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同樣的道理,兩人易地而處,被幽禁被折辱的人換成了劉景天自己,他也不會覺著這樣不可容忍、不能接受,事情過去了,他也覺著照樣可以拋下前事,兩兩相清,仍舊恩愛如初。
這倒也難怪當初做下那許多噁心事的劉景天,為何面對她時,仍舊能這樣理直氣壯了,他是推己及人,覺著自己能忍受的事,旁人就也合該退讓——
不過是些許「委屈」嘛,有什麼過不去的?
在這方面,他倒稱得上是一視同仁!
蘇允棠此刻,卻已經沒有興致與他分辨這些,她閉了閉眼,甚至能稱得上平心靜氣:「破鏡難圓,你堂堂天子,何必強求?」
劉景天仍舊是滿面溫順,說的隨意,卻反而更顯誠摯:「怎能不求?阿棠,你是朕心愛之人,朕這一生,也只在意你一人,從始至終,從未變過。」
蘇允棠猛的吸一口氣。
劉景天此人,就是如此,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什麼強扭的瓜不甜?那都不要緊,情投意合的甜瓜自然更好,如若不成,強扭下來的苦瓜也要吃,再不濟他還能退而求其次,哪怕啃一口瓜皮呢?總比沒有強!
她蘇允棠於劉景天,便是世間獨一份的瓜。
從前困於情境,想要與她在一處,只能容情蜜意,伏低做小,劉景天乾的甘之如飴。
可他心底更樂意的,還是她能貼心又乖巧的,處處乖順,一旦有了機會就迫不及待想試一試,現在換了體感,不能如願,他便退回來,仍舊伏低做小也成,無論如何,要吃到她,一輩子霸著不放。
這樣的「心愛在意」,的確不是作假,甚至能稱得上是十足十的真心。
可她蘇允棠是做了什麼孽?憑什麼要受這樣的委屈?
這不是借錢奪物,失去了只要加倍還回來,再添上些利息,便可平帳兩清。
她再受過的心傷難過,留下的遺憾委屈,都是實實在在的,就算劉景天也原樣受過一遍甚至受得更多,那又如何?
平不得,抵不過!
蘇允棠緊緊抿唇,礙於福宜畢羅,沒有直接動怒,只是猛然站起了身,便要徑直離開——
如劉景天這等玩意,她不願招惹,起碼能眼不見心不煩不是?
但榻上的劉景天眼疾口快:「阿棠,朕快『死了』!朝中的重臣就在門口候著,等著朕宣讀遺詔,傳位福宜、託付江山,你現在就這樣走了,引人懷疑,朝中那群不安分的零碎萬一心存顧慮,不肯蹦出來,豈不是叫你的謀劃功虧一簣?」
蘇允棠的腳步一頓,咬牙切齒:「臣子們都在外等著,陛下不趕緊說正事,還等什麼?」
「朕現在就召!」
劉景天格外聽話,立馬搬著自個的腿躺回榻上,胳膊一攤,就是一副不久於人世的模樣,口中還不忘建議:「阿棠,你這主意真好,不過今日之後,你最好也病上一場,守好了孩子,無暇他顧,外頭必然要忍不住!」
蘇允棠才不理他,轉身叫來李江海,請人進來之前,一點不嫌晦氣,先吩咐宮中準備麻布白幡,做足了大喪該有的準備,連內外宮人也都在裡頭穿好了白衣,時刻準備哭喪。
這還不夠,蘇允棠自己拔下釵鐶,卸了身上首飾,看著殿內的福宜還在眉開眼笑追著小奶狗爬來爬去,便又起身去將人抱了來。
畢羅就算了,女兒身子弱,又是個驕傲的性子,與小馬駒安安靜靜的守在一旁,就很合宜。
福宜還在不停蹦躂:「母母,狗狗!」
蘇允棠:「狗狗給你抱著,福宜,你爹就快病死了,來好好哭。」
福宜歪頭:「噠噠?」
蘇允棠:「哭的好,回去點心管夠!」
福宜小狗一放:「哇——」
作者有話說:
劉景天:……氛圍都到這兒了,我不死一死,是不是不合適?
