雪蹙眉看她。
見狀,聞嬤嬤立馬改口說:「其實也是好消息,奴婢聽說,皇上這次帶了不少戰利品回來,所以耽擱了,您別著急,說不準很快就能抵達盛京。等大軍歸朝,娘娘便能安枕無憂。」
葉春雪鬆了一口氣。
她不願意和皇太妃硬碰硬,暫時也不能真把她怎麼樣,所以只能儘量避免衝突。如果真到了非要撕破臉皮的地步,也只能用一些非常規手段。
比如……
葉春雪的嘴角微勾,笑容清淺,眼神卻透著凌厲。
**
皇太妃正坐在寢宮裡,聽宮女回話。
「娘娘,您交代查探的事情,有結果了。」宮女跪在她腳下說道,「皇上身邊確實帶了很多戰利品回來,不僅如此,還帶了一個女子。」<hr>
雖然零零星星有書信傳回來,一直都報著平安,但一國之君西征,三月未返,就是再不懂戰事,也知道情況怕是不那麼理想。
朝中已經有蠢蠢欲動的跡向。
葉春雪這個有著正宮娘娘名頭,但尚未與皇帝正式成親的皇后,地位就頗為微妙。
這件事讓本應該最受寵愛的她,變得尷尬萬分。好在她深居簡出,從未參與朝堂和宮廷爭鬥,即便是那些臣子暗示明示,卻始終在她這兒找不到紕漏,也無法撼動到她的位置。
可是,這種局面要維持多久?
她的心底有隱憂,而且越來越強烈。
「娘娘。」身邊侍奉的聞嬤嬤提醒道:「外頭冷,您還是先進去吧。」
聞嬤嬤是陸錦堂生母宮裡的老人,是他特意留給葉春雪的,方便她掌握宮裡的動向。
「嗯。」葉春雪輕輕嘆口氣,收回視線,邁步往內殿走去。
聞嬤嬤跟在後面絮叨:「奴婢聽說,今早又有幾位美人哭鬧了起來。」
陸錦堂並沒有納什麼美人進宮,這些美人,都是一個月前,皇太妃做主收進宮裡的。
葉春雪雖是皇后,但她在北齊勢單力薄,沒有外族的勢力,如今這種局面,自然是不好與皇太妃抗爭,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葉春雪對此倒是不甚介意,畢竟陸錦堂若是回來,他自個處置這些女子,若是他回不來……只怕她的性命都保不住,又何必計較這些小事。
不過……
葉春雪停頓片刻,淡淡問道:「那位寧貴人呢?怎麼樣了?」
寧貴人是這次進宮的六位美人中,位份最高的,也是皇太妃家裡的親戚,她把皇太妃叫姑姑。
「聽說寧貴人昨晚落了水,現在還病著呢!」聞嬤嬤拍了一下額頭,笑著說:「哎呀,瞧奴婢這記性,都忘了給娘娘回稟……」
葉春雪皺眉看著她:「怎麼了?」
「是這樣的。」聞嬤嬤忙湊上前,壓低聲音,小聲說:「昨晚,寧貴人喝醉酒,差點把蘇美人給推下湖去,幸虧蘇貴人躲閃及時,但寧貴人自個卻掉進水裡,這樣的天,那湖裡冰得浸人,當晚寧貴人就起了風寒……」
聞嬤嬤嘆了口氣,「今早起來,已經在說胡話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緩過來,她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只是可惜蘇美人,平白有此無妄之災,剛才聽說,皇太妃已經叫人將她拿下,說是若寧貴人不能好起來,就讓她償命。」
聽了聞嬤嬤的感嘆,葉春雪愣住。
她沒想到,會出這麼一檔子事。
「娘娘?」聞嬤嬤見她沉默,擔憂地喚了一聲,「你別多想。」
她知道葉春雪的心結在哪裡。
這些美人,都是皇太妃弄進來膈應皇后娘娘的。
皇上離京之前,宮裡皇太妃的位份最高,當年二皇子和皇上奪嫡輸了,但因為有先皇的遺旨,只是被打發到偏遠地區做個閒王,寧貴妃就成了皇太妃,皇上在的時候,她表現的不問世事,皇上久不回來,她就跳了出來。
偏生寧家在京城裡,根深蒂固,皇后新到,只能避讓一二。
誰料到,避讓之下,皇太妃還會這般咄咄逼人,一連幫著皇上納了六個美人。
葉春雪的神色冷了冷。
她不想惹什麼風波,誰知道竟令皇太妃越來越心大,她還是錯了……
如今寧貴人險些推蘇美人下了水,累及寧貴人自個受了風寒不說,還要讓蘇美人陪葬。
若是再避讓下去,只怕她這個皇后也會被人推下水……
「娘娘。」聞嬤嬤勸慰道:「您別想這些事了,前個皇上不是派人捎了消息回來嘛?皇上既然能安排人回來傳信,說明肯定不會有事。
「娘娘放心,只要皇上一回來,皇太妃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聞嬤嬤勸慰的話語,葉春雪一句都沒聽進去,反倒是想到另一樁事,問道:「皇上前個的信上不是說還有半個月就能返京嗎?這算上信函在路上的時間,也就是這兩天該回來了,還沒有消息嗎?」
大隊人馬走得慢,肯定會有信兵先行,若是大軍回京,這眼下就應該有消息傳進宮了。
「沒有。」聞嬤嬤答道,神態有些古怪。
「你怎麼了?」察覺到她臉色異常,葉春雪追問。
聞嬤嬤搖搖頭,勉強笑道:「沒有的事,娘娘快去休息罷。」
葉春雪蹙眉看她。
見狀,聞嬤嬤立馬改口說:「其實也是好消息,奴婢聽說,皇上這次帶了不少戰利品回來,所以耽擱了,您別著急,說不準很快就能抵達盛京。等大軍歸朝,娘娘便能安枕無憂。」
葉春雪鬆了一口氣。
她不願意和皇太妃硬碰硬,暫時也不能真把她怎麼樣,所以只能儘量避免衝突。如果真到了非要撕破臉皮的地步,也只能用一些非常規手段。
比如……
葉春雪的嘴角微勾,笑容清淺,眼神卻透著凌厲。
**
皇太妃正坐在寢宮裡,聽宮女回話。
「娘娘,您交代查探的事情,有結果了。」宮女跪在她腳下說道,「皇上身邊確實帶了很多戰利品回來,不僅如此,還帶了一個女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