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如痴如醉的兩個人都未曾發覺,去年的這一天,是他們在夜市重逢的日子。
第86章
陳琛做了一個夢。
夢裡, 他又回到了七年前,沙遠鎮。
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貧窮的地方。
這裡幾乎沒有什麼交通,從帝都起飛後, 要在省城搭綠皮火車, 再轉乘最原始的長途大巴,在沒有高速公路的普通國道上顛簸六七個小時,才能到達這片黃沙漫天的中部小鎮。
陳琛最初加入這個公益組織, 是通過在線報名加面試的方式成功的。個人資料里沒有填寫任何具體的家庭信息,只報了學校。
審核的負責人發現他竟然是耶魯大學的高材生, 興奮得不得了, 當即就把他召了進去, 負責內部管理系統的重建工作。
這簡直正中陳琛下懷,他得以深入這個組織的資料庫,查看往年所有失蹤人員的具體檔案和找尋進展。
大量的照片和資料讓陳琛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點,有一天,他偶然在資料里看到一張照片。
照片有些年頭, 是已經洗出的膠捲照片再掃描成jsg電子版的樣子,原片本身已經枯黃泛舊,清晰度並不高。
之所以能引起陳琛的關注, 是因為照片上那張模糊不清的臉, 猛然看去,幾乎和梁時一模一樣。
失蹤人姓名一欄, 寫著「李麗瑩」幾個字。
陳琛盯著這個名字看了很久, 然後撥了一個電話, 打給了寧安縣公安局。
自從梁時失蹤以後, 陳琛就和辦案的民警搞起了深度合作。他縝密的思路、豐富的資源贏得了諸位幹警的一致好感,雙方一直保持著聯繫。
大家都知道, 這個身份神秘的少年,一直在尋找他失蹤的女朋友。
經過對方確認,這個人的確就是梁時的生母。
據梁時的外婆表示,李麗瑩把孩子送回老家後,就獨自去了澳大利亞,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份失蹤檔案建立的時間非常早,甚至早於梁時出生的年份。也就是說,這麼多年來,一直有人在找她?
找尋範圍是中國——對方不知道她在澳洲?
陳琛試圖查看建檔人的身份,發現只留有一串站內,看不到具體的個人信息。
資料上的親屬聯繫方式只有一個手機號,陳琛試著撥了過去,顯示是空號。
他將這份檔案發給機構的負責人看,負責人只說,過去信息化管理做得不好,很多檔案都是紙質版再錄入的,參考性不強。尤其那些年份久遠的,很多都無跡可尋了。
不過,如果陳琛感興趣,可以去問問機構內一位資深的前輩。這位前輩目前已經不再從事這方面的志願工作,而跑去中國的山區支教了。
問清了地點,陳琛二話不說就趕了過去。
一路上幾乎問遍了所有能問的人,才在沙遠鎮的鎮中學辦公室里,找到了這位前輩。
說是鎮中學,其實就是幾間矮舊的平房矗立在一個土坡上,後面連著空曠的平地,說是操場。
那位前輩名叫孫彥成,年紀不到六十,已是一頭白髮亂蓬蓬地立著,臉上戴一副圓形黑框眼鏡,衣著樸素,遠遠看去,一點不像個來支教的帝都學者,更像個本地土生土長的鄉民。
陳琛見到他,剛做完自我介紹,只見孫老師的鏡片下寒光一閃:「你就是他們提到的那個耶魯的學生?」
陳琛點點頭。
孫老師二話不說,立刻接過他手裡的行李箱,往辦公桌底下一藏,然後拿起桌上的教材塞進他手裡,拉著他往教室走,「來都來了,先上課吧。」
陳琛:?
「隨便講,講什麼都行!啊,能說點英語就最好了,給這幫孩子打打樣。」
他打開教室門,一把就將陳琛推上了講台。
一時間,和台下的幾十雙眼睛大眼瞪小眼。
陳少爺可不是一般人,縱然震驚,也立刻就進入了狀況內。他大致瀏覽了一下孫老師的教學筆記,就有條不紊地接著上節課的地方,講解起高中的知識點來。
學生們也很驚喜,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白淨好看的人,都好奇地打量著,好想上前仔細盯著他的眼睛看。
下課的時候,一個小姑娘跑來對他說:「小老師,你講得好清楚,原來函數也沒有那麼難的!」
陳琛一下子愣住了,記憶霎時間飄遠,腦子裡忽的閃過很多熟悉的對話。
下一秒,滅頂的鈍痛轟然而至,毫無徵兆地擊穿了他的心,讓陳琛幾乎有些支撐不住。
他靠著教室里斑駁的土牆,用力閉了閉眼,才堪堪壓制住心底里重新起伏的悲愴心潮,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了教師辦公室。
孫老師已經下班,回宿舍美美喝小酒了。
說是宿舍,其實就是學校後面紅磚壘成的平房。
陳琛走進去,孫老師正悠閒地倚在一把竹椅里,踮著腳覷他:「第一次來這麼窮的地方?」
陳琛不在意地笑笑,在旁邊的空板凳上坐下來,「課我也上了,前輩能否回答我幾個問題?」
說著,從包里拿出一份列印好的檔案,「這個檔案,您有沒有印象?」
孫老師接過檔案,粗粗掃了掃,「你為了這事來的?你在找這個李麗瑩?」
「我要找的人和李麗瑩有些關係。」陳琛的口吻很篤定,「她的失蹤,和李麗瑩的失蹤,必然有關聯。」<hr>
