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謝星闌身著錦袍,牽著端莊美麗的新娘,身旁站著一眾重臣。他微笑著,目光中透露著一絲滿足。
一場盛世婚禮結束之後,眾臣散盡,陸錦堂被小黃門引往御花園旁的景仁宮休息。
「陛下今日大婚,您可有何打算?」小黃門問道。
陸錦堂負手站著,望著碧波蕩漾的湖泊,半晌才道:「先靜觀其變,不必急於做什麼。」
「奴才明白。」
「嗯,你退下吧。」陸錦堂擺擺手。
小黃門躬身退下。
陸錦堂看著湖面的漣漪,嘴角噙著冷冽的弧度。他的手緩緩攥緊。
他轉過身,看向身後巍峨聳立的宮牆。
宮牆高大寬廣,層巒疊嶂,宮檐下掛著一排排宮燈,燈火通明,照得宮室宛若白晝,金碧輝煌,璀璨奪目。
在宮門前,站著幾個身著華麗服飾的宮女,她們臉上帶著微笑,似乎在議論著這場盛大的婚事。並肩而立的金吾衛,手持長矛,嚴陣以待,保護這座宮殿不受任何侵犯。
陸錦堂的目光凝視著宮牆上方的巨大雲龍浮雕,那龍身高聳入雲,氣勢磅礴,仿佛要翱翔天際。
第129章 安密探
大周嘉和四年的秋天格外熱鬧。
前腳皇帝剛剛娶了北齊的三公主為後,後腳北齊的國君就來親迎安樂公主為後。
民間都在議論這下子大周和北齊,就是親上加親,親如一家了。
只有少數人知道實則是怎麼回事。
這兩樁聯姻,固然有人在中間推波助瀾,但實質卻是陰差陽錯,夾雜著太多的利益關係。
不管是齊皇景順帝,還是周皇嘉和帝,都不樂意彼此成為姻親,二人互斗多年,均想將對方拉下馬來,但彼時大周國喪之際,西楚虎視眈眈,北齊皇子內亂,兩人只能先停下紛爭,捏著鼻子認了親事。
這兩樁親事一旦不成,兩國必定會交戰,雖說兩國都是泱泱大國,根基深厚,誰勝誰敗,無非就是損失幾座城池罷了,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權衡利弊,實在不必要此時翻臉。
故而,大周嘉和帝答應了北齊景順帝的提議,許配安樂公主於景順帝為後,兩國親上加親,守望相助。
而北齊景順帝也趁機提出了兩個條件:
第一,大周需向北齊每年提供十萬擔糧草;
第二,大周與北齊同盟之後,大周每年可從北齊採購兩千匹戰馬。
大周嘉和帝欣然應允。
這其中有利可圖的部分,大周嘉和帝自然清楚得很。
他心裡明鏡似的,北齊提供的戰馬,正好是大周需要的,畢竟大周地處中央位置,可以說四面簇擁,也可以說四面楚歌,先前大周的太史令葉世安娶了南秦的明珠公主,又將寧王家裡的那位安心公主,他的堂妹在出服之後,嫁給南秦的太子,大周南面的壓力頓時緩解。
如今再有北齊聘禮的兩千匹戰馬,採購的兩千匹戰馬,還是後續可以持續採購的,大周軍隊士氣更甚,只要將那些馬好好將養,大周就能養出精銳的騎兵,若是有朝一日要西征,那些戰馬正可用。
而大周給予北齊提供的糧草,可以從農戶手中徵收,亦或者從錢財充盈的區域徵收。
當然,這樣做,並不僅僅是為了買糧草,還為了保證大周的國庫充盈,不至於因為國庫空虛而導致軍餉短缺。
總之,雙贏嘛!
