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允棠緊緊的攥緊了刀柄,痛意深到了極處,表面反而難見一絲波瀾。

  大將軍祭日將至,她已尋了想回家住幾日的理由,叫去厄先帶了貴妃與輕雲先回去準備。

  仿佛註定一般,一切都是剛剛好。

  該了結了。

  「你說的是,父親贈我的刀,不是讓我傷自己的。」

  蘇允棠甚至笑了笑,她將鋒利短匕收回刀鞘,緩緩起身,向殿外行去。

  分明腹部還帶著明顯的隆起,但蘇允棠行動間,卻丁點兒不見身懷六甲的遲緩累贅。

  她背負長弓 ,腰懸箭囊,火紅的朝霞映在身上,果決淒烈,如踏入烈火的鳳凰:

  「叫劉三寶來,我等著他。」

  第54章 朕沒有!

  ◎短刃立時刺入胸膛◎

  宮人來報時, 劉景天正在靠在勤政殿外的抱廈竹床上,懶洋洋扇著蒲扇,與幾個老臣議政。

  皇后有孕之後, 劉景天就接連「病了」好幾場,大朝會都罷了一月有餘,雖說每日也會抽出時間來批閱奏摺,見一見親信重臣, 但政務也難免耽擱了許多。

  好容易這幾個月里略微舒服一些, 除了腰酸背痛、小腿抽筋、四肢麻痹、喘不上氣……之外, 再沒了旁的毛病, 來了大明宮的劉景天也不負「勤政」之名,從日出忙碌到日暮, 連帶著滿朝文武都頂著炎炎夏日,奔波於兩宮之間。

  如此刻抱廈內的的幾個老臣, 都是出生世家大族, 打從前朝起, 便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只是如今換了天子, 不敢拿大,從前劉景天正襟危坐,撐起禮賢下士的仁君之相, 他們還能講究些資歷自矜。

  如今被劉景天渾身憊懶的散著衣衫、在腰下塞著軟枕召來議政, 這樣的輕慢, 他們也只能連連誇讚, 給劉景天戴一頂勵精圖治, 病重還不忘國事的帽子, 順道也給自個尋些體面。

  不過聽到了宮人的稟報後, 原本懶懶的劉景天神色便就瞬間一正,立時起身:「皇后可說了是什麼事?」

  李江海低頭:「只說有事,請陛下趕緊過去,娘娘等著。」

  一旁幾個朝臣聞言,心下都是暗暗搖頭,只覺皇后連個緣故都無,便這般隨意呼和天子,便是懷著身孕,也實在有些輕狂。

  陛下堂堂天子,定然不會理會,說不得還要不滿震怒。

  抱廈中,也只有見多了的李江海面目平靜,說罷之後,還格外貼心的後退一步,讓出了陛下行走的路徑來。

  果然,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下,劉景天一扔蒲扇,扶著自己的後腰站起了身:「諸位大人先議著,待朕回來再斷!」

  自從上次在大明寺外看見董氏,皇后生了氣,已經有大半月功夫沒見過他,這次叫他過去,想來是氣消了,要不然就是擔憂腹中孩兒,要問他情形。

  不過這麼說來,這十幾日裡,他一雙孩兒不知怎麼了,動靜的確是少了不少,叫他都有些擔憂……

  劉景天熟練的摸一摸平坦的小腹,不論如何,憑他們的「夫妻情分」,阿棠也不會留他太久,不耽擱他回來處置政事。

  這般說罷,劉景天也是毫不耽擱,撐著「病懨懨」的龍體,龍行虎步的下了台階,大步而去。

  留下幾個老臣面面相覷,良久,一人忍不住道:「沒想到陛下待皇后如此情深意重。」

  「之前都言皇后失寵,要廢后另立,可見都是謠傳。」

  「不知是誰說大將軍去後,中宮已是無根之木,後黨翻覆就在眼前。」

  「老了,難免說些糊塗話,自個都不記得。」

  「即是二聖情深,夫妻一體,何來後黨一說?」

  「有理有理,帝後相和,江山穩固,可喜可賀。」

  ——————

  離去的劉景天當然聽不到抱廈里,老油條們的閒話。

  他大步行出了勤政殿,直到看到了皇后寢宮的檐角瑞獸,遠遠看到了緊閉的宮門,便莫名頓了一頓,低頭搓了搓指尖,又按了按心口。

  不知怎的,這一路上總覺著有些心慌。

  他停了腳步:「皇后這幾日都在忙什麼?」

  李總管聞言低了低頭,這話沒人能回答。

  大明宮不是皇宮,在宮中時,陛下若想,連皇后吃了幾碟菜,睡了幾刻鐘都能清清楚楚。

  可在大明宮,皇后娘娘的話比陛下這個天子還好使,衣食住行也不必從外頭經手,宮門一關,就當真是鐵桶一般嚴密結實。

  倒是一旁周光耀拱手:「陛下若不放心,可帶屬下貼身護衛。」

  劉景天瞥他一眼:「怎的,還怕皇后與朕動手不成?」

  周光耀笑呵呵的,他十幾歲時就是南王親衛,同生共死過的情分,在劉景天面前倒不像尋常臣子小心:「屬下聽聞,娘娘這陣子不甚痛快,若當真動手,屬下雖不敢攔,總能代您受幾鞭子不是?」

  劉景天果然不惱:「你如何知道皇后痛不痛快?」

  周光耀只是笑笑,並不解釋,他總不能說是自己心存私心,一直留意著皇后宮中,前幾日見去厄姑娘下山回將軍府,便特意跟著送了一程,路上無意聽說了娘娘這幾日厲兵秣馬,緊弦上弓,只怕就是等著陛下你上門。

  好在劉景天也不追問,想著皇后若要動手,旁人只怕是代不去的,便不禁搖頭嘆息:「想跟著就跟著罷了,只是一會兒被皇后趕出來,別怪朕不為你張目。」<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