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徐玉宣:「宣兒要砸雪球!」
溫葉微微挑眉,沒再繼續問下去,「行,你等會兒。」
她不慌不忙從軟榻上下去,往書案所在之處走去,徐月嘉離開沒多久,用過的筆墨紙硯尚在。
溫葉就著他用過的墨筆,隨意找了張紙,在上面寫下『宣兒』二字,待微干後,拿給窗外的徐玉宣道:「給,繼續去玩吧。」
徐玉宣雖然還小,但對自己的名字已經很熟悉了,他反覆辨認了幾下後,抬頭看向溫葉時笑得有些憨氣:「謝謝母親~」
紀嬤嬤望著徐玉宣手中寫著名字的紙,實在想不到他口中那句『我要宣兒』是這個意思。
回到打雪仗的地方,徐玉宣就用手中的紙包著攢好的小雪球,然後遞給徐景林:「二哥,砸~」
徐景林不明所以:「宣弟,為什麼要包一張紙。」
徐玉宣卻道:「那不是紙,那是宣兒,你用它包著雪球砸到大哥,我們就能贏啦!」
說完後,他主動回到紀嬤嬤身邊,裹緊身上的小披風,笑得人畜無害。
徐景林低頭看了一眼寒天雪地中孤零零的自己,手因玩雪而凍得通紅。
好像哪裡不太對。
本就離得不遠的徐景容聽到這句,嘴角抽抽,他暗暗瞥了眼徐玉宣如今的小身板,內心忽而慶幸,砸過來的只是紙張和雪球。
溫葉瞧著這一幕,在桃枝近前倒茶時收回目光感嘆:「還好許先生沒教他石塊上也能寫字。」
熱熱鬧鬧的打雪仗結束後,兄弟仨人進到屋裡來烤火取暖。
徐景林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就在他欲張嘴說些什麼時候,徐玉宣兩條小短腿跑來跑去,又是端熱茶又是拿點心。
徐景林被伺候得舒舒服服,很快原諒了徐玉宣方才躲懶的行為。
宣弟對他還是很好的。
晚上年夜飯,與去歲區別不大,菜品豐富齊全,溫葉望了一眼,倒是多了幾道她愛吃的菜。
吃過年夜飯後,陸氏給幾個小的發壓歲錢,壓歲錢照舊,徐玉宣的還是小金豬。
大概是知道今晚會收到壓歲錢,徐玉宣在來正院前就讓紀嬤嬤將溫葉去歲送他的大金豬抱來正院。
如今裡頭不僅裝著先前攢的小金豬,徐國公送的銀票,大姑母和姚氏送的金瓜子和銀瓜子都被他塞了進去。
且每晚還要抱著它們睡,以至於紀嬤嬤每日晨間都會從被褥中抖落出不少金瓜子銀瓜子來。
時至今日溫葉才明白陸氏為何每年都會送徐玉宣小金豬,又為何會那麼巧他的生辰與徐國公是同一日。
因為那一天其實是他生母的生辰。
為了對上徐月嘉娶妻的時日,徐玉宣的生辰往後推了幾個月,明面上他還有幾日就到三周歲生辰,實際上他生辰要往前挪,在夏末。
因為生母懷他時底子不好,再加上生他時又是早產加難產,所以到底是三歲還是三歲半,打眼瞧過去,看不出太大差別。
不過哪怕長了一歲,對于越來越重的大金豬,徐玉宣彎腰抱住後,仍是有心無力。
搖搖晃晃像喝了假酒,給這個除夕夜,添了不少笑話和熱鬧。
和去年一樣,陸氏和徐國公初一回定安侯府,初二留給溫葉和徐月嘉。
初二一早,溫葉坐進回溫府的馬車,車廂里還是他們一家三口。
能出門玩,徐玉宣興奮著呢,結果一上轎就見溫葉一直閉著眼睛,很是疑惑道:「母親怎麼啦?」
徐月嘉低頭望了一眼,將她的腦袋挪到自己肩懷前,道:「昨夜沒睡好。」
