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想必應該是了,他們的畫舫停在這裡,本來目的地應該是長安的,只是在路途之中有了洛城的變數,才將畫舫停在這裡,所以本王一定要將這畫舫送回長安,否則南安王若是反咬一口,本王又該如何是好?」
小廝從後廳上菜,端了一盤什錦蹄髈放上來,宋行舟自己先吃了一口,便又趕緊給蕭辭夾了一口,道:「味道還不錯。」
「那當然,這些廚子,可是南安王從他的封地帶過來的。」
宋行舟聞言臉色一白,差點把蹄髈吐了出來。
「王爺,你怎麼敢、怎麼敢?不怕他會下毒嗎?」
蕭辭隨手拿過另一端的筷子,直接將蹄髈筋塞進了宋行舟的嘴巴里。
「你就放心吃吧,下毒也是先毒死我,行了吧?」
宋行舟鼓囊著腮幫子,又圓又大的眼睛一直瞪著。
「……」
從這天開始,宋行舟就過上了每日陪同蕭辭飲酒作樂的日常。
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著河岸沿途的美景,船上有舞娘做舞,還有伶人歌唱,不可謂之不快樂啊。
宋行舟想南安王一把年紀,還玩的這麼野,就不怕突然一命嗚呼了嗎?
這還真是快樂似神仙的逍遙日子。
畫舫順流而下,離開了湯城地界,順著水路直往長安一帶。
這附近本就是水系發達、河流交錯,行商走販也多是依靠水路,沿途的富貴人家也不在少數,所以偶爾也會有些紈絝子弟的遊玩畫舫船隻在沿岸停泊。
他們的船混行與之間,並不顯眼,越是接近長安城,越是醉生夢死的人多。
直到……
宋行舟有一日突然發現,他們的畫舫後面,似乎總是跟著一條更加富麗堂皇的船,這麼多船為什麼宋行舟偏偏對這艘船看得真切呢?
因為那船上總是會傳來一陣陣,並不同於其他畫舫之中嘈雜紛亂的樂音。
難道蕭辭此行的目的,還有其他?
比如,釣個魚什麼的?
他自然是知道蕭辭的心機謀略,浪費了這麼多天的行程,肯定不會是做無用功的。
「咱們離長安還有多遠?你不擔心京城的局勢嗎?」
朝堂政局如此錯綜複雜,瞬息萬變,難道就不會生出什麼變故嗎?
宋行舟現在明白了,蕭辭果然是樹敵眾多的。
旁的他也不知道太多,就說京城裡關於太傅的案子有沒有了結?梁思明的案子又審到什麼程度?他父親的案子有沒有進展?
還有那個太后,宋行舟總覺得這位只見過一次的太后仿佛對他惡意滿滿,到底他跟蕭辭之間又有什麼過節呢?
蕭辭微微抿直了唇線,道:「自然擔心,不過我早有應對,長安城裡現在應該好的很。」
宋行舟知道蕭辭是有幫手的,比如江空畔,看似只是一個大理寺卿,但樁樁件件的案子都在他的手中辦著審著,一定是讓人放心的,朝中的政事,還有陳循。
想到這裡,宋行舟又覺得江空畔厲害了,這不就是買一贈一嗎?還贈了一個這麼厲害的人,要家世有家世,要威望有威望,要權力又有權利,真的是絕了。
但,他們再厲害,在得心應手,也不過就是個朝臣,真的能穩定局勢嗎?
宋行舟想到了那個年幼稚嫩的小皇帝,搖搖頭。
「你啊,好好玩吧。」蕭辭看他走神,便拿起面前的金樽,把酒水湊到她的唇邊:「京中的局勢我早有布控,你不必憂心。」
「唔……」宋行舟一張嘴,酒液就被灌了進來。
沒辦法吞咽的一些,就順著他的嘴角往下流著,結果下一瞬,就讓蕭辭接了正著。
舌尖一點點的舔舐著稚嫩的脖頸,挑出了一絲紅暈。
-
長安城。
蕭晝日夜兼程,及時趕回。
在他到達長安城的那一天,便正好趕上太后要召見已經年過花甲的馮立唐馮將軍。
文武百官都親眼所見,攝政王突然離京是在太后的壽宴之上,而且攝政王還一直隱瞞了他腿疾已經痊癒的事情。
或許他根本就沒有腿疾。
這麼多年坐著輪椅,難道是他裝得?
每個人心中都有猜測,但是沒人敢問,也沒人敢去質疑什麼,畢竟,攝政王的腿疾就算是有所隱瞞,也不過是他個人的事情,又沒有犯什麼罪。
但是從太后的壽宴上突然離開這事,就大了。
太后當即便震怒不易,臉色紅一陣白一陣的,看著大臣們都有些害怕。
事後,本來以為攝政王會有所解釋,但是更為離奇的是,攝政王自那日之後便從視野中消失了。
並且文武百官都有聽聞,攝政王私自出動了暗影衛去尋人。
尋找的正是他剛剛娶了沒幾個月的小侍妾。
這一向不近人情的攝政王竟然為了一個女人,直接得罪了太后?
就在大家紛紛沉浸在傳聞之中時,又從洛城傳來一個更加離譜的消息——
南安王謀反了。
他帶著幾百親兵,親自去洛城堵住了攝政王,幾乎就要立刻馬上把攝政王殺掉的時候,豐州的老王爺廬江王,帶著駐守在江北的三千騎兵,趕到了洛城救了攝政王,生擒了南安王。
這樁樁件件聽起來都像是話本子似的,不可思議。
本來是犯了大罪的攝政王,一下子又立功了!
