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0頁
論壇上裝的人一本正經,看的人如痴如醉,一如電影《鬼打鬼》里的場面。
一如說到洋人的文化,便把科技捆綁,一說起制度,便把工業化捆綁,用的是拿鬼嚇人的手法。你說要恢復傳統文化,便把歷史上的科技落後這個鬼祭出來,嚇死你。說起不按照洋人的制度,要走自己的路,便把工業化這個鬼祭出來。工業化只有洋人制度搞成了知不知道,你竟然敢提沒發展出工業化的那個傳統鬼,有沒有良心。
你要講道理,他便祭神鬼,問良心。講道理大約就被當成了沒有良心,大家憑著良心做事嗎,那隻好不講道理了,任由各路神棍橫行。文化中裝神弄鬼,誰還敢講道理?
徐平對張載道:「子厚讀書甚廣,不知可曾讀《墨子》?」
張載拱手:「回相公,下官曾經讀過,只是沒有深究。」
「墨子要讀,諸子百家都當細讀。我們做學問,不要神神鬼鬼,而是要從書中去找到世間的道理。墨翟學於儒,而不屑儒之偽,自成一家。」提到儒之偽,張載和劉敞的面色都微微一變,徐平就笑。「做學問求道理,不為神鬼,莫把一個儒字當神。真和偽只是墨子一說而已,只要我們求的是天下之民之心,自然就是真。真偽自在民心,若是在意別人如何說,就是著相了。墨翟之學,與儒並稱學於當世,其根本,便就是立神鬼。以天為神而敬之從之,以政為鬼而敬之畏之。神鬼在哪裡?終究還是在人心裡。」
說到這裡,徐平以指蘸酒,在案上畫了三個圈,一個大圈包著兩個小圈。「這個小圈是自己,那個小圈是他人,大圈是天下。」說完又畫了同樣的三圈。「這個小圈是人,那個小圈是非人為之物,稱為自然,大圈就是整個人與自然的天地。做學問,就是把這兩套圈中的事,找出一個一以貫之的理來。融匯圓通,自成一體。」
黃金彪在一邊看著熱鬧,插話道:「雖然聽不懂相公說的什麼,但小的覺得甚是厲害莫名。圓通這名字好,以後便為我之海商社之名,相公以為如何?」
徐平大笑:「好,好,好,得閒我寫副匾額送你!」
第100章 儒者之偽
徐平對張載和劉敞等人道:「於人與人之事,儒者知之。何以知之?查人心而知。何以查人心?聽其言而觀其行,合之道理,以知人心。其間道理第一,必明道理,觀人言行才能明其心性。世間並不只有一套道理,大宋之天下,自有大宋之道理,別人之天下,有別人之道理。人的言與行是道理中的言與行,人之心性也是道理中的心性,以其道理而定人,此即儒者之偽。子墨子言儒偽,此為事實,為學者不當諱言。」
張載和劉敞沉默了好一會,才小聲問道:「相公,若儒偽,可否去偽存真呢?」
徐平微微一笑:「這就要問於你本心,人,到底能不能成神。若是能成神,則就可以去偽存真,若是不能成神,那就只能偽。為學者,不過取最不偽的那一道理而已。」
承認世間有絕對真理,人可以掌握絕對真理,文明最終就只能發展成宗教文明。要麼人可以成神,要麼有一個可以告知人絕對真理的真神,不可置疑。世俗文明,必須承認對於人來說,世間只有相對真理。用相對真理作為貫穿於文化的道理,必然為偽。世俗文明在這一點上,相對於宗教文明顯得庸俗,因為人本來就庸俗。宗教哲學中,去探討人的本性和神性,或者與此關的問題,都是為宗教文明建立哲學根基。那麼世俗文明的哲學根基應該怎麼建立,就是怎麼建立文化中的道理。
「子墨子言儒偽,而欲取真。真能夠取來嗎?答曰不能。其只能借天,借鬼,不容人置疑,以天命,以鬼言而為真。這天和鬼存不存在?子墨子之言,無不說其在,但卻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尋其在世間之跡。天災是,人禍也是,人之善與惡也是。這就是從儒者當中分離出去,欲去偽存真的墨家之言。」
墨家思想,如果發展下去,終究會發展成宗教,實際上他們就是奔著宗教去的。墨家曾經興盛一時,與儒並稱兩大顯學,真成功了,墨子會成為中國文明的神之使者。而在當時,確是墨家對科學技術最寬容,最重視,他們要從中查找天的詔示。所以宗教文明並不一定是愚昧的,也不一定是反科學的,在某些階段,可能剛好相反。愚昧與落後,智慧與先進,跟文明的發展階段,他們形成的理論體系跟人認識自然的程度差別而定。認為宗教一定是怎麼樣的,不信宗教就是怎麼樣的,還是神鬼思想作怪。哪怕是曾經大興火刑架的天主教,也曾經對物理極有興趣,並資助研究,培養了優秀的物理學家。而曾經引領了科學技術發展方向,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世俗學者們,也會墮落成反文明、反科學,而放縱追尋人的本性,放飛心靈,建立各種匪夷所思的政治正確的小清新。
不能夠擺脫心中的神和鬼,信科學者會成為科學教,迷信工業的會成為工業黨,科學是他們心中的神,不能工業化的是他們心中的鬼。拜了一個神,怕了一個鬼,思想便就會開始腐敗,當有文明崛起的時候,被卷進去成為肥料。不管宗教文明,還是世俗文明,只要把道理在文化中建立起來,有蓬勃的活力,就會秋風掃落葉般把這些神鬼卷進去,成為自己生長的養料,迅速興旺發達。肥料耗盡,沒有自我生長、自我變革的能力,迅速衰敗。
一如說到洋人的文化,便把科技捆綁,一說起制度,便把工業化捆綁,用的是拿鬼嚇人的手法。你說要恢復傳統文化,便把歷史上的科技落後這個鬼祭出來,嚇死你。說起不按照洋人的制度,要走自己的路,便把工業化這個鬼祭出來。工業化只有洋人制度搞成了知不知道,你竟然敢提沒發展出工業化的那個傳統鬼,有沒有良心。
你要講道理,他便祭神鬼,問良心。講道理大約就被當成了沒有良心,大家憑著良心做事嗎,那隻好不講道理了,任由各路神棍橫行。文化中裝神弄鬼,誰還敢講道理?