第86章
陳琛做了一個夢。
夢裡, 他又回到了七年前,沙遠鎮。
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貧窮的地方。
這裡幾乎沒有什麼交通,從帝都起飛後, 要在省城搭綠皮火車, 再轉乘最原始的長途大巴,在沒有高速公路的普通國道上顛簸六七個小時,才能到達這片黃沙漫天的中部小鎮。
陳琛最初加入這個公益組織, 是通過在線報名加面試的方式成功的。個人資料里沒有填寫任何具體的家庭信息,只報了學校。
審核的負責人發現他竟然是耶魯大學的高材生, 興奮得不得了, 當即就把他召了進去, 負責內部管理系統的重建工作。
這簡直正中陳琛下懷,他得以深入這個組織的資料庫,查看往年所有失蹤人員的具體檔案和找尋進展。
大量的照片和資料讓陳琛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點,有一天,他偶然在資料里看到一張照片。
照片有些年頭, 是已經洗出的膠捲照片再掃描成jsg電子版的樣子,原片本身已經枯黃泛舊,清晰度並不高。
之所以能引起陳琛的關注, 是因為照片上那張模糊不清的臉, 猛然看去,幾乎和梁時一模一樣。
失蹤人姓名一欄, 寫著「李麗瑩」幾個字。
陳琛盯著這個名字看了很久, 然後撥了一個電話, 打給了寧安縣公安局。
自從梁時失蹤以後, 陳琛就和辦案的民警搞起了深度合作。他縝密的思路、豐富的資源贏得了諸位幹警的一致好感,雙方一直保持著聯繫。
大家都知道, 這個身份神秘的少年,一直在尋找他失蹤的女朋友。
經過對方確認,這個人的確就是梁時的生母。
據梁時的外婆表示,李麗瑩把孩子送回老家後,就獨自去了澳大利亞,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份失蹤檔案建立的時間非常早,甚至早於梁時出生的年份。也就是說,這麼多年來,一直有人在找她?
找尋範圍是中國——對方不知道她在澳洲?
陳琛試圖查看建檔人的身份,發現只留有一串站內,看不到具體的個人信息。
資料上的親屬聯繫方式只有一個手機號,陳琛試著撥了過去,顯示是空號。
他將這份檔案發給機構的負責人看,負責人只說,過去信息化管理做得不好,很多檔案都是紙質版再錄入的,參考性不強。尤其那些年份久遠的,很多都無跡可尋了。
不過,如果陳琛感興趣,可以去問問機構內一位資深的前輩。這位前輩目前已經不再從事這方面的志願工作,而跑去中國的山區支教了。
問清了地點,陳琛二話不說就趕了過去。
一路上幾乎問遍了所有能問的人,才在沙遠鎮的鎮中學辦公室里,找到了這位前輩。
說是鎮中學,其實就是幾間矮舊的平房矗立在一個土坡上,後面連著空曠的平地,說是操場。
那位前輩名叫孫彥成,年紀不到六十,已是一頭白髮亂蓬蓬地立著,臉上戴一副圓形黑框眼鏡,衣著樸素,遠遠看去,一點不像個來支教的帝都學者,更像個本地土生土長的鄉民。
陳琛見到他,剛做完自我介紹,只見孫老師的鏡片下寒光一閃:「你就是他們提到的那個耶魯的學生?」
陳琛點點頭。
孫老師二話不說,立刻接過他手裡的行李箱,往辦公桌底下一藏,然後拿起桌上的教材塞進他手裡,拉著他往教室走,「來都來了,先上課吧。」
陳琛:?
「隨便講,講什麼都行!啊,能說點英語就最好了,給這幫孩子打打樣。」
他打開教室門,一把就將陳琛推上了講台。
一時間,和台下的幾十雙眼睛大眼瞪小眼。
陳少爺可不是一般人,縱然震驚,也立刻就進入了狀況內。他大致瀏覽了一下孫老師的教學筆記,就有條不紊地接著上節課的地方,講解起高中的知識點來。
學生們也很驚喜,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白淨好看的人,都好奇地打量著,好想上前仔細盯著他的眼睛看。
下課的時候,一個小姑娘跑來對他說:「小老師,你講得好清楚,原來函數也沒有那麼難的!」
陳琛一下子愣住了,記憶霎時間飄遠,腦子裡忽的閃過很多熟悉的對話。
下一秒,滅頂的鈍痛轟然而至,毫無徵兆地擊穿了他的心,讓陳琛幾乎有些支撐不住。
他靠著教室里斑駁的土牆,用力閉了閉眼,才堪堪壓制住心底里重新起伏的悲愴心潮,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了教師辦公室。
孫老師已經下班,回宿舍美美喝小酒了。
說是宿舍,其實就是學校後面紅磚壘成的平房。
陳琛走進去,孫老師正悠閒地倚在一把竹椅里,踮著腳覷他:「第一次來這麼窮的地方?」
陳琛不在意地笑笑,在旁邊的空板凳上坐下來,「課我也上了,前輩能否回答我幾個問題?」
說著,從包里拿出一份列印好的檔案,「這個檔案,您有沒有印象?」
孫老師接過檔案,粗粗掃了掃,「你為了這事來的?你在找這個李麗瑩?」
「我要找的人和李麗瑩有些關係。」陳琛的口吻很篤定,「她的失蹤,和李麗瑩的失蹤,必然有關聯。」<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