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
颱風過境,美好的家園正在島民們的勞作下進行修復。
孟言閒來無事偶爾到第一線幫忙,比如遞個水,扔個垃圾,哪裡有需要往哪兒去。
大家都不讓她做事,生怕影響到肚裡的娃娃,那可是江副團帶去濱市檢查過的娃娃,多看重啊。
「沒事沒事,我這才三個月大,肚子都還沒鼓起來,不礙事的。醫生都跟我說要適當運動,我就當鍛鍊了,楊倩華同志的肚子都六個月大了,人家還來幫忙呢。」
婦女笑著對她說:「嗐,她不聽勸,你也是個不聽勸的。」
孟言也笑:「真沒事,我以前還看到好多懷孕的女同志挺著大肚子下地幹活呢,比我這累多了。」
「那哪能比,你是城裡長大的女娃娃,他們從小做慣了農活,都習慣啦!」
孟言但笑不語。
孕婦經常容易餓,於是孟言總會隨身攜帶一隻布包,包里裝有保溫杯和一隻飯盒,飯盒裡放了補充能量的食物。
約莫下午四點半的樣子,孟言餓了,於是拿出包里的零食啃起來,順手給同樣是孕婦的楊倩華分享。
楊倩華受寵若驚,連連推拒。
「不不不,您自己吃吧,我不餓。」
「沒事,你不吃肚裡孩子總要吃,你看你瘦得,除了肚子大點,整個人皮包骨似地,多吃點。」雖說作為烈士妻子,組織上對楊倩華的補助還是不少的。
但楊倩華似乎有顧慮,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她都捨不得花錢,孟言猜測應該是想多省些錢來養孩子,畢竟家裡就她一個沒有工作的婦女,往後孩子生下來可有的是地方花錢,儘管組織上能幫忙,可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她得為自己的以後,為孩子的以後考慮。
所以,沒有辦法的她只能想盡辦法省吃儉用。
孟言只要有機會,都會投餵她,而不是直接給錢,也維護她那弱小的自尊心。
「倩華姐,回家嗎?」是邱惠英。
聽到聲音,楊倩華立馬應道:「誒好,馬上來了。」
匆匆兩口把酥餅塞進嘴,同孟言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那我先回家了,回見!」
邱惠英也同孟言打招呼:「孟言姐,回見。」
「好,回見!」
邱惠英平時在村里除了她弟,她幾乎不會開口同任何人說話,現在楊倩華是例外,孟言也是例外。
孟言能從海里救上來,邱惠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先前養身體的時候,孟言就讓江少嶼給邱惠英送了不少糧食和錢票,以示感謝。
或許是因為這個,也或許是因為以前的一些事兒,讓邱惠英對孟言印象大好,後來每次見到總要和她打招呼。
孟言也大方自然地同她寒暄,兩人儼然成為了比陌生人更熟絡的朋友。
而楊倩華和邱惠英之間,這個說來可就巧了。
楊倩華並沒有表面上表現地那樣堅強樂觀,實際上早在確定丈夫死訊的那天就繃不住了。
某天夜裡她來到海邊想要跳海尋短見,被邱惠英救下,後來也不知發生了什麼,或是兩人說了什麼聊了什麼,兩個人一夕之間成為了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扶持。
邱惠英在島上沒有朋友,楊倩華來島上也不過半年,沒什麼真心朋友。
出了這等子事後,兩個命運同樣悲慘的女人惺惺相惜,報團取暖。
命運實在神奇,誰能想到她們倆還能有成為朋友的一天呢。
不過一件又一件事,讓島民們對邱惠英的印象大為好轉,就連小孩子也不再拿她開玩笑。
尤其是趙小麥,得知孟言是被邱惠英第一個發現後,召集了全村的小孩,讓他們從此以後不准欺負邱惠英。
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島上一派溫馨,一派其樂融融。
孟言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她越來越沉溺於這片小島的溫情日子。
可饒是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家園裡,總有一些爛魚臭蟲毀心情。
自從呂春紅口不擇言後,杜艷華有意識地疏遠她,呂春紅自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但她的驕傲以及她「尊貴」的師長夫人身份不允許她向杜艷華低頭。
於是呂春紅一氣之下辭去了衛生院的鐵飯碗,安心在家中備孕。
她走了以後,杜艷華更加徹底與她斷了聯繫,而呂春紅本就為數不多的朋友,如今更是找不出一個能交心的。
但到底是現實世界,只要她一天是師長夫人,就不會缺上趕著套近乎的人。
後來的日子呂春紅結交了好幾個姐妹,也都是沒有工作的軍嫂,成日裡無事做就聚在一塊兒聊天嘮嗑,這一聊就愛嚼別人家的舌根:
「其實那件事如果孟言不說,人家熊偉自己肯定也會發現錯誤,能進工程隊的都是上過大學的大學生,還能沒有她一門外漢懂?不過是在首都多看了幾本書,跑去工程隊指指點點,換誰能受得了外行瞎指揮一通,那不亂套了嗎?熊偉就是想改也不好意思改,顯得他多沒面兒啊。後來好了吧,劉國新也死了,這都是誰的錯?孟言也太缺德了,人老婆還懷著孩子呢!」
嗯?饒是想同她交好的軍嫂們也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沒想到這事兒還能這麼解讀?