小廝從後廳上菜,端了一盤什錦蹄髈放上來,宋行舟自己先吃了一口,便又趕緊給蕭辭夾了一口,道:「味道還不錯。」
「那當然,這些廚子,可是南安王從他的封地帶過來的。」
宋行舟聞言臉色一白,差點把蹄髈吐了出來。
「王爺,你怎麼敢、怎麼敢?不怕他會下毒嗎?」
蕭辭隨手拿過另一端的筷子,直接將蹄髈筋塞進了宋行舟的嘴巴里。
「你就放心吃吧,下毒也是先毒死我,行了吧?」
宋行舟鼓囊著腮幫子,又圓又大的眼睛一直瞪著。
「……」
從這天開始,宋行舟就過上了每日陪同蕭辭飲酒作樂的日常。
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著河岸沿途的美景,船上有舞娘做舞,還有伶人歌唱,不可謂之不快樂啊。
宋行舟想南安王一把年紀,還玩的這麼野,就不怕突然一命嗚呼了嗎?
這還真是快樂似神仙的逍遙日子。
畫舫順流而下,離開了湯城地界,順著水路直往長安一帶。
這附近本就是水系發達、河流交錯,行商走販也多是依靠水路,沿途的富貴人家也不在少數,所以偶爾也會有些紈絝子弟的遊玩畫舫船隻在沿岸停泊。
他們的船混行與之間,並不顯眼,越是接近長安城,越是醉生夢死的人多。
直到……
宋行舟有一日突然發現,他們的畫舫後面,似乎總是跟著一條更加富麗堂皇的船,這麼多船為什麼宋行舟偏偏對這艘船看得真切呢?
因為那船上總是會傳來一陣陣,並不同於其他畫舫之中嘈雜紛亂的樂音。
難道蕭辭此行的目的,還有其他?
比如,釣個魚什麼的?
他自然是知道蕭辭的心機謀略,浪費了這麼多天的行程,肯定不會是做無用功的。
「咱們離長安還有多遠?你不擔心京城的局勢嗎?」
朝堂政局如此錯綜複雜,瞬息萬變,難道就不會生出什麼變故嗎?
宋行舟現在明白了,蕭辭果然是樹敵眾多的。
旁的他也不知道太多,就說京城裡關於太傅的案子有沒有了結?梁思明的案子又審到什麼程度?他父親的案子有沒有進展?
還有那個太后,宋行舟總覺得這位只見過一次的太后仿佛對他惡意滿滿,到底他跟蕭辭之間又有什麼過節呢?
蕭辭微微抿直了唇線,道:「自然擔心,不過我早有應對,長安城裡現在應該好的很。」
宋行舟知道蕭辭是有幫手的,比如江空畔,看似只是一個大理寺卿,但樁樁件件的案子都在他的手中辦著審著,一定是讓人放心的,朝中的政事,還有陳循。
想到這裡,宋行舟又覺得江空畔厲害了,這不就是買一贈一嗎?還贈了一個這麼厲害的人,要家世有家世,要威望有威望,要權力又有權利,真的是絕了。
但,他們再厲害,在得心應手,也不過就是個朝臣,真的能穩定局勢嗎?
宋行舟想到了那個年幼稚嫩的小皇帝,搖搖頭。
「你啊,好好玩吧。」蕭辭看他走神,便拿起面前的金樽,把酒水湊到她的唇邊:「京中的局勢我早有布控,你不必憂心。」
「唔……」宋行舟一張嘴,酒液就被灌了進來。
沒辦法吞咽的一些,就順著他的嘴角往下流著,結果下一瞬,就讓蕭辭接了正著。
舌尖一點點的舔舐著稚嫩的脖頸,挑出了一絲紅暈。
-
長安城。
蕭晝日夜兼程,及時趕回。
在他到達長安城的那一天,便正好趕上太后要召見已經年過花甲的馮立唐馮將軍。
文武百官都親眼所見,攝政王突然離京是在太后的壽宴之上,而且攝政王還一直隱瞞了他腿疾已經痊癒的事情。
或許他根本就沒有腿疾。
這麼多年坐著輪椅,難道是他裝得?
每個人心中都有猜測,但是沒人敢問,也沒人敢去質疑什麼,畢竟,攝政王的腿疾就算是有所隱瞞,也不過是他個人的事情,又沒有犯什麼罪。
但是從太后的壽宴上突然離開這事,就大了。
太后當即便震怒不易,臉色紅一陣白一陣的,看著大臣們都有些害怕。
事後,本來以為攝政王會有所解釋,但是更為離奇的是,攝政王自那日之後便從視野中消失了。
並且文武百官都有聽聞,攝政王私自出動了暗影衛去尋人。
尋找的正是他剛剛娶了沒幾個月的小侍妾。
這一向不近人情的攝政王竟然為了一個女人,直接得罪了太后?
就在大家紛紛沉浸在傳聞之中時,又從洛城傳來一個更加離譜的消息——
南安王謀反了。
他帶著幾百親兵,親自去洛城堵住了攝政王,幾乎就要立刻馬上把攝政王殺掉的時候,豐州的老王爺廬江王,帶著駐守在江北的三千騎兵,趕到了洛城救了攝政王,生擒了南安王。
這樁樁件件聽起來都像是話本子似的,不可思議。
本來是犯了大罪的攝政王,一下子又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