徐平對張載道:「子厚讀書甚廣,不知可曾讀《墨子》?」
張載拱手:「回相公,下官曾經讀過,只是沒有深究。」
「墨子要讀,諸子百家都當細讀。我們做學問,不要神神鬼鬼,而是要從書中去找到世間的道理。墨翟學於儒,而不屑儒之偽,自成一家。」提到儒之偽,張載和劉敞的面色都微微一變,徐平就笑。「做學問求道理,不為神鬼,莫把一個儒字當神。真和偽只是墨子一說而已,只要我們求的是天下之民之心,自然就是真。真偽自在民心,若是在意別人如何說,就是著相了。墨翟之學,與儒並稱學於當世,其根本,便就是立神鬼。以天為神而敬之從之,以政為鬼而敬之畏之。神鬼在哪裡?終究還是在人心裡。」
說到這裡,徐平以指蘸酒,在案上畫了三個圈,一個大圈包著兩個小圈。「這個小圈是自己,那個小圈是他人,大圈是天下。」說完又畫了同樣的三圈。「這個小圈是人,那個小圈是非人為之物,稱為自然,大圈就是整個人與自然的天地。做學問,就是把這兩套圈中的事,找出一個一以貫之的理來。融匯圓通,自成一體。」
黃金彪在一邊看著熱鬧,插話道:「雖然聽不懂相公說的什麼,但小的覺得甚是厲害莫名。圓通這名字好,以後便為我之海商社之名,相公以為如何?」
徐平大笑:「好,好,好,得閒我寫副匾額送你!」
第100章 儒者之偽
徐平對張載和劉敞等人道:「於人與人之事,儒者知之。何以知之?查人心而知。何以查人心?聽其言而觀其行,合之道理,以知人心。其間道理第一,必明道理,觀人言行才能明其心性。世間並不只有一套道理,大宋之天下,自有大宋之道理,別人之天下,有別人之道理。人的言與行是道理中的言與行,人之心性也是道理中的心性,以其道理而定人,此即儒者之偽。子墨子言儒偽,此為事實,為學者不當諱言。」
張載和劉敞沉默了好一會,才小聲問道:「相公,若儒偽,可否去偽存真呢?」
徐平微微一笑:「這就要問於你本心,人,到底能不能成神。若是能成神,則就可以去偽存真,若是不能成神,那就只能偽。為學者,不過取最不偽的那一道理而已。」
承認世間有絕對真理,人可以掌握絕對真理,文明最終就只能發展成宗教文明。要麼人可以成神,要麼有一個可以告知人絕對真理的真神,不可置疑。世俗文明,必須承認對於人來說,世間只有相對真理。用相對真理作為貫穿於文化的道理,必然為偽。世俗文明在這一點上,相對於宗教文明顯得庸俗,因為人本來就庸俗。宗教哲學中,去探討人的本性和神性,或者與此關的問題,都是為宗教文明建立哲學根基。那麼世俗文明的哲學根基應該怎麼建立,就是怎麼建立文化中的道理。
「子墨子言儒偽,而欲取真。真能夠取來嗎?答曰不能。其只能借天,借鬼,不容人置疑,以天命,以鬼言而為真。這天和鬼存不存在?子墨子之言,無不說其在,但卻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尋其在世間之跡。天災是,人禍也是,人之善與惡也是。這就是從儒者當中分離出去,欲去偽存真的墨家之言。」
墨家思想,如果發展下去,終究會發展成宗教,實際上他們就是奔著宗教去的。墨家曾經興盛一時,與儒並稱兩大顯學,真成功了,墨子會成為中國文明的神之使者。而在當時,確是墨家對科學技術最寬容,最重視,他們要從中查找天的詔示。所以宗教文明並不一定是愚昧的,也不一定是反科學的,在某些階段,可能剛好相反。愚昧與落後,智慧與先進,跟文明的發展階段,他們形成的理論體系跟人認識自然的程度差別而定。認為宗教一定是怎麼樣的,不信宗教就是怎麼樣的,還是神鬼思想作怪。哪怕是曾經大興火刑架的天主教,也曾經對物理極有興趣,並資助研究,培養了優秀的物理學家。而曾經引領了科學技術發展方向,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世俗學者們,也會墮落成反文明、反科學,而放縱追尋人的本性,放飛心靈,建立各種匪夷所思的政治正確的小清新。
不能夠擺脫心中的神和鬼,信科學者會成為科學教,迷信工業的會成為工業黨,科學是他們心中的神,不能工業化的是他們心中的鬼。拜了一個神,怕了一個鬼,思想便就會開始腐敗,當有文明崛起的時候,被卷進去成為肥料。不管宗教文明,還是世俗文明,只要把道理在文化中建立起來,有蓬勃的活力,就會秋風掃落葉般把這些神鬼卷進去,成為自己生長的養料,迅速興旺發達。肥料耗盡,沒有自我生長、自我變革的能力,迅速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