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今日之事,都是誤會一場,我知道葉侯生氣,明日我必登門致歉,和離一事,大可不必。」永順侯聽的心中怒火翻湧,但面上一片和氣。
「小的只是個傳話的,如今話已經傳到,那小的就告退,不打擾貴府接著辦事。」
小管事傳完話,就告退了。
「侯爺,她要……和離?」永順侯夫人以為自己聽錯了。自己的兒子已經不在了,她還要和離!
第75章 終
「就這, 明日我和侯爺還要去道歉?」永順侯夫人滿臉不忿,這都屬於騎脖子上拉屎,他們難道還要去自取其辱嗎?
「明日有早朝, 我不在家的時候,你閉門謝客, 就說身體不舒服, 推脫不見,一切等我回來再說。」春節七日假期, 除夕前後各三日, 初四需要上朝。
永順侯府長嘆一口氣,似乎做了什麼決定一般。
*
次日早朝,有官員參永定侯。
「陛下, 永定侯縱容其弟迫害良妾,攆其歸家,致使良妾名譽受損, 四處求救,險些自戕。永順侯身居高位, 治家不嚴, 應嚴懲以正清明。」
「哦?」皇帝似乎疑惑,又似乎有些興趣。
「純屬胡言!」葉侯還沒說話, 江氏的父親便出列反駁。「陛下,那良妾乃我家親人,如有此事,我豈能不找葉侯問責。」
「江大人與永定侯府是姻親, 自然相幫, 那妾室韓氏前一陣由頓丘遣送回京,這事, 總不會是假的吧。」這人明顯做過一些調查。
「陛下,此人說話半真半假。我那女婿房中確有一番爭執,但絕無自戕一說。我們葉江兩家對此事已經商議妥當,對那韓氏也安排穩妥,我那女婿和女兒,如今也被葉侯以家法嚴懲,我竟不知,這也算得治家不嚴。這位大人怕不是受誰的指使,胡亂攀扯,要陷我葉、江兩府與不義。」
江氏父親義正言辭。
葉侯前一陣跟永順侯見面後,就知道這件事可能會被永順侯查到。他不怕永順侯知道此事,但就怕江家藉此攻訐,腹背受敵。
思來想去,葉侯約了江氏父親,將江氏做的事告知。江家女善妒,犯了七出之條,侯府願意給一次機會,但若此事敗露,給侯府難堪,他們侯府一定將江氏女休回家,江家所有女兒都跟著蒙羞,讓江府自行考量。
果真,今日,不用葉侯開口,江家自然替他澄清。
「陛下,事關女子名節,臣不能多說,但陛下可派人與臣一同前往那韓氏現在所居之地,一看便知真相。」葉侯出列,回道。「至於臣弟,臣已經責罰,還望陛下明鑑。」
「顧卿家,稍後你去葉、江兩家了解一番,給朕寫個摺子,若此事確如他倆所言,便罷了。」
一個妾室問題,既然已經解決,那就無需在朝堂吵嚷,兩家都有官職在身,且葉家身居高位,一般官員可能被嚇退不敢徹查,但顧大人沒有此顧慮。
皇帝安排他,便是參葉侯的人也挑不出毛病。
這就解決了?永順侯在一旁,眉毛皺起,據他所查,江、葉兩家是有矛盾的,他夫人查不到,但他能。如今江家女眷還對葉家有些怨言,韓氏這件事,江家為什麼還要幫著葉家說話。@
永順侯知道,這件事對葉家不算大事,但就算被陛下申斥一番,也方便他運作,搞臭葉府名聲,然後放出葉府擅自插手他府家事,逼那邊不得不放葉暖。
但誰知,葉侯就說一句話,整件事情反倒是江府在賣力氣。
思及此,永順侯出列,想說話。
「陛下,臣有一事,請求陛下。」誰知,他還沒張嘴,葉侯搶先說話。
「葉侯有何事?」
「永順侯夫人無故當眾羞辱家妹,致使家妹難堪自縊,如今更是聽不得永順侯府幾個字,一聽就要尋死。臣請求永順侯代子放妻,放過家妹一條性命,但永順侯百般狡辯推辭,臣請求陛下允許兩家義絕。」早朝等候時,葉侯就找永順侯問過,是否寫了和離書,永順侯當然沒寫。
葉侯本來不準備在朝堂談及此事,原想著退朝後,找來永順侯去陛下那裡,讓陛下決斷。但今日朝堂之事,一看就是永順侯手筆,他不仁,那就別怪他不義。
葉侯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雖口不能言,但大家互相打量,確認此事真假,有知道的悄悄點個頭,很快,整個朝堂都知道永順侯夫人欲逼死兒媳的事。
「陛下,此事並非如葉侯所言,永定侯為接其妹歸家,三番兩次設套激怒臣的妻子,這才使得臣妻做出打罵兒媳之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永順侯說這話不覺得可笑嗎,昨日可有很多女眷在場,陛下若不信,可以叫來一問。況且,臣無緣無故,為何要陷害永順侯夫人,硬接妹妹回家。這傳出去,難道不損傷我們永定侯府的名聲嗎,永順侯說這些純屬無稽之談。」
「陛下,那是因為他們永定侯府對這門親事……」
「好了,這裡是朝堂,不是處理你兩家私事的地方。你二人若真有矛盾,一會退朝後,去我書房接著吵,其餘眾位卿家可還有事回稟?」
皇帝聽這口氣,自己再不阻止,父皇也要被牽扯進來。這二十年前父皇沒解決的事,如今倒好,落到他的頭上。<hr>
「小的只是個傳話的,如今話已經傳到,那小的就告退,不打擾貴府接著辦事。」
小管事傳完話,就告退了。
「侯爺,她要……和離?」永順侯夫人以為自己聽錯了。自己的兒子已經不在了,她還要和離!
