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頁
顧瑀道:「不了,這科考若是舞弊是要抄家滅族的大罪,想必沒人有這樣的膽子的,這一次主考官乃是我叔父顧南,副主考官又是蘇幸,許是我技不如人吧。」
蘇念善聽到蘇幸這個名字道:「蘇幸?會不會他還對我記恨在心呢?」
蕭寧樂道:「這倒也不可能,幸表哥他就算是恨你,也不至於對顧瑀哥哥動手,這是要抄家滅族的事,他沒有這樣的膽子。」
蘇念善對著蕭寧樂道:「殿下,勞煩你去看看顧瑀的文章,我相信顧瑀他不可能在何宇得中之情況下,卻不能高中的。」
蕭寧樂點頭道:「我等會就去禮部查閱。」
就連蕭寧樂也不相信,顧瑀會名落孫山,成了落第書生。
蕭寧樂從顧家裡出去之後就往禮部而去,從禮部所有的試卷之中翻閱出了顧瑀的文章,蕭寧樂見著上邊考官的評定都是甲,唯有顧南評了一個丁。
進士科評判乃是由五個副考官與主考官評定的,已甲乙丙丁四檔評分評判,最終的抉擇權乃是在主考官之手中。
顧南打了一個丁,就算前邊都是甲,這顧瑀的文章也是無用的。
蕭寧樂拿著顧瑀的文章,氣沖沖地去找了顧南,將顧瑀的文章放在了顧南的跟前道:「顧丞相,您好歹也是顧瑀的親叔叔,您怎能胡來呢?這顧瑀的文章就算您眼光高評不了一個甲,卻也不該是丁!」
顧南見著蕭寧樂前來問罪,連拱手道:「殿下,這不是下官評判的,是陛下給的丁字,如您所說顧瑀乃是我的親侄兒,他文章不好也就罷了,他的文章怎麼好,我怎會評判為丁,錯過了讓顧家揚名的名聲呢?」
蕭寧樂不敢置信道:「我爹評的丁?怎麼可能呢?」
第492章 這是顧瑀哥哥最後一次機會了
蕭寧樂著實是想不明白,匆匆進了宣政殿尋蕭翊,蕭翊剛看完奏章見著蕭寧樂氣呼呼地而來,問道:「誰惹你生氣了?」
「還不是您!」蕭寧樂將顧瑀的文章放在了蕭翊跟前道:「顧瑀哥哥之文章難道不值得評定一個甲級嗎?為何您要求顧丞相給了顧瑀哥哥一個丁字。」
蕭翊問著蕭寧樂道:「科考是為了什麼?」
蕭寧樂道:「為朝廷招攬人材,為百姓尋找有才能之父母官。」
蕭翊點頭道:「你既知這道理,就該要明白顧瑀命不久矣,他試卷答得再好,也是不配入朝為官,何必占據一進士名額,況且……」
未等蕭翊說完,蕭寧樂便氣惱道:「您怎能如此不公呢?科考不該只論實績嗎?您完全可以多添進士名額,卻不是因他命不久矣就不許他上榜,已顧瑀哥哥之才能,他理應在何宇之上的!」
蕭翊微蹙眉道:「年年,是朕太寵你了,這是你對父親說話的態度嗎?」
蕭寧樂聽著蕭翊微帶怒火之言,抿唇下跪道:「爹爹!這可是顧瑀哥哥最後的機會了。」
蕭翊道:「顧瑀先前有的是機會,是他不好好珍惜。
朝堂需要的是一個能為朝廷為社稷為百姓之官員,而不是為了一個女子就躲在杭州城之中八年之人!」
「但是顧瑀哥哥也沒有就此閒著,他也一直在栽培著何宇吶!