大周嘉和帝心情愉悅,尤其是當他在景順帝身邊埋下的釘子,傳回消息說白蘭為了保住孩子,已經給「半山居士」的茶里下了毒,興許在回北齊的半路上就會毒發。
到那時,與他大周無關不說,等北齊的王爺、皇子們再次爭位內亂,或許大周還能漁翁得利。
西征的同時,正好以正源之名伐北。
謝星闌越想越覺得此計妙哉。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還沒等到北齊內亂,西楚卻率先打過來了,且戰況激烈,西楚的軍隊勢如破竹,攻克了周楚邊境,直逼京都。
***
「陛下,大周的皇帝陛下來訪。」
「請進。」
陸錦堂正坐在書房看邸報,聽聞這話,抬頭看去,見到門口立著一個身穿鎧甲的青年男子,男子腰間懸掛著寶刀,長得頗為俊美,身姿挺拔健碩,一副英武之態,只是眼神略微陰沉。
他放下硃筆,笑著站起身,「陛下怎麼過來了?有什麼事,召吾進宮就是,何必親自跑一趟?」
「朕這不是怕你忙嗎?」謝星闌走近,拍了拍陸錦堂的肩膀,「朕這次來,是想跟你商量商量,如何對付西楚。」
「哦?陛下準備如何對付西楚?」陸錦堂問。
周嘉和帝嘆息了一聲,「如今西楚鐵蹄踐踏大周疆土,西楚的國君又驍勇善戰,不愧是百年來最強悍的藩屬國,朕的確有些棘手啊。」
陸錦堂笑笑,「陛下,西楚如今雖強,但大周也不弱,您的大將軍能穩住,陛下莫急,等吾回了大齊,就出兵討伐西楚,令他背腹受敵,這次一定打得他滿地找牙,再不敢來犯。」
謝星闌垂眸,他想起上一次,也是因為西楚犯境,才定下了阿滿和陸錦堂的婚事……
他抬起頭哈哈一笑,拍了拍陸錦堂的肩膀,「那朕就不留你了,早些啟程回去吧……」
「嗯。」陸錦堂點點頭,招呼著謝星闌吃喝,還拍著胸脯說:「陛下,西楚的戰事緊迫,您切勿憂思過重,早些回宮休息,待吾將這裡收拾妥當,就即日開拔,等吾凱旋,陛下就能安枕了。」<hr>
一場盛世婚禮結束之後,眾臣散盡,陸錦堂被小黃門引往御花園旁的景仁宮休息。
「陛下今日大婚,您可有何打算?」小黃門問道。
陸錦堂負手站著,望著碧波蕩漾的湖泊,半晌才道:「先靜觀其變,不必急於做什麼。」
「奴才明白。」
「嗯,你退下吧。」陸錦堂擺擺手。
小黃門躬身退下。
陸錦堂看著湖面的漣漪,嘴角噙著冷冽的弧度。他的手緩緩攥緊。
他轉過身,看向身後巍峨聳立的宮牆。
宮牆高大寬廣,層巒疊嶂,宮檐下掛著一排排宮燈,燈火通明,照得宮室宛若白晝,金碧輝煌,璀璨奪目。
在宮門前,站著幾個身著華麗服飾的宮女,她們臉上帶著微笑,似乎在議論著這場盛大的婚事。並肩而立的金吾衛,手持長矛,嚴陣以待,保護這座宮殿不受任何侵犯。
陸錦堂的目光凝視著宮牆上方的巨大雲龍浮雕,那龍身高聳入雲,氣勢磅礴,仿佛要翱翔天際。
第129章 安密探
大周嘉和四年的秋天格外熱鬧。
前腳皇帝剛剛娶了北齊的三公主為後,後腳北齊的國君就來親迎安樂公主為後。
民間都在議論這下子大周和北齊,就是親上加親,親如一家了。
只有少數人知道實則是怎麼回事。
這兩樁聯姻,固然有人在中間推波助瀾,但實質卻是陰差陽錯,夾雜著太多的利益關係。
不管是齊皇景順帝,還是周皇嘉和帝,都不樂意彼此成為姻親,二人互斗多年,均想將對方拉下馬來,但彼時大周國喪之際,西楚虎視眈眈,北齊皇子內亂,兩人只能先停下紛爭,捏著鼻子認了親事。