徐玉宣又問:「為什麼沒睡好呀?」
徐月嘉面不改色:「複習功課。」
徐玉宣好奇驚呼:「母親也要做功課?」
徐月嘉「嗯」了一聲道:「小點聲,別擾你母親休息。」
徐玉宣忙捂嘴點頭,回到位上,安安分分坐著,只偶爾抓一塊糕點吃。
馬車一路往溫府的方向行駛。
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徐玉宣比去歲膽大了許多,讀書後記性也長了,還記得溫家的幾位小表哥還有小表妹。
溫蘭和溫慧一家幾口比溫葉早到半刻鐘左右。
四個女兒同時回門,還有十來個外孫外孫女們,沈氏被吵得頭疼。
好在大家都是心明之人,沈氏沒留她們太久,簡單問候完,就讓她們各自散去。
溫玉婉有好些日子沒回娘家,這一次,最小的孩子也長大了不少,她這回便都帶回娘家讓沈氏多瞧瞧。
溫葉是最後一個離開正院,牽著蹦蹦跳跳的徐玉宣一起。
溫玉婉望著她瀟灑豐盈的背影,同沈氏感慨道:「難怪我婆婆總說,四妹走了大運。」
沈氏抿了口茶道:「也是她自己會經營。」
這一點溫玉婉倒贊同,只不過自家婆婆說的話,她又不可能去真反駁。
「對了。」溫玉婉忽然想起一事,問道,「我聽說母親之前和四妹一起去京郊泡了溫泉?」
沈氏瞥了自己女兒一眼道:「又是你婆婆說的?」
溫玉婉笑了笑,「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母親。」
沈氏道:「是去了一回,還帶了小五一起。」
溫玉婉道:「我名下也有溫泉莊子,母親若再想泡溫泉,隨時寫信給我。」
不過在這之前,她得先帶婆婆去一趟。<hr>
溫葉微微挑眉,沒再繼續問下去,「行,你等會兒。」
她不慌不忙從軟榻上下去,往書案所在之處走去,徐月嘉離開沒多久,用過的筆墨紙硯尚在。
溫葉就著他用過的墨筆,隨意找了張紙,在上面寫下『宣兒』二字,待微干後,拿給窗外的徐玉宣道:「給,繼續去玩吧。」
徐玉宣雖然還小,但對自己的名字已經很熟悉了,他反覆辨認了幾下後,抬頭看向溫葉時笑得有些憨氣:「謝謝母親~」
紀嬤嬤望著徐玉宣手中寫著名字的紙,實在想不到他口中那句『我要宣兒』是這個意思。
回到打雪仗的地方,徐玉宣就用手中的紙包著攢好的小雪球,然後遞給徐景林:「二哥,砸~」
徐景林不明所以:「宣弟,為什麼要包一張紙。」
徐玉宣卻道:「那不是紙,那是宣兒,你用它包著雪球砸到大哥,我們就能贏啦!」
說完後,他主動回到紀嬤嬤身邊,裹緊身上的小披風,笑得人畜無害。
徐景林低頭看了一眼寒天雪地中孤零零的自己,手因玩雪而凍得通紅。
好像哪裡不太對。
本就離得不遠的徐景容聽到這句,嘴角抽抽,他暗暗瞥了眼徐玉宣如今的小身板,內心忽而慶幸,砸過來的只是紙張和雪球。
溫葉瞧著這一幕,在桃枝近前倒茶時收回目光感嘆:「還好許先生沒教他石塊上也能寫字。」
熱熱鬧鬧的打雪仗結束後,兄弟仨人進到屋裡來烤火取暖。
徐景林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就在他欲張嘴說些什麼時候,徐玉宣兩條小短腿跑來跑去,又是端熱茶又是拿點心。
徐景林被伺候得舒舒服服,很快原諒了徐玉宣方才躲懶的行為。
宣弟對他還是很好的。