第75章 終
「就這, 明日我和侯爺還要去道歉?」永順侯夫人滿臉不忿,這都屬於騎脖子上拉屎,他們難道還要去自取其辱嗎?
「明日有早朝, 我不在家的時候,你閉門謝客, 就說身體不舒服, 推脫不見,一切等我回來再說。」春節七日假期, 除夕前後各三日, 初四需要上朝。
永順侯府長嘆一口氣,似乎做了什麼決定一般。
*
次日早朝,有官員參永定侯。
「陛下, 永定侯縱容其弟迫害良妾,攆其歸家,致使良妾名譽受損, 四處求救,險些自戕。永順侯身居高位, 治家不嚴, 應嚴懲以正清明。」
「哦?」皇帝似乎疑惑,又似乎有些興趣。
「純屬胡言!」葉侯還沒說話, 江氏的父親便出列反駁。「陛下,那良妾乃我家親人,如有此事,我豈能不找葉侯問責。」
「江大人與永定侯府是姻親, 自然相幫, 那妾室韓氏前一陣由頓丘遣送回京,這事, 總不會是假的吧。」這人明顯做過一些調查。
「陛下,此人說話半真半假。我那女婿房中確有一番爭執,但絕無自戕一說。我們葉江兩家對此事已經商議妥當,對那韓氏也安排穩妥,我那女婿和女兒,如今也被葉侯以家法嚴懲,我竟不知,這也算得治家不嚴。這位大人怕不是受誰的指使,胡亂攀扯,要陷我葉、江兩府與不義。」
江氏父親義正言辭。
葉侯前一陣跟永順侯見面後,就知道這件事可能會被永順侯查到。他不怕永順侯知道此事,但就怕江家藉此攻訐,腹背受敵。
思來想去,葉侯約了江氏父親,將江氏做的事告知。江家女善妒,犯了七出之條,侯府願意給一次機會,但若此事敗露,給侯府難堪,他們侯府一定將江氏女休回家,江家所有女兒都跟著蒙羞,讓江府自行考量。
果真,今日,不用葉侯開口,江家自然替他澄清。
「陛下,事關女子名節,臣不能多說,但陛下可派人與臣一同前往那韓氏現在所居之地,一看便知真相。」葉侯出列,回道。「至於臣弟,臣已經責罰,還望陛下明鑑。」
「顧卿家,稍後你去葉、江兩家了解一番,給朕寫個摺子,若此事確如他倆所言,便罷了。」
一個妾室問題,既然已經解決,那就無需在朝堂吵嚷,兩家都有官職在身,且葉家身居高位,一般官員可能被嚇退不敢徹查,但顧大人沒有此顧慮。
皇帝安排他,便是參葉侯的人也挑不出毛病。
這就解決了?永順侯在一旁,眉毛皺起,據他所查,江、葉兩家是有矛盾的,他夫人查不到,但他能。如今江家女眷還對葉家有些怨言,韓氏這件事,江家為什麼還要幫著葉家說話。@
永順侯知道,這件事對葉家不算大事,但就算被陛下申斥一番,也方便他運作,搞臭葉府名聲,然後放出葉府擅自插手他府家事,逼那邊不得不放葉暖。
但誰知,葉侯就說一句話,整件事情反倒是江府在賣力氣。
思及此,永順侯出列,想說話。
「陛下,臣有一事,請求陛下。」誰知,他還沒張嘴,葉侯搶先說話。
「葉侯有何事?」
「永順侯夫人無故當眾羞辱家妹,致使家妹難堪自縊,如今更是聽不得永順侯府幾個字,一聽就要尋死。臣請求永順侯代子放妻,放過家妹一條性命,但永順侯百般狡辯推辭,臣請求陛下允許兩家義絕。」早朝等候時,葉侯就找永順侯問過,是否寫了和離書,永順侯當然沒寫。
葉侯本來不準備在朝堂談及此事,原想著退朝後,找來永順侯去陛下那裡,讓陛下決斷。但今日朝堂之事,一看就是永順侯手筆,他不仁,那就別怪他不義。
葉侯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雖口不能言,但大家互相打量,確認此事真假,有知道的悄悄點個頭,很快,整個朝堂都知道永順侯夫人欲逼死兒媳的事。
「陛下,此事並非如葉侯所言,永定侯為接其妹歸家,三番兩次設套激怒臣的妻子,這才使得臣妻做出打罵兒媳之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永順侯說這話不覺得可笑嗎,昨日可有很多女眷在場,陛下若不信,可以叫來一問。況且,臣無緣無故,為何要陷害永順侯夫人,硬接妹妹回家。這傳出去,難道不損傷我們永定侯府的名聲嗎,永順侯說這些純屬無稽之談。」
「陛下,那是因為他們永定侯府對這門親事……」
「好了,這裡是朝堂,不是處理你兩家私事的地方。你二人若真有矛盾,一會退朝後,去我書房接著吵,其餘眾位卿家可還有事回稟?」
皇帝聽這口氣,自己再不阻止,父皇也要被牽扯進來。這二十年前父皇沒解決的事,如今倒好,落到他的頭上。<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