第82章 【雙更】
◎兒女與宮變◎
(一)
「福宜是朕嫡長, 吾兒年幼,咳若朕不治,便託付諸公, 定要咳咳咳咳咳……」
養乾殿內,跪了一地的天子心腹,重臣勛貴,有老有少, 卻無一例外都是滿面悲痛, 如喪妣考, 偏偏天子眼下又無法哭出聲來, 只能豎著耳朵聽榻上臉色萎黃,面帶「死」氣的劉景天宣讀遺詔。
悲痛倒也有大半都是真的, 畢竟眼下能立在這裡的,不論忠奸, 都是歷經風雨, 從前朝亂世眼看著如今天下安定的, 沒一個短視之輩。
什麼叫寧為太平犬, 不為亂世人, 再是想爭權奪利,也得先有一片大面上穩定權利給你爭不是?劉景天再是刻薄難伺候,不是個昏聵帝王, 又是年輕力壯, 新朝初立, 原本以為少說還有幾十年的太平光陰讓他們能大展拳腳——
誰曾想閻羅殿前無老少, 這麼年輕的人死的也這麼早啊!
雖說方才已經下旨封了東宮太子來繼承江山, 誇了一套的中宮嫡出, 合乎禮法, 天資聰穎,可再是聰慧,這三歲的幼兒,實在是太小了些啊,小兒難養,說不得一個風寒就沒過去了,哪怕皇子如今有個十一二歲,也不至於這般叫人擔憂。
為著這個,以宗良翰為首的幾位閣老一面領旨,也一面有些僥倖的叫劉景天放寬心,說著些陛下向來龍精虎猛,區區小疾,好好寬養定能痊癒的話。
這寬慰還未說罷,榻上的帝王一陣猛咳,繼而就猛然吐出一口鮮血出來,身子先是僵硬,繼而就像是卸了氣一般。忽的軟軟倒了下去——<hr>
這倒也難怪當初做下那許多噁心事的劉景天,為何面對她時,仍舊能這樣理直氣壯了,他是推己及人,覺著自己能忍受的事,旁人就也合該退讓——
不過是些許「委屈」嘛,有什麼過不去的?
在這方面,他倒稱得上是一視同仁!
蘇允棠此刻,卻已經沒有興致與他分辨這些,她閉了閉眼,甚至能稱得上平心靜氣:「破鏡難圓,你堂堂天子,何必強求?」
劉景天仍舊是滿面溫順,說的隨意,卻反而更顯誠摯:「怎能不求?阿棠,你是朕心愛之人,朕這一生,也只在意你一人,從始至終,從未變過。」
蘇允棠猛的吸一口氣。
劉景天此人,就是如此,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什麼強扭的瓜不甜?那都不要緊,情投意合的甜瓜自然更好,如若不成,強扭下來的苦瓜也要吃,再不濟他還能退而求其次,哪怕啃一口瓜皮呢?總比沒有強!
她蘇允棠於劉景天,便是世間獨一份的瓜。
從前困於情境,想要與她在一處,只能容情蜜意,伏低做小,劉景天乾的甘之如飴。
可他心底更樂意的,還是她能貼心又乖巧的,處處乖順,一旦有了機會就迫不及待想試一試,現在換了體感,不能如願,他便退回來,仍舊伏低做小也成,無論如何,要吃到她,一輩子霸著不放。
這樣的「心愛在意」,的確不是作假,甚至能稱得上是十足十的真心。
可她蘇允棠是做了什麼孽?憑什麼要受這樣的委屈?
這不是借錢奪物,失去了只要加倍還回來,再添上些利息,便可平帳兩清。
她再受過的心傷難過,留下的遺憾委屈,都是實實在在的,就算劉景天也原樣受過一遍甚至受得更多,那又如何?
