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他伸出手,拉了她的手十指緊扣著,「我會帶著你跑。」
第67章
孫玉敏曾對林夏說過,不要成為我,成為你自己。
可是,如果林夏就想成為她呢?
很小便知母親的精明能幹與強勢,在世俗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能分給家庭的時間很少,給她的關注更少。但這仍不影響她對母親的崇拜,懵懂之中,她想成為這樣厲害的女人。
只有年少無知才會輕易覺得,成為一個人很簡單,所需的只是時間。
當進入集團,雖然級別還遠不夠與孫玉敏直接交接,但林夏才知道,差距有多大。甚至隱約覺得,這不是努力就能追趕上的。
但這樣暗自將她當成目標,向前跑著追趕,希望有一天能獲得來自她欣賞的目光,這樣的過程,辛苦之餘,讓林夏覺得興奮。
進入婚姻,也是她想要的。
孫玉敏沒有阻攔,仿佛此前對她的呵斥是幻象。這到底是大事,戀愛才大半年就選擇結婚,她多了問了句,你為什麼不讓我多考慮一下?
孫玉敏總是淡定的,甚至回答還一語驚人,說男人不婚主義者很少,戀愛很久都不提結婚,就是不愛。你想結就結,不行了就離。
大學畢業後就搬出了家,可結了婚,明明只是兩個人選擇生活在一起而已,她卻覺得,這才徹底脫離了原有的家庭。
或者說,是種逃避。
以組建自己小家庭的形式,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自己家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刻意地不去管父母和哥哥的家事。
但不同的是,有了程帆為支撐,她在集團有了穩定的一席之地。她喜歡這樣的轉變,不再由父母全然決定她的位置。她能以資源為籌碼,建構起自己的地位。
身份轉換之後,她與過往做了精緻的切割,相當之利己。
結婚後,林夏才明白了孫玉敏所說的,跟那樣的男人在一起,她會辛苦。
一個太過強大的人,很難有所謂的同理心。
但她完全不介意這個,她也從不是個有點問題就要找人訴說的人。現代人誰沒有點壓力與焦慮,睡眠障礙更是普遍存在的。若是過載了需排解,有條件的大可花錢找專業人士解決。
忙碌才是兩人的常態,她磨合的很好。作息不一致被打擾了睡眠,她提出分房睡,也沒影響感情,性生活一直很和諧。
婚姻里也沒有尋常家庭的雞飛狗跳,他從不讓父母干涉他們的事,關於生小孩,他全然尊重她的意願。
她的重心也不在家庭。
無論是枕邊人,還是公司里的父母,都遠比她強大。
她一邊恐懼著怕搞砸,一邊貪婪地默默向他們學習。她需要成長,需要有更多的話語權,需要將資源拿在手中,成為自己的。
直到林瑋文來找了她。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繫。反覆被偏心戳痛,即使知道這跟哥哥無關,甚至他自己都是抗拒的。作為一個性少數,在一個極其傳統的家庭里,從未被接受過。哥哥那樣高度敏感的人,怎麼會不痛苦。但她懦弱而自私地不去聽、不去管、更不去聯繫。
林瑋文來的是公司,林夏以為他是來找孫玉敏的。她開完會回來時,才發現他坐在了辦公室內等她。
已是盛夏,他還穿了件長袖,人瘦的很厲害。
這一年多隻偶爾聽見他的消息,與男朋友分手了,作品在知名畫廊展出,賣的還不錯。為了明年的個展,他最近一直呆在京州的工作室。
林夏不懂藝術創作,但從他以往的創作經歷,知道這件事很難。到了關鍵期,幾乎是沒日沒夜,還有遭遇瓶頸的巨大痛苦。完成時,都不知是熬出了作品,還是熬掉了自己。
她問他怎麼來了。
他說來看看她,問她最近怎麼樣。
她說就這樣,工作,家庭,挺忙的。
他又問,在公司怎麼樣,辛苦嗎,爸媽對你好不好?
她內心很詫異,他這麼個幾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怎麼會問這種問題,她說還行,沒什麼好不好的,就幹活拿錢唄。幹得好就多拿點,幹得不好就要被罵,再罵也得給我工資。上班不就這樣嘛。
他被她逗笑,她也跟著他笑了。
笑過之後,兩人看著對方,一時沉默著。
血緣上,是親兄妹。算不上多親密,但一起長大,面對同樣的父母,有著不必言說的默契。但她的彆扭,他的脫離世俗,讓他們聯繫並不多。
看到那樣憔悴的他,她心中卻莫名心酸,她想說,我跟程帆下個月要去南美旅行,你要不要一起去,找找靈感。行程我安排,不用你操心。
生疏了這麼久,她卻無法當面說出口。
她更不會說,哥哥,我現在很強大了。如果父母再來干涉你的人生,我可以來幫你了。
林瑋文忽然站起了身,說要走了。
走之前,他抱了她,那樣纖細的身軀,卻抱的那麼緊。
最後,在她耳邊對她說,夏夏,做你自己,不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翌日,林瑋文自殺身亡。
林夏很冷靜地跟著處理完喪事,迅速恢復正常。那三個月,程帆沒有出差,就呆在京州,雖是照常工作,但她知道,他是在陪著她。後來她明確跟他說,我真的沒事,你正常出差就好。
<hr>
第67章
孫玉敏曾對林夏說過,不要成為我,成為你自己。
可是,如果林夏就想成為她呢?