這兩樁親事一旦不成,兩國必定會交戰,雖說兩國都是泱泱大國,根基深厚,誰勝誰敗,無非就是損失幾座城池罷了,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權衡利弊,實在不必要此時翻臉。
故而,大周嘉和帝答應了北齊景順帝的提議,許配安樂公主於景順帝為後,兩國親上加親,守望相助。
而北齊景順帝也趁機提出了兩個條件:
第一,大周需向北齊每年提供十萬擔糧草;
第二,大周與北齊同盟之後,大周每年可從北齊採購兩千匹戰馬。
大周嘉和帝欣然應允。
這其中有利可圖的部分,大周嘉和帝自然清楚得很。
他心裡明鏡似的,北齊提供的戰馬,正好是大周需要的,畢竟大周地處中央位置,可以說四面簇擁,也可以說四面楚歌,先前大周的太史令葉世安娶了南秦的明珠公主,又將寧王家裡的那位安心公主,他的堂妹在出服之後,嫁給南秦的太子,大周南面的壓力頓時緩解。
如今再有北齊聘禮的兩千匹戰馬,採購的兩千匹戰馬,還是後續可以持續採購的,大周軍隊士氣更甚,只要將那些馬好好將養,大周就能養出精銳的騎兵,若是有朝一日要西征,那些戰馬正可用。
而大周給予北齊提供的糧草,可以從農戶手中徵收,亦或者從錢財充盈的區域徵收。
當然,這樣做,並不僅僅是為了買糧草,還為了保證大周的國庫充盈,不至於因為國庫空虛而導致軍餉短缺。
總之,雙贏嘛!
大周嘉和帝心情愉悅,尤其是當他在景順帝身邊埋下的釘子,傳回消息說白蘭為了保住孩子,已經給「半山居士」的茶里下了毒,興許在回北齊的半路上就會毒發。
到那時,與他大周無關不說,等北齊的王爺、皇子們再次爭位內亂,或許大周還能漁翁得利。
西征的同時,正好以正源之名伐北。
謝星闌越想越覺得此計妙哉。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還沒等到北齊內亂,西楚卻率先打過來了,且戰況激烈,西楚的軍隊勢如破竹,攻克了周楚邊境,直逼京都。
***
「陛下,大周的皇帝陛下來訪。」
「請進。」
陸錦堂正坐在書房看邸報,聽聞這話,抬頭看去,見到門口立著一個身穿鎧甲的青年男子,男子腰間懸掛著寶刀,長得頗為俊美,身姿挺拔健碩,一副英武之態,只是眼神略微陰沉。
他放下硃筆,笑著站起身,「陛下怎麼過來了?有什麼事,召吾進宮就是,何必親自跑一趟?」
「朕這不是怕你忙嗎?」謝星闌走近,拍了拍陸錦堂的肩膀,「朕這次來,是想跟你商量商量,如何對付西楚。」
「哦?陛下準備如何對付西楚?」陸錦堂問。
周嘉和帝嘆息了一聲,「如今西楚鐵蹄踐踏大周疆土,西楚的國君又驍勇善戰,不愧是百年來最強悍的藩屬國,朕的確有些棘手啊。」
陸錦堂笑笑,「陛下,西楚如今雖強,但大周也不弱,您的大將軍能穩住,陛下莫急,等吾回了大齊,就出兵討伐西楚,令他背腹受敵,這次一定打得他滿地找牙,再不敢來犯。」
謝星闌垂眸,他想起上一次,也是因為西楚犯境,才定下了阿滿和陸錦堂的婚事……
他抬起頭哈哈一笑,拍了拍陸錦堂的肩膀,「那朕就不留你了,早些啟程回去吧……」
「嗯。」陸錦堂點點頭,招呼著謝星闌吃喝,還拍著胸脯說:「陛下,西楚的戰事緊迫,您切勿憂思過重,早些回宮休息,待吾將這裡收拾妥當,就即日開拔,等吾凱旋,陛下就能安枕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