不愧是「師長夫人」啊。
這句話本就是呂春紅跟幾個新姐妹的閒聊,連腦子都沒過,只圖一時痛快,也不知道後來被誰傳了出去。<hr>
颱風過境,美好的家園正在島民們的勞作下進行修復。
孟言閒來無事偶爾到第一線幫忙,比如遞個水,扔個垃圾,哪裡有需要往哪兒去。
大家都不讓她做事,生怕影響到肚裡的娃娃,那可是江副團帶去濱市檢查過的娃娃,多看重啊。
「沒事沒事,我這才三個月大,肚子都還沒鼓起來,不礙事的。醫生都跟我說要適當運動,我就當鍛鍊了,楊倩華同志的肚子都六個月大了,人家還來幫忙呢。」
婦女笑著對她說:「嗐,她不聽勸,你也是個不聽勸的。」
孟言也笑:「真沒事,我以前還看到好多懷孕的女同志挺著大肚子下地幹活呢,比我這累多了。」
「那哪能比,你是城裡長大的女娃娃,他們從小做慣了農活,都習慣啦!」
孟言但笑不語。
孕婦經常容易餓,於是孟言總會隨身攜帶一隻布包,包里裝有保溫杯和一隻飯盒,飯盒裡放了補充能量的食物。
約莫下午四點半的樣子,孟言餓了,於是拿出包里的零食啃起來,順手給同樣是孕婦的楊倩華分享。
楊倩華受寵若驚,連連推拒。
「不不不,您自己吃吧,我不餓。」
「沒事,你不吃肚裡孩子總要吃,你看你瘦得,除了肚子大點,整個人皮包骨似地,多吃點。」雖說作為烈士妻子,組織上對楊倩華的補助還是不少的。
但楊倩華似乎有顧慮,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她都捨不得花錢,孟言猜測應該是想多省些錢來養孩子,畢竟家裡就她一個沒有工作的婦女,往後孩子生下來可有的是地方花錢,儘管組織上能幫忙,可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她得為自己的以後,為孩子的以後考慮。
所以,沒有辦法的她只能想盡辦法省吃儉用。
孟言只要有機會,都會投餵她,而不是直接給錢,也維護她那弱小的自尊心。
「倩華姐,回家嗎?」是邱惠英。
聽到聲音,楊倩華立馬應道:「誒好,馬上來了。」
匆匆兩口把酥餅塞進嘴,同孟言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那我先回家了,回見!」
邱惠英也同孟言打招呼:「孟言姐,回見。」
「好,回見!」
邱惠英平時在村里除了她弟,她幾乎不會開口同任何人說話,現在楊倩華是例外,孟言也是例外。
孟言能從海里救上來,邱惠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先前養身體的時候,孟言就讓江少嶼給邱惠英送了不少糧食和錢票,以示感謝。
或許是因為這個,也或許是因為以前的一些事兒,讓邱惠英對孟言印象大好,後來每次見到總要和她打招呼。
孟言也大方自然地同她寒暄,兩人儼然成為了比陌生人更熟絡的朋友。
而楊倩華和邱惠英之間,這個說來可就巧了。
楊倩華並沒有表面上表現地那樣堅強樂觀,實際上早在確定丈夫死訊的那天就繃不住了。
某天夜裡她來到海邊想要跳海尋短見,被邱惠英救下,後來也不知發生了什麼,或是兩人說了什麼聊了什麼,兩個人一夕之間成為了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扶持。
邱惠英在島上沒有朋友,楊倩華來島上也不過半年,沒什麼真心朋友。
出了這等子事後,兩個命運同樣悲慘的女人惺惺相惜,報團取暖。
命運實在神奇,誰能想到她們倆還能有成為朋友的一天呢。
不過一件又一件事,讓島民們對邱惠英的印象大為好轉,就連小孩子也不再拿她開玩笑。
尤其是趙小麥,得知孟言是被邱惠英第一個發現後,召集了全村的小孩,讓他們從此以後不准欺負邱惠英。
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島上一派溫馨,一派其樂融融。
孟言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她越來越沉溺於這片小島的溫情日子。
可饒是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家園裡,總有一些爛魚臭蟲毀心情。
自從呂春紅口不擇言後,杜艷華有意識地疏遠她,呂春紅自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但她的驕傲以及她「尊貴」的師長夫人身份不允許她向杜艷華低頭。
於是呂春紅一氣之下辭去了衛生院的鐵飯碗,安心在家中備孕。
她走了以後,杜艷華更加徹底與她斷了聯繫,而呂春紅本就為數不多的朋友,如今更是找不出一個能交心的。
但到底是現實世界,只要她一天是師長夫人,就不會缺上趕著套近乎的人。
後來的日子呂春紅結交了好幾個姐妹,也都是沒有工作的軍嫂,成日裡無事做就聚在一塊兒聊天嘮嗑,這一聊就愛嚼別人家的舌根:
「其實那件事如果孟言不說,人家熊偉自己肯定也會發現錯誤,能進工程隊的都是上過大學的大學生,還能沒有她一門外漢懂?不過是在首都多看了幾本書,跑去工程隊指指點點,換誰能受得了外行瞎指揮一通,那不亂套了嗎?熊偉就是想改也不好意思改,顯得他多沒面兒啊。後來好了吧,劉國新也死了,這都是誰的錯?孟言也太缺德了,人老婆還懷著孩子呢!」
嗯?饒是想同她交好的軍嫂們也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沒想到這事兒還能這麼解讀?
不愧是「師長夫人」啊。
這句話本就是呂春紅跟幾個新姐妹的閒聊,連腦子都沒過,只圖一時痛快,也不知道後來被誰傳了出去。<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