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去厄連忙點頭,與少爺蘇允德匆匆見禮後,便領著他們繼續向內,繞過一道垂花門,便在廊下看見了也等在椒房殿外的蘇允棠。

  看清蘇允棠之後,素來沉穩周全的無災,面色也不禁一變,撂下手中的小少爺,幾步奔上台階,心疼道:「只半年沒見,娘娘面色怎的差成這幅模樣?」

  蘇允棠還在解釋:「哪裡差了,不過這略有些風寒……」

  可無災早已一把攥住了蘇允棠手心,半扶半拽的帶著她進了殿門:「手心這麼涼,出門怎麼的連個手爐都不帶?我就知道,去厄禁不住事,這粗心又冒失的性子,不給旁人添亂就不錯了,哪裡能看顧娘娘!」

  剛剛還被「刮目相看」的去厄姑姑,轉眼之間就被訓的一聲不敢吭,低著頭,灰溜溜的去拿手爐。

  無災看都不看她一眼,只顧著將蘇允棠安置在暖暖和和的絨裘之間,又一句句問她的昨夜起居,今日衣食。

  等到問清蘇允棠清早只用了一碗清粥,連小林太醫囑咐驅寒補氣湯藥都只勉強

  吃了半碗後,無災嫻靜溫柔的臉色便變得緊繃嚴肅:「奴婢一開始,就不該撂下娘娘出宮!」

  這種情形的無災姐姐,實在是沒人敢惹,蘇允棠也只能訕笑著,拿自個四歲的嗣弟打岔:「呀,允德又長大了,還記不記得姐姐?」

  無災一向周全,再是憂心,也不會當眾落了蘇允棠的面子,聞言也只得先起身抱起了一併進來的小少爺:「少爺來,見過娘娘。」

  蘇允德剛過周歲時便過繼到了將軍府,又一直由無災精心教養,原本就被教的過分懂事,加上打從知事起,便一直有人告訴他宮中皇后是長姐,是他唯一的親人倚靠。

  如今四五歲的孩子,說話走路都很利索了,懵懂間也懂了不少事,雖難免有些生疏害怕,卻也帶了單純的恭敬孺慕。

  小小一隻的小人兒,搖搖晃晃的走過來,一本正經的一拱手:「允德見過娘娘。」

  聲音里都帶著稚嫩的奶氣。

  蘇允棠的眼眸立時軟了下來。

  父親第一次起念過繼嗣子,是劉氏初立,新帝登基。

  那時蘇允棠剛剛進京,身披翟衣,自覺諸事圓滿,聽聞父親的打算後雖沒反對,卻也嬌嗔玩笑過:「父親還是偏心,明明這麼多年都說只有女兒一個就夠了,最後還是想要一個兒子!」

  此刻想來,那時的她何等糊塗天真?

  正如她所言,父親若是當真想要兒子,為何這麼多年不去納妾續弦?這時才提起過繼嗣子,分明是天不假年,又實在放不下她這個唯一的女兒,要用嗣子來撐起將軍府,好在病逝之後,為她留下這最後的歸處與庇護。

  父親處處都考慮過了,千挑萬選,在出了五股的偏遠族親里定下了小允德。

  一個不過周歲的幼子,什麼都幹不了,蘇家實際只由無災一個女子掌管,孤兒弱女,不但能讓天子困於名聲。

  更重要的,是有忠心耿耿的無災姐姐在,便不會出現成丁的嗣子打著倫理綱常的名頭,反而踩在蘇允棠這個正主頭上的糟心來。

  那小小一團的孩子,被送進空空蕩蕩、前途莫測的大將軍府,只是要用他頂起一個沉重無用的虛名,可由此帶來的蔭蔽,卻是遮在她的身上。

  劉景天以為自己的皇后不常召見幼弟是因為沒有血緣,心存成見,要不然就是顧忌他,不肯落下把柄軟肋。

  但其實除了這些,更多是因為蘇允棠對這個弟弟心存愧疚,不敢多見。

  這時見了看見拜在面前的幼弟,蘇允棠將人抱了起來,誇讚寬慰了幾句後,便只將小傢伙安置在了一旁的羅漢榻上,上頭擺了提早準備好的蛋羹奶漿,還有蘇允棠小時候玩過的小弓玉馬,讓去厄哄著去頑。

  小允德知道娘娘要與蘇安人說話,也不混鬧,拒絕了吃食點心,就乖乖捧著小弓坐在榻上,一點聲響都不發。

  蘇允棠心情便越發複雜:「允德教的太好了。」

  無災點頭:「小少爺一向懂事,不叫人掛心,倒是娘娘,在宮中如何?聽聞陛下圈禁,咱們都格外擔心。」

  有夏蒼秋淨兩雙眼睛在一旁盯著,蘇允棠也沒法說太多,寥寥幾句說了自己被罰圈禁的緣由經過。

  無災神色沉靜:「娘娘太衝動了些,當今子嗣空虛,賢妃既然有孕,娘娘就該派人好好照料著,若是日後當真生了皇子,便抱進椒房殿來,豈不是未來有靠?」

  蘇允棠不愛聽這個,只岔開話題問起了外頭的新鮮事,尤其是與家裡有關的消息。

  她召家裡人進宮的,原本就是為了弄清楚劉景天反覆與殺意的緣由。

  可叫蘇允棠失望的是,無災姐姐的說法也與周光耀差不太多,天下太平,匪患漸定,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新聞。

  蘇允棠越發疑惑,正沉思間,面前無災卻又提起了圈禁的舊話,一句句勸她收斂性情,去與陛下認錯請罪,不要辜負了陛下的寬待,日後再有了子嗣,一輩子才算圓滿。

  蘇允棠不敢相信一向體貼她的無災姐姐,會對她滿口這樣「好意」勸誡,可自小的情分,又讓她不忍心在難得的相聚之時口出惡言。

  就這般默默憋屈了一刻鐘後,蘇允棠終於忍不住的起身送起了客:「瞧著允德也困了,只怕小孩子家認床,還是回去好好歇息吧!」<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