很小便知母親的精明能幹與強勢,在世俗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能分給家庭的時間很少,給她的關注更少。但這仍不影響她對母親的崇拜,懵懂之中,她想成為這樣厲害的女人。
只有年少無知才會輕易覺得,成為一個人很簡單,所需的只是時間。
當進入集團,雖然級別還遠不夠與孫玉敏直接交接,但林夏才知道,差距有多大。甚至隱約覺得,這不是努力就能追趕上的。
但這樣暗自將她當成目標,向前跑著追趕,希望有一天能獲得來自她欣賞的目光,這樣的過程,辛苦之餘,讓林夏覺得興奮。
進入婚姻,也是她想要的。
孫玉敏沒有阻攔,仿佛此前對她的呵斥是幻象。這到底是大事,戀愛才大半年就選擇結婚,她多了問了句,你為什麼不讓我多考慮一下?
孫玉敏總是淡定的,甚至回答還一語驚人,說男人不婚主義者很少,戀愛很久都不提結婚,就是不愛。你想結就結,不行了就離。
大學畢業後就搬出了家,可結了婚,明明只是兩個人選擇生活在一起而已,她卻覺得,這才徹底脫離了原有的家庭。
或者說,是種逃避。
以組建自己小家庭的形式,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自己家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刻意地不去管父母和哥哥的家事。
但不同的是,有了程帆為支撐,她在集團有了穩定的一席之地。她喜歡這樣的轉變,不再由父母全然決定她的位置。她能以資源為籌碼,建構起自己的地位。
身份轉換之後,她與過往做了精緻的切割,相當之利己。
結婚後,林夏才明白了孫玉敏所說的,跟那樣的男人在一起,她會辛苦。
一個太過強大的人,很難有所謂的同理心。
但她完全不介意這個,她也從不是個有點問題就要找人訴說的人。現代人誰沒有點壓力與焦慮,睡眠障礙更是普遍存在的。若是過載了需排解,有條件的大可花錢找專業人士解決。
忙碌才是兩人的常態,她磨合的很好。作息不一致被打擾了睡眠,她提出分房睡,也沒影響感情,性生活一直很和諧。
婚姻里也沒有尋常家庭的雞飛狗跳,他從不讓父母干涉他們的事,關於生小孩,他全然尊重她的意願。
她的重心也不在家庭。
無論是枕邊人,還是公司里的父母,都遠比她強大。
她一邊恐懼著怕搞砸,一邊貪婪地默默向他們學習。她需要成長,需要有更多的話語權,需要將資源拿在手中,成為自己的。
直到林瑋文來找了她。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繫。反覆被偏心戳痛,即使知道這跟哥哥無關,甚至他自己都是抗拒的。作為一個性少數,在一個極其傳統的家庭里,從未被接受過。哥哥那樣高度敏感的人,怎麼會不痛苦。但她懦弱而自私地不去聽、不去管、更不去聯繫。
林瑋文來的是公司,林夏以為他是來找孫玉敏的。她開完會回來時,才發現他坐在了辦公室內等她。
已是盛夏,他還穿了件長袖,人瘦的很厲害。
這一年多隻偶爾聽見他的消息,與男朋友分手了,作品在知名畫廊展出,賣的還不錯。為了明年的個展,他最近一直呆在京州的工作室。
林夏不懂藝術創作,但從他以往的創作經歷,知道這件事很難。到了關鍵期,幾乎是沒日沒夜,還有遭遇瓶頸的巨大痛苦。完成時,都不知是熬出了作品,還是熬掉了自己。
她問他怎麼來了。
他說來看看她,問她最近怎麼樣。
她說就這樣,工作,家庭,挺忙的。
他又問,在公司怎麼樣,辛苦嗎,爸媽對你好不好?
她內心很詫異,他這麼個幾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怎麼會問這種問題,她說還行,沒什麼好不好的,就幹活拿錢唄。幹得好就多拿點,幹得不好就要被罵,再罵也得給我工資。上班不就這樣嘛。
他被她逗笑,她也跟著他笑了。
笑過之後,兩人看著對方,一時沉默著。
血緣上,是親兄妹。算不上多親密,但一起長大,面對同樣的父母,有著不必言說的默契。但她的彆扭,他的脫離世俗,讓他們聯繫並不多。
看到那樣憔悴的他,她心中卻莫名心酸,她想說,我跟程帆下個月要去南美旅行,你要不要一起去,找找靈感。行程我安排,不用你操心。
生疏了這麼久,她卻無法當面說出口。
她更不會說,哥哥,我現在很強大了。如果父母再來干涉你的人生,我可以來幫你了。
林瑋文忽然站起了身,說要走了。
走之前,他抱了她,那樣纖細的身軀,卻抱的那麼緊。
最後,在她耳邊對她說,夏夏,做你自己,不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翌日,林瑋文自殺身亡。
林夏很冷靜地跟著處理完喪事,迅速恢復正常。那三個月,程帆沒有出差,就呆在京州,雖是照常工作,但她知道,他是在陪著她。後來她明確跟他說,我真的沒事,你正常出差就好。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