何宇能有今日也都是顧瑀哥哥將期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對他悉心教導,只求他能完成自個兒的理想。
可見顧瑀哥哥心中也還是有朝廷江山社稷的!」
蕭寧樂道:「這一次顧瑀哥哥的文章沒有錯處,您必須讓顧瑀哥哥入榜!」
蕭翊沉聲道:「榜單已出,怎能更改?」
蕭寧樂道:「那就說顧丞相弄錯了……」
「蕭寧樂,科考之事不是小事,你身為儲君休要胡鬧,科考怎能隨意更改呢?」
蕭寧樂聽著蕭翊之怒言,跪的挺直道:「爹爹,是我讓顧瑀哥哥去參加科考的,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了,我不想他帶著遺憾離世,您不能因為他身子不好命不久矣,就這般不公地對他!」
蕭翊道:「你細細看看顧瑀所寫的試卷再說。」
蕭寧樂一字一句地看過去,時務策五道有三題是論稅,兩題論水利工程,顧瑀所寫之文章有理有據,這五道題目答得都屬工整,連顧南給的也都是甲等。
再看雜文,顧瑀之文章遠勝於所有人,他文筆之老練論據點之明晰,都是無錯的,但卻是丁級。
而雜文得要甲等才可入圍。
蕭翊道:「這次雜文之題為農商如何取於輕重。」
蕭寧樂道:「對,顧瑀哥哥所答有理有據,他覺得商農不該有輕有重,而是該兩者互相相輔相成,這不也是您的意思嗎?大棠百年盛世已與異域各國通商,我們不該如開國之時重農輕商,不該小看商戶……
顧瑀哥哥所寫有理有據,各自舉例哪裡不對了?」
蕭翊緩緩道:「你再去看看那些甲等的文章,正如何宇所寫這商農之間不可能是和平共處的,商者重利,已杭州城舉例,原本山上皆是農田,但因茶與絲綢遠銷異域各國。
農民皆改為種桑樹與茶樹,糧食遠遠不足,若是遇到個天災人禍杭州城之中的糧食遠不夠當地百姓所用。
如今江南不少本是魚米之鄉的小城,見著茶與絲綢在異域之熱,紛紛拋棄農田,各地農作物逐年減產,應當重農輕商商戶加稅保全糧食才行。<hr>
蘇念善聽到蘇幸這個名字道:「蘇幸?會不會他還對我記恨在心呢?」
蕭寧樂道:「這倒也不可能,幸表哥他就算是恨你,也不至於對顧瑀哥哥動手,這是要抄家滅族的事,他沒有這樣的膽子。」
蘇念善對著蕭寧樂道:「殿下,勞煩你去看看顧瑀的文章,我相信顧瑀他不可能在何宇得中之情況下,卻不能高中的。」
蕭寧樂點頭道:「我等會就去禮部查閱。」
就連蕭寧樂也不相信,顧瑀會名落孫山,成了落第書生。
蕭寧樂從顧家裡出去之後就往禮部而去,從禮部所有的試卷之中翻閱出了顧瑀的文章,蕭寧樂見著上邊考官的評定都是甲,唯有顧南評了一個丁。
進士科評判乃是由五個副考官與主考官評定的,已甲乙丙丁四檔評分評判,最終的抉擇權乃是在主考官之手中。
顧南打了一個丁,就算前邊都是甲,這顧瑀的文章也是無用的。
蕭寧樂拿著顧瑀的文章,氣沖沖地去找了顧南,將顧瑀的文章放在了顧南的跟前道:「顧丞相,您好歹也是顧瑀的親叔叔,您怎能胡來呢?這顧瑀的文章就算您眼光高評不了一個甲,卻也不該是丁!」
顧南見著蕭寧樂前來問罪,連拱手道:「殿下,這不是下官評判的,是陛下給的丁字,如您所說顧瑀乃是我的親侄兒,他文章不好也就罷了,他的文章怎麼好,我怎會評判為丁,錯過了讓顧家揚名的名聲呢?」
蕭寧樂不敢置信道:「我爹評的丁?怎麼可能呢?」
