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清宮裡每逢過年的時候,康熙都會格外的忙碌,要按照宮裡的規矩一樣一樣的完成過年需要做的每一件事,幾乎忙得腳不沾塵。

  但每天不管多忙,康熙都會抽出時間來儲秀宮看望虞菲和兩個孩子,夜裡康熙有時候會回儲秀宮來和虞菲一同安寢,有時候則會翻虞菲的綠頭牌,讓梁九功來儲秀宮接她去乾清宮伴駕。

  康熙發現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習慣了每天都能看見虞菲,每夜都能與她一起相擁而眠。康熙還發現即使他白天忙碌了一天覺得十分疲憊的時候,他卻更想見到虞菲了。仿佛只要看到她熟悉的笑臉,他就會覺得心裡很安穩,很溫暖,就連身上的疲憊都會一掃而空。

  康熙琢磨著自己對虞菲感情的變化,知道自己的確是栽在虞菲這個神秘莫測的女人的手裡了,而且竟然還栽的心甘情願,栽的甘之如飴。此事就連康熙自己現在想來,都仍然覺得匪夷所思。

  身為大清皇帝,康熙一向認為他不能有任何弱點,即便他有了弱點,也不能讓旁人知道了他的弱點是什麼。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除了當日在五台山上意外聽到他在佛祖前為虞菲祈福時說的那番話的順治帝以外,康熙並沒打算讓第三個知道這件事情。

  再者,康熙對眾人自稱為大清江山祈福而決定終身茹素,也是對虞菲的一種保護。他不願虞菲在前朝後宮都成為眾矢之的,最後落得當年孝獻皇后一樣的下場。

  當年由於年紀還小,康熙很多事情都未曾細想,只以為榮親王是先天不足,因而出生之後便一直體弱多病,早早夭折,沒能養大,可自從他上次從五台山回宮以後,便又吩咐孫之鼎翻出了孝獻皇后和榮親王當年的脈案仔細查看,卻發現兩人的死竟然並不簡單,大有可查之處。

  孫之鼎查閱脈案後發現原本孝獻皇后和榮親王的身子雖然比旁人較弱一些,但也絕對沒有到致命的程度。

  按照孝獻皇后和榮親王的脈案記載,他們母子二人一直都在服用太醫為他們開的藥調養身子的湯藥,可是,那些本應是固本培元的補藥一付付的吃下去,卻偏偏變成了他們母子倆的催命符。

  據孫之鼎所言,太醫院脈案上記錄的孝獻皇后和榮親王服用的藥方雖然並無任何異常之處,但是,用藥的藥量便是差之毫厘,繆以千里。

  如果皇宮裡當真有人想要謀害孝獻皇后和榮親王母子倆,不想讓他們活下去,都不需要更改他們脈案里的藥方,只需要在用藥的時候增減其中幾樣藥材的用量,便可以將於母子二人身體有益的進補良藥變成他們的奪命散,讓他們的身子一天一天的衰敗下去,用不了多久便會一命嗚呼了。

  而放眼後宮之中,能夠有本事讓太醫院裡位高權重的太醫冒著得罪順治爺被順治爺下旨滿門抄斬的危險為其賣命,這個人必定是一位位高權重的貴人了。

  而在後宮之中有此權勢的貴人裡面又有誰最恨孝獻皇后和榮親王?此事只要再繼續查下去,並不難查出這位貴人究竟是誰。

  奉康熙之命查到這些宮廷秘聞的孫之鼎心裡很是惶恐不安,覺得自己這位太醫院院使怕是就要做到頭了,每夜都會害怕得睡不著覺,即使好不容易睡著了還會噩夢連連,生怕康熙因為這件事看他不順眼,哪天便隨意尋個由頭將他給處死了,整個人都憔悴的瘦了一圈兒,瞧著著實十分可憐。

  康熙並沒有打算處死孫之鼎,卻也讓他將那些脈案封存,沒有讓他繼續再查這件事情。

  康熙心裡已經隱約猜到了對孝獻皇后和榮親王出手的究竟是誰了,但如今既然此事已經早就過去了,此人又是康熙一位極為尊敬的長輩,康熙也便不打算再繼續查下去了。

  但這件事情卻給康熙提了一個醒,讓康熙警醒起來。康熙恍然明白他若想保護好虞菲,讓她可以平安快樂的在後宮之中生活下去,就要為她想得周全一些,尤其不能讓虞菲成為眾矢之的。

  因為這個緣故,康熙方才暫且打消了晉虞菲為皇貴妃的念頭,心裡卻對虞菲多了一份莫名的歉意,覺得自己欠她一個皇貴妃的位份。

  康熙曾經仔細想過,他似乎生來命硬,他的兩位皇后赫舍里氏和鈕鈷祿氏都早早離世,康熙便覺得有些忌諱,不想再冊立皇后了。

  但身為他心愛的女人,一個尊貴的皇貴妃的位份可是虞菲應得的。

  如今後宮之中後位空置,即便康熙在宮中家宴結束後都會招珍妃娘娘侍寢伴駕,後宮嬪妃們也不敢有什麼怨言。

  貴妃鈕鈷祿氏在親眼目睹虞菲昏睡不醒數月差一點兒就沒醒過來以後,一心只想調養好自個兒的身子,好好的將自己的十阿哥養大,因而對於康熙寵愛虞菲並不大在意。

  珍妃眼下再得寵又能怎麼樣?珍妃的身子骨兒弱成那樣,說不定哪天就……她又何必與她計較呢?

  如今她算是徹底看明白了,什麼爭寵奪權都是其次,自己調養好身子努力多活幾年才是頭等大事!如果連活到最後都做不到,又談什麼笑到最後呢?

  ? 第313章

  宜妃郭絡羅氏見虞菲此番折騰,九死一生方才醒來,容貌竟然沒有絲毫折損,明麗動人猶勝從前,再摸摸自己的臉,不禁覺得她輸給珍妃,也不算冤枉。

  珍妃得天獨厚,長了一張這麼好看的臉,莫說皇上愛看了,就連她都會忍不住多看珍妃幾眼呢。<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