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徐楊點了點頭,抹了一把眼淚:「剛收到。」
「收著就行,收著就行。」徐勝不知道怎麼說著說著話就把孩子惹哭了,也不知道怎麼哄,想了想沒別的辦法,還是老一套,「沒吃飯呢是吧,想吃什麼?舅舅去給你買。」
老教授說趙帆能治,還有站起來的可能,沒準一年的功夫,孩子就能正常走路了,也沒準這輩子都在床上癱著,具體時間誰也說不好,只能按照治療方案定期來醫院做康復,不是筆小花銷。
當天徐勝帶徐楊吃過飯,沒等徐麗找就主動給徐麗了打一筆錢,說是徐麗帶著兩個孩子不容易,趙帆後續的治療費用,他這個做舅舅的來出。
徐麗沒料到這個變故,看了一眼眼眶通紅的徐楊,手一抹開始哭訴,她說她這會兒才敢說「實話」,家裡的錢都被趙和偉敗沒了,一分都沒有了。
眼看著徐楊還要上大學,花銷也不少,兩邊都揭不開鍋,沒有徐勝,趙帆就救不回來了。
徐楊扮演著沒有台詞的配角,難有神色,她知道媽媽是在將計就計,也看懂了媽媽看向自己那一秒傳達的誇讚——還哭了?表現得挺好。
精湛的演技,真摯的親情,只要錢給的足夠多,就可以買來一切。
徐楊看著趙帆的吊瓶,默默地想,最好是按秒收費。
至此,紛亂的八月終於跌跌撞撞走到了盡頭,兩場夏末的陣雨落幕,這一屆的大一新生們迎來了開學的日子。
姜寧結束了時長一個月的旅行,因為倒不過來時差在迎新大會上一個勁的犯困,迎新會熱鬧的不像話,配音社宣傳大師姐的代表作品,辯論隊挨個解說歷年大賽賽況,見新生們放不開,同屆的學長一拍桌子,開始組織大家做自我介紹。
輪到姜寧,底下有人在問單身問題,姜寧笑笑,不予回應。
然後摸出手機和徐楊抱怨。
徐楊正在隔壁校開班會,聽輔導員講解班委職務和對應加分,她一邊考慮要不要當個心理委員,一邊隨手回覆:「你要是嫌麻煩,要不就說你有男朋友吧。」
與此同時,鄧佳琪撥通了林舟的電話,說是師大沒有烤肉,周末要來農大吃。
林舟納悶地問:「你們學校沒有,我們學校就有嗎?」
鄧佳琪還是那副德行,兩耳只聞八卦事,篤定地說:「有、肯定有,網上好多人說好吃,說是在二食堂,你找找。」
農大宿舍是四人間,同宿的幾個女生都是好相處的個性,剛開學不過三天,其中兩個女孩已經一起去看了場電影。
然而林舟還是內向,到了陌生環境又想家又怕生,總是話少旁觀,插不進室友熱鬧的話題里。
她被鄧鄧慣壞了,不知道怎樣交朋友,也徐森淼慣壞了,不知道怎樣融入人群。
鄧佳琪說農大有烤肉,林舟就把食堂轉了一圈找烤肉,找到後不僅發給鄧佳琪,也發給姜寧,問她要不要來吃。
姜寧看到了,卻沒有回覆,她盯著徐楊的話走神,過了許久許久才鼓起勇氣快速寫下一行字:「那我可就說我男朋友在隔壁校啦。」
徐楊的回應遲了足足十秒才傳來,她說:「行啊……」
姜寧這才鬆了口氣,控制不住慢慢笑起來,轉頭回復林舟:「好呀,周六吧,我叫上徐楊一起去。」
林舟獨自坐在湖邊發呆,看著「叮鈴」一聲亮起的手機屏幕,心裡慢慢升起一陣落寞。
鄧鄧留在華安,姜寧留在華安,徐楊留在華安。沒想到最後大家都在身邊,唯獨缺了小淼。
作者有話要說:
也就缺一章,問題不大。
去年我寫過一本百合短篇合集《夏天又夏天》,在第三個故事《夏天的月亮落在江邊》里,講了姜寧和徐楊的故事。
姜寧問:「那我可就說我男朋友在隔壁校了。」
徐楊回:「行啊……」
然後呢,然後呢,我想了很久很久,決定再講一講吧。於是就有了這本書里,再次出現的姜寧和徐楊。
最近加班太嚴重,身體有點扛不住,11月沒辦法日更了,我抓緊寫,辛苦大家等待。
第65章 花晶石
而後大著膽子在心裡說,想你……
高中時每次成績下發, 一屋子學生從人類變成蔫頭巴腦的茄子,無精打采哭哭啼啼的時候,丁心嘴邊總會掛著一句話:「等上了大學就好了, 上了大學就輕鬆了。」
「上大學」三個字和上初中上高中不同,它除了升學這一表層的淺顯寓意外, 深層上意味著解放、自由、新世界、白日夢。
象牙塔三個字先被美好願景的濾鏡粉刷,又被胡說八道的方式液化,在老師家長哄孩子不打草稿的讚美中, 直接和烏托邦劃上了等號。
學生們被大餅騙得團團轉,望餅止饞一路往前沖, 餓狼似的撲進新生活, 先被入學考試絆了個趔趄, 又被超長課表彈了個腦瓜崩,這才後知後覺地琢磨過來——上當了。
開學一個月, 林舟對大學的直觀感受只有一個字——忙。
如果要給這個字加一個形容詞, 那就是——比高中還忙。
高中是一條方向明確的單行道, 只需要上課、考試、按部就班的朝著目標努力。
而大學則是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上流下來的黃河, 不僅途經九省,還有十三條支流,每條支流都有個響亮的名字,分別叫做學生會競選、社團招新、學院講座、收到請回復……
