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家來之前估計已經想著拉了彩禮走,一家人還特地坐了牛車過來的,東西拉出了周家院子,就搬到了牛車上,急趕著在眾人的罵聲中,火燒屁股搬趕著牛車跑了。

  看他們這個樣子,上韓村村民們實在憤怒,小孩子們紛紛拾了地上的石頭樹枝往牛車上砸,饒是牛車跑得快,張家人個個還都挨了好幾下,尤其是張文順,額頭上給砸了一個好大的包。

  最後還是周書記出來勸住了村民,大嗓門道:「鄉親們,算了,他們不仁我們卻不能不義,既然那東西跟人情投意合乾柴烈火,咱們就不耽誤人家,讓他們乾柴烈火去。」

  村民們便爭相安慰周書記,用古樸又通俗的語言又把張文順順帶那女知青都再給問候了一遍。

  王曉娟嘆為觀止。

  她低聲道:「曉美,我可總算知道你為啥讓那張文順那麼說了。」

  本來還覺著讓張文順說那番話真是沒得噁心自己。

  周曉美「嘿嘿」一聲,道:「等著吧。」

  這事還沒完呢。

  又道,「你們給我到處宣揚宣揚他們的真愛,最好讓這十里八鄉的知青們都知道。」

  「真愛」這個詞,還是程檸教她的。

  兩天之後,知青這邊就聽說了,有人去了公社舉報,說像張文順這樣亂搞男女關係的人,怎麼配做大隊小學的老師?

  還有,本來張文順就只有初中學歷,大隊裡可是有不少高中畢業的知青,憑什麼就該讓張文順做大隊小學老師?

  憑他爸是大隊會計嗎?

  得,張文順的工作直接給擼了下來。

  然後緊接著那女知青李紅曼就跳了出來,說她和張文順根本就不是什麼情投意合,她在城裡一直都有對象,是張文順一直強迫她……被這麼一鬧,她可不願意再嫁給張文順了。

  總之精彩簡直是一幕接一幕,聽得看得人都是眼花繚亂耳花繚亂。

  看了這麼一出大戲晚上大家不可避免的討論這事。

  王曉娟感慨,道:「以前我敬重是敬重貧下中農,可總是不免有些輕看山民的智慧,總覺得他們質樸但老實,論心眼和花花腸子肯定是比不上外面的人的,現在才發現我還真是輕看了。」

  看曉美這一出。

  要是她在張文順一開始說什麼救了女知青要跟她退婚就鬧起來,說不得人家風向還都得同情一下那女知青,說她仗勢欺人,咄咄逼人,又死纏著張文順不放,到底難看,氣也順不下來。

  或者就算是在得知張文順跟女知青私情真相時再鬧,張文順理虧,但這種事鬧大了吃虧的肯定還是姑娘家,到時候鬧得大了說什麼的都有,肯定是傷敵一千,自傷八百的事,人家總不免說她捨不得張文順這門好婚事,扒著不放,被張文順拋棄了什麼的。

  現在這事做得多漂亮。

  張文順自爆私情,曉美乾脆利落退婚,結婚置辦的東西一件不落甩人家一臉,中間提也不提那女知青,沒有半點不舍,看那男人如垃圾,十里八鄉但凡知道這事的誰不啐張文順張家一口。

  然後人家轉頭還能把張文順的工作給擼了。

  名聲也臭了,婚事也黃了。

  當然了,他那婚事黃不黃周曉美肯定也不在乎,她指不定還巴不得那兩人鎖死呢。

  關鍵是,氣出了,心情也暢快了。

  多好。

  許冬梅道:「是啊,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咱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看別人,做些自以為聰明把別人當傻子的事。」

  例如張文順好好的非要說什麼救人把人看光了所以要負責,可不把人激怒了嗎?

  至於李紅曼,肯定也是覺得自己願意接受張文順已經是委屈自己了,至於張文順前頭那事張文順自然得自己掃乾淨,說到底是沒把周曉美太放在眼裡。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程檸忙了一天,第二天凌晨四點就要起床跟韓東塬一起去公社接木工師傅,這會兒正強迫自己入睡呢,不想再聽這事了,打算來上一段心靈雞湯直接結束話題。

  這玩意催眠兼打消人的八卦欲最管用了,想了想又加上一段,道,「還有,咱們什麼時候都要淡定點,人生起起伏伏很正常,起的時候不要太得意,伏的時候也不要太沮喪絕望,更不要在沮喪絕望的時候只顧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做一些有違做人原則的事。姐妹們,還是讀書最可靠,你們要是覺得困難的時候,就好好讀書,豐富自己。」

  說完就一頭栽倒蒙著被子睡著了。

  眾人:「……」

  你對讀書到底有什麼執念?

  周曉美這事給知青們的衝擊不小。

  主要是其中一位主角也是個女知青,大隊裡很多知青都認識。

  然後那張文順是隔壁大隊大隊會計的兒子,還是大隊小學的老師。

  蔣姍姍的未婚夫是本大隊大隊會計的兒子,又是公社小學的老師。

  這情況未明太相似了些。

  不認識的人聽說了還容易混淆。

  大家看蔣姍姍時總不免就想到這事。

  這已經讓蔣姍姍十分惱火,可偏偏人家也沒說什麼,讓她有氣也只能自己心裡憋著。

  直到一天去公社買東西,有人在她背後指指點點。

  「就是那個女知青,她未婚夫是她們大隊會計的兒子,在公社小學做老師。」<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