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妤溫微微抬起頭,耳邊鬆散的頭髮似乎都要碰到他領口的衣服。

  淺青色的衣領交疊,毫無顧忌地,男子喉結輕微地上下滑動,映入她的眼中。

  「你離我太近了些。」蕭妤溫仰著頭,看向李郁崢靜靜道,不自覺的乾咳了一聲。

  肉眼可見的,那喉結又輕輕滑動了一下,抬眼,李郁崢的耳廓自上而下的,紅到了耳垂。

  燈光映襯,她的面龐,和他的耳垂,交相輝映起來。

  李郁崢怔怔不知道說什麼。

  她沒說好,也沒說不好,讓他向前也不是,退後,又實在不捨得。

  看他有些呆呆的安靜思考的模樣,蕭妤溫輕輕笑了起來,「不過,我很喜歡。」

  李郁崢進退兩難時,她的聲音如同天籟。

  「不用等安王造反,我們現在就可以定親。」

  溫熱的唇角輕輕落在她的額頭上,李郁崢定定道了一句,「好。」

  第176章 反了反了

  果不其然,秦勉接了命令,帶著五千禁衛軍往膠東進發去抓安王的半道上,安王就在王府所在的海城起兵造了反,造反的消息沿著大路小道,浩浩湯湯地席捲而來。

  沿東海的十萬海衛大軍,跟著安王一起反了。

  秦勉兵馬不過五千禁衛,自然不能硬碰硬。他原本帶隊就走的慢騰騰的,這消息來了之後,為安全故,後撤到安全地帶,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求援。

  只是秦勉帶的隊攏共也還沒離開京城滿八百里,安王造反的軍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當夜就送到了皇上的寢宮裡。

  新晉的美人伴在龍床上,瑟縮發抖,內官匆忙慌張的報信,讓皇上震怒。

  震怒之餘,還有一些輕微可察的害怕。

  安王竟然敢造反!他怎麼敢?他有什麼能耐造反?!

  ……皇上震怒之後,心裡百轉千回,不得不承認,安王,他還真有這個能耐。

  宮裡榮養的陸貴太妃、前朝愈發得勢的陸家人,東海沿岸的海衛有近十萬之眾,這與安王離的太近了。

  這個皇弟,他打小時候起就又羨慕又害怕。

  他羨慕他擁有出身高貴的母妃,前朝得勢的外家,精明能幹的舅舅,而他,只是父皇隨意臨幸的一個低階宮嬪所出!

  好在,令他羨慕的,也正是令父皇忌憚的。

  好在,父皇將皇位傳給了他。

  好在,祖母垂簾聽政,天下安泰,權柄好生生地、完整地交到了他的手裡。

  太皇太后!

  是了,還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

  好在他當年對祖母下手,沒有成功,否則如今的局面,他自己如何能頂的住?

  蕭妤溫陪母親坐著,聽她講宮裡的消息,有點忍不住想笑出聲音來。

  她原想喬裝打扮一番悄悄進宮,勸太皇太后出山,控制住陸家人手,安撫后妃,代替皇上發號施令,恐怕還要想辦法讓皇上昏迷或者生病一陣子。

  沒想到,她原本的計劃還沒有實施,皇上自己就把這如同燙手山芋一般的權利親手交給了太皇太后,自己則安靜如雞地躲在后妃宮裡。

  陸貴太妃已被監禁,陸蘊禁足養胎,皇上無心政事,正正好好地請太皇太后再次垂簾聽政,主持大局。

  東南侯所帶五萬大軍已經北上,皇上力排眾議,堅持己見,不同意東南侯大軍南下平亂。

  他固執地認為,他就是天命之子,沒有誰能奪走他的天下、他的皇位。如今安王的叛亂,舉國之力必然能將其壓滅,而叛亂平定後,南北換防,才是他治理國家、穩定政局的重中之重。

  不可顧此失彼,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太皇太后冷眼旁觀,只隨著他的心意安排朝廷調度。

  京畿衛能動用的兵力實在有限,九月,將守護京城的禁軍交由蕭妤溫後,靖安侯帶京畿三萬精兵支援秦勉的五千部眾。

  京城無重兵把守,太皇太后與皇上商議,召成國公率西北軍南下拱衛京城。

  自十幾年前,成國公、蕭大將軍將西北的尤鮮阿拿耶部打的元氣大傷後,成國公主持大局,減輕西北稅負,治理黃河,南北通商,西北成國公治下,安居樂業,貿易旺盛,人丁興旺,雖比不上江南的富庶,卻也令人嚮往。

  尤其是皇上親政後的幾年,各地賦稅層層疊加,天災人禍下,成國公治下的西北各地,更是成了諸多流民嚮往首選之地。

  有了聖旨,十月,成國公帶領二十萬大軍名正言順的南下支援。

  守衛起京城的蕭妤溫在忙忙碌碌中,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如今的成國公,未來新朝的開國皇帝。

  可惜她當初守城門的時候一死了之,還不知道他後來的年號廟號是什麼。

  成國公到京城參拜了皇上後,接管了京城防衛,十萬大軍守護京城,十萬大軍隨他手下的李觀止將軍前去支援靖安侯父子。

  安排妥當後,成國公有些大張旗鼓地到蕭家探望老友——成國公與蕭大將軍,既是幼時的舊友,又有同袍情誼,如今蕭大將軍並重,作為老友,前來探望再自然不過了。

  京城百姓原本人心惶惶,如今見成國公帶著重兵護衛京城後,便也都放下了心,街頭巷尾家長里短閒聊里,談論軍政家國大事的人,比比皆是。

  「聽說,國公爺探望過蕭大將軍後,出來眼睛都是紅的!蕭大將軍該不會真的——」<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