平不得,抵不過!
蘇允棠緊緊抿唇,礙於福宜畢羅,沒有直接動怒,只是猛然站起了身,便要徑直離開——
如劉景天這等玩意,她不願招惹,起碼能眼不見心不煩不是?
但榻上的劉景天眼疾口快:「阿棠,朕快『死了』!朝中的重臣就在門口候著,等著朕宣讀遺詔,傳位福宜、託付江山,你現在就這樣走了,引人懷疑,朝中那群不安分的零碎萬一心存顧慮,不肯蹦出來,豈不是叫你的謀劃功虧一簣?」
蘇允棠的腳步一頓,咬牙切齒:「臣子們都在外等著,陛下不趕緊說正事,還等什麼?」
「朕現在就召!」
劉景天格外聽話,立馬搬著自個的腿躺回榻上,胳膊一攤,就是一副不久於人世的模樣,口中還不忘建議:「阿棠,你這主意真好,不過今日之後,你最好也病上一場,守好了孩子,無暇他顧,外頭必然要忍不住!」
蘇允棠才不理他,轉身叫來李江海,請人進來之前,一點不嫌晦氣,先吩咐宮中準備麻布白幡,做足了大喪該有的準備,連內外宮人也都在裡頭穿好了白衣,時刻準備哭喪。
這還不夠,蘇允棠自己拔下釵鐶,卸了身上首飾,看著殿內的福宜還在眉開眼笑追著小奶狗爬來爬去,便又起身去將人抱了來。
畢羅就算了,女兒身子弱,又是個驕傲的性子,與小馬駒安安靜靜的守在一旁,就很合宜。
福宜還在不停蹦躂:「母母,狗狗!」
蘇允棠:「狗狗給你抱著,福宜,你爹就快病死了,來好好哭。」
福宜歪頭:「噠噠?」
蘇允棠:「哭的好,回去點心管夠!」
福宜小狗一放:「哇——」
作者有話說:
劉景天:……氛圍都到這兒了,我不死一死,是不是不合適?
第82章 【雙更】
◎兒女與宮變◎
(一)
「福宜是朕嫡長, 吾兒年幼,咳若朕不治,便託付諸公, 定要咳咳咳咳咳……」
養乾殿內,跪了一地的天子心腹,重臣勛貴,有老有少, 卻無一例外都是滿面悲痛, 如喪妣考, 偏偏天子眼下又無法哭出聲來, 只能豎著耳朵聽榻上臉色萎黃,面帶「死」氣的劉景天宣讀遺詔。
悲痛倒也有大半都是真的, 畢竟眼下能立在這裡的,不論忠奸, 都是歷經風雨, 從前朝亂世眼看著如今天下安定的, 沒一個短視之輩。
什麼叫寧為太平犬, 不為亂世人, 再是想爭權奪利,也得先有一片大面上穩定權利給你爭不是?劉景天再是刻薄難伺候,不是個昏聵帝王, 又是年輕力壯, 新朝初立, 原本以為少說還有幾十年的太平光陰讓他們能大展拳腳——
誰曾想閻羅殿前無老少, 這麼年輕的人死的也這麼早啊!
雖說方才已經下旨封了東宮太子來繼承江山, 誇了一套的中宮嫡出, 合乎禮法, 天資聰穎,可再是聰慧,這三歲的幼兒,實在是太小了些啊,小兒難養,說不得一個風寒就沒過去了,哪怕皇子如今有個十一二歲,也不至於這般叫人擔憂。
為著這個,以宗良翰為首的幾位閣老一面領旨,也一面有些僥倖的叫劉景天放寬心,說著些陛下向來龍精虎猛,區區小疾,好好寬養定能痊癒的話。
這寬慰還未說罷,榻上的帝王一陣猛咳,繼而就猛然吐出一口鮮血出來,身子先是僵硬,繼而就像是卸了氣一般。忽的軟軟倒了下去——<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