晚上年夜飯,與去歲區別不大,菜品豐富齊全,溫葉望了一眼,倒是多了幾道她愛吃的菜。
吃過年夜飯後,陸氏給幾個小的發壓歲錢,壓歲錢照舊,徐玉宣的還是小金豬。
大概是知道今晚會收到壓歲錢,徐玉宣在來正院前就讓紀嬤嬤將溫葉去歲送他的大金豬抱來正院。
如今裡頭不僅裝著先前攢的小金豬,徐國公送的銀票,大姑母和姚氏送的金瓜子和銀瓜子都被他塞了進去。
且每晚還要抱著它們睡,以至於紀嬤嬤每日晨間都會從被褥中抖落出不少金瓜子銀瓜子來。
時至今日溫葉才明白陸氏為何每年都會送徐玉宣小金豬,又為何會那麼巧他的生辰與徐國公是同一日。
因為那一天其實是他生母的生辰。
為了對上徐月嘉娶妻的時日,徐玉宣的生辰往後推了幾個月,明面上他還有幾日就到三周歲生辰,實際上他生辰要往前挪,在夏末。
因為生母懷他時底子不好,再加上生他時又是早產加難產,所以到底是三歲還是三歲半,打眼瞧過去,看不出太大差別。
不過哪怕長了一歲,對于越來越重的大金豬,徐玉宣彎腰抱住後,仍是有心無力。
搖搖晃晃像喝了假酒,給這個除夕夜,添了不少笑話和熱鬧。
和去年一樣,陸氏和徐國公初一回定安侯府,初二留給溫葉和徐月嘉。
初二一早,溫葉坐進回溫府的馬車,車廂里還是他們一家三口。
能出門玩,徐玉宣興奮著呢,結果一上轎就見溫葉一直閉著眼睛,很是疑惑道:「母親怎麼啦?」
徐月嘉低頭望了一眼,將她的腦袋挪到自己肩懷前,道:「昨夜沒睡好。」
徐玉宣又問:「為什麼沒睡好呀?」
徐月嘉面不改色:「複習功課。」
徐玉宣好奇驚呼:「母親也要做功課?」
徐月嘉「嗯」了一聲道:「小點聲,別擾你母親休息。」
徐玉宣忙捂嘴點頭,回到位上,安安分分坐著,只偶爾抓一塊糕點吃。
馬車一路往溫府的方向行駛。
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徐玉宣比去歲膽大了許多,讀書後記性也長了,還記得溫家的幾位小表哥還有小表妹。
溫蘭和溫慧一家幾口比溫葉早到半刻鐘左右。
四個女兒同時回門,還有十來個外孫外孫女們,沈氏被吵得頭疼。
好在大家都是心明之人,沈氏沒留她們太久,簡單問候完,就讓她們各自散去。
溫玉婉有好些日子沒回娘家,這一次,最小的孩子也長大了不少,她這回便都帶回娘家讓沈氏多瞧瞧。
溫葉是最後一個離開正院,牽著蹦蹦跳跳的徐玉宣一起。
溫玉婉望著她瀟灑豐盈的背影,同沈氏感慨道:「難怪我婆婆總說,四妹走了大運。」
沈氏抿了口茶道:「也是她自己會經營。」
這一點溫玉婉倒贊同,只不過自家婆婆說的話,她又不可能去真反駁。
「對了。」溫玉婉忽然想起一事,問道,「我聽說母親之前和四妹一起去京郊泡了溫泉?」
沈氏瞥了自己女兒一眼道:「又是你婆婆說的?」
溫玉婉笑了笑,「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母親。」
沈氏道:「是去了一回,還帶了小五一起。」
溫玉婉道:「我名下也有溫泉莊子,母親若再想泡溫泉,隨時寫信給我。」
不過在這之前,她得先帶婆婆去一趟。<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