第492章 這是顧瑀哥哥最後一次機會了
蕭寧樂著實是想不明白,匆匆進了宣政殿尋蕭翊,蕭翊剛看完奏章見著蕭寧樂氣呼呼地而來,問道:「誰惹你生氣了?」
「還不是您!」蕭寧樂將顧瑀的文章放在了蕭翊跟前道:「顧瑀哥哥之文章難道不值得評定一個甲級嗎?為何您要求顧丞相給了顧瑀哥哥一個丁字。」
蕭翊問著蕭寧樂道:「科考是為了什麼?」
蕭寧樂道:「為朝廷招攬人材,為百姓尋找有才能之父母官。」
蕭翊點頭道:「你既知這道理,就該要明白顧瑀命不久矣,他試卷答得再好,也是不配入朝為官,何必占據一進士名額,況且……」
未等蕭翊說完,蕭寧樂便氣惱道:「您怎能如此不公呢?科考不該只論實績嗎?您完全可以多添進士名額,卻不是因他命不久矣就不許他上榜,已顧瑀哥哥之才能,他理應在何宇之上的!」
蕭翊微蹙眉道:「年年,是朕太寵你了,這是你對父親說話的態度嗎?」
蕭寧樂聽著蕭翊微帶怒火之言,抿唇下跪道:「爹爹!這可是顧瑀哥哥最後的機會了。」
蕭翊道:「顧瑀先前有的是機會,是他不好好珍惜。
朝堂需要的是一個能為朝廷為社稷為百姓之官員,而不是為了一個女子就躲在杭州城之中八年之人!」
「但是顧瑀哥哥也沒有就此閒著,他也一直在栽培著何宇吶!
何宇能有今日也都是顧瑀哥哥將期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對他悉心教導,只求他能完成自個兒的理想。
可見顧瑀哥哥心中也還是有朝廷江山社稷的!」
蕭寧樂道:「這一次顧瑀哥哥的文章沒有錯處,您必須讓顧瑀哥哥入榜!」
蕭翊沉聲道:「榜單已出,怎能更改?」
蕭寧樂道:「那就說顧丞相弄錯了……」
「蕭寧樂,科考之事不是小事,你身為儲君休要胡鬧,科考怎能隨意更改呢?」
蕭寧樂聽著蕭翊之怒言,跪的挺直道:「爹爹,是我讓顧瑀哥哥去參加科考的,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了,我不想他帶著遺憾離世,您不能因為他身子不好命不久矣,就這般不公地對他!」
蕭翊道:「你細細看看顧瑀所寫的試卷再說。」
蕭寧樂一字一句地看過去,時務策五道有三題是論稅,兩題論水利工程,顧瑀所寫之文章有理有據,這五道題目答得都屬工整,連顧南給的也都是甲等。
再看雜文,顧瑀之文章遠勝於所有人,他文筆之老練論據點之明晰,都是無錯的,但卻是丁級。
而雜文得要甲等才可入圍。
蕭翊道:「這次雜文之題為農商如何取於輕重。」
蕭寧樂道:「對,顧瑀哥哥所答有理有據,他覺得商農不該有輕有重,而是該兩者互相相輔相成,這不也是您的意思嗎?大棠百年盛世已與異域各國通商,我們不該如開國之時重農輕商,不該小看商戶……
顧瑀哥哥所寫有理有據,各自舉例哪裡不對了?」
蕭翊緩緩道:「你再去看看那些甲等的文章,正如何宇所寫這商農之間不可能是和平共處的,商者重利,已杭州城舉例,原本山上皆是農田,但因茶與絲綢遠銷異域各國。
農民皆改為種桑樹與茶樹,糧食遠遠不足,若是遇到個天災人禍杭州城之中的糧食遠不夠當地百姓所用。
如今江南不少本是魚米之鄉的小城,見著茶與絲綢在異域之熱,紛紛拋棄農田,各地農作物逐年減產,應當重農輕商商戶加稅保全糧食才行。<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