「收著就行,收著就行。」徐勝不知道怎麼說著說著話就把孩子惹哭了,也不知道怎麼哄,想了想沒別的辦法,還是老一套,「沒吃飯呢是吧,想吃什麼?舅舅去給你買。」
老教授說趙帆能治,還有站起來的可能,沒準一年的功夫,孩子就能正常走路了,也沒準這輩子都在床上癱著,具體時間誰也說不好,只能按照治療方案定期來醫院做康復,不是筆小花銷。
當天徐勝帶徐楊吃過飯,沒等徐麗找就主動給徐麗了打一筆錢,說是徐麗帶著兩個孩子不容易,趙帆後續的治療費用,他這個做舅舅的來出。
徐麗沒料到這個變故,看了一眼眼眶通紅的徐楊,手一抹開始哭訴,她說她這會兒才敢說「實話」,家裡的錢都被趙和偉敗沒了,一分都沒有了。
眼看著徐楊還要上大學,花銷也不少,兩邊都揭不開鍋,沒有徐勝,趙帆就救不回來了。
徐楊扮演著沒有台詞的配角,難有神色,她知道媽媽是在將計就計,也看懂了媽媽看向自己那一秒傳達的誇讚——還哭了?表現得挺好。
精湛的演技,真摯的親情,只要錢給的足夠多,就可以買來一切。
徐楊看著趙帆的吊瓶,默默地想,最好是按秒收費。
至此,紛亂的八月終於跌跌撞撞走到了盡頭,兩場夏末的陣雨落幕,這一屆的大一新生們迎來了開學的日子。
姜寧結束了時長一個月的旅行,因為倒不過來時差在迎新大會上一個勁的犯困,迎新會熱鬧的不像話,配音社宣傳大師姐的代表作品,辯論隊挨個解說歷年大賽賽況,見新生們放不開,同屆的學長一拍桌子,開始組織大家做自我介紹。
輪到姜寧,底下有人在問單身問題,姜寧笑笑,不予回應。
然後摸出手機和徐楊抱怨。
徐楊正在隔壁校開班會,聽輔導員講解班委職務和對應加分,她一邊考慮要不要當個心理委員,一邊隨手回覆:「你要是嫌麻煩,要不就說你有男朋友吧。」
與此同時,鄧佳琪撥通了林舟的電話,說是師大沒有烤肉,周末要來農大吃。
林舟納悶地問:「你們學校沒有,我們學校就有嗎?」
鄧佳琪還是那副德行,兩耳只聞八卦事,篤定地說:「有、肯定有,網上好多人說好吃,說是在二食堂,你找找。」
農大宿舍是四人間,同宿的幾個女生都是好相處的個性,剛開學不過三天,其中兩個女孩已經一起去看了場電影。
然而林舟還是內向,到了陌生環境又想家又怕生,總是話少旁觀,插不進室友熱鬧的話題里。
她被鄧鄧慣壞了,不知道怎樣交朋友,也徐森淼慣壞了,不知道怎樣融入人群。
鄧佳琪說農大有烤肉,林舟就把食堂轉了一圈找烤肉,找到後不僅發給鄧佳琪,也發給姜寧,問她要不要來吃。
姜寧看到了,卻沒有回覆,她盯著徐楊的話走神,過了許久許久才鼓起勇氣快速寫下一行字:「那我可就說我男朋友在隔壁校啦。」
徐楊的回應遲了足足十秒才傳來,她說:「行啊……」
姜寧這才鬆了口氣,控制不住慢慢笑起來,轉頭回復林舟:「好呀,周六吧,我叫上徐楊一起去。」
林舟獨自坐在湖邊發呆,看著「叮鈴」一聲亮起的手機屏幕,心裡慢慢升起一陣落寞。
鄧鄧留在華安,姜寧留在華安,徐楊留在華安。沒想到最後大家都在身邊,唯獨缺了小淼。
作者有話要說:
也就缺一章,問題不大。
去年我寫過一本百合短篇合集《夏天又夏天》,在第三個故事《夏天的月亮落在江邊》里,講了姜寧和徐楊的故事。
姜寧問:「那我可就說我男朋友在隔壁校了。」
徐楊回:「行啊……」
然後呢,然後呢,我想了很久很久,決定再講一講吧。於是就有了這本書里,再次出現的姜寧和徐楊。
最近加班太嚴重,身體有點扛不住,11月沒辦法日更了,我抓緊寫,辛苦大家等待。
第65章 花晶石
而後大著膽子在心裡說,想你……
高中時每次成績下發, 一屋子學生從人類變成蔫頭巴腦的茄子,無精打采哭哭啼啼的時候,丁心嘴邊總會掛著一句話:「等上了大學就好了, 上了大學就輕鬆了。」
「上大學」三個字和上初中上高中不同,它除了升學這一表層的淺顯寓意外, 深層上意味著解放、自由、新世界、白日夢。
象牙塔三個字先被美好願景的濾鏡粉刷,又被胡說八道的方式液化,在老師家長哄孩子不打草稿的讚美中, 直接和烏托邦劃上了等號。
學生們被大餅騙得團團轉,望餅止饞一路往前沖, 餓狼似的撲進新生活, 先被入學考試絆了個趔趄, 又被超長課表彈了個腦瓜崩,這才後知後覺地琢磨過來——上當了。
開學一個月, 林舟對大學的直觀感受只有一個字——忙。
如果要給這個字加一個形容詞, 那就是——比高中還忙。
高中是一條方向明確的單行道, 只需要上課、考試、按部就班的朝著目標努力。
而大學則是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上流下來的黃河, 不僅途經九省,還有十三條支流,每條支流都有個響亮的名字,分別叫做學生會競選、社團招新、學院講座、收到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