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月聲轉佛珠的手微頓,她往後倚靠,手中的佛珠撞擊在了椅子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聲音一出,周遭越發顯得安靜。

  英國公心下惴惴,抬眼就聽溫月聲道:「既是說完了,便傳旨吧。」

  傳旨?傳什麼旨?

  英國公正不明所以,忽見高泉被人領著,進了這太和殿之中。

  自溫月聲掌權後,宮中不再留用太監,而是新設立了一位內務官。

  官居正三品,由溫月聲身邊的周曼娘擔任著。

  高泉則是陪同在了皇帝身邊,很久都沒有出現了。

  高泉比起之前也蒼老了不少。

  他驟然出現,手中還握有一道聖旨。

  英國公看著,不由得一頓,隨後欣喜若狂。

  此事降下旨意,說不定是皇帝終於回心轉意,知曉這國家大權不能交由女子的手中了。

  可這個念頭才剛剛浮現,他就聽到了高泉宣讀聖旨:「……大理寺中,擇日處死罪臣溫尋。」

  英國公面色巨變,當下高聲道:「處死!?」

  他顧不得其他,直接轉向了溫月聲:「太女如今為著手中的權利,是連自己的生父都要殺?」

  「這可是弒父!」他驚聲道:「太女便是這般為天下人之表率的?」

  滿殿安靜,那些對於溫月聲登位有些許異議的勛貴,聞言俱是皺眉,不敢接這個英國公的話。

  沉默中,聽得高泉沉聲道:「英國公何出此言?」

  那英國公還欲反駁,高泉直接打斷道:「聖上要賜死溫尋,是因早亡的長公主。」

  「刑部早已查清,長公主早亡,皆與溫尋脫不開關係!?你竟是還敢為其開脫,甚至開口便是皇太女弒父?」

  那英國公當下變了神色,他當下便想說,他們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如今突然出現這麼一道旨意,誰知是皇帝的意思,還是溫月聲的意思?

  而且這件事情,都過了這麼久了,如今再來追究,不覺得荒謬?

  後面一句他不敢說,只想開口質疑這道旨意時,便聽旁邊的溫月聲冷聲道:「來人。」

  殿外瞬間湧入了許多將士,那英國公神色巨變,未開口,便見面前的人手托著下巴,面無表情地道:

  「將這個罪人蕭繼的同黨拿下,推出午門,直接問斬。」

  一殿死寂中,那些原本和英國公一併,反對女人登基的勛貴們,俱是變了臉色。

  「蕭繼同黨?」他們怎麼都沒想到,這個口口聲聲綱常倫理的英國公,竟然會是蕭繼的同黨。

  英國公亦是神色大變。

  他確實是蕭繼一脈的人,但這件事情知道的人甚少,就連日日與他同床共枕的英國公夫人都不清楚。

  此前他還替蕭繼在獄中見過馬閣老,主要目的,便是為了勸說馬閣老自盡。

  後來馬閣老身亡,蕭繼也死在了這太和殿上。

  他將此前與蕭繼來往的所有東西全都銷毀了,便當做從來都沒有過這些事。

  可因為溫月聲登位,他心中始終不安。

  在幾番思慮之後,終是費盡心思見了牢中的溫尋一面,想通過溫尋,拉溫月聲下馬,或者是逼迫溫月聲將溫尋放出來。

  只要溫尋能夠出來,便能保證英國公日後不落於溫月聲之手。

  英國公知曉,他去見溫尋幫助溫尋脫身的事,瞞不過溫月聲,但只要溫尋是溫月聲的親爹,他便始終占據有利位置。

  孝之一字,便要壓溫月聲半截。

  可他萬萬沒想到,溫月聲沒用溫尋做筏子,直接就掀了他的老底。

  與蕭繼勾結做下的那些惡事一出,他幾乎是辯無可辯,必死無疑。

  英國公連辯解的話都沒說出口,便直接被殿前禁軍拖了下去。

  這事一出,那幾個對女人登位頗有意見的勛貴,為求自保,只能夠跪在了溫月聲面前。

  「皇太女明鑑,我等與蕭繼、英國公等人斷沒有任何勾結,只是受他蒙蔽,才一時做錯了事。」

  「英國公心思惡毒,此前所行之事,便是為了拉我等下水。」

  這般情況下,誰還顧得上女子登位與否,只希望溫月聲莫要牽連了他們,便已經是萬事大吉。

  溫月聲不語,輕抬手,邊上的嚴偉便道:「諸位大人有沒有參與其中,還需調查之後方才能確定。」

  「還請諸位先行移步大理寺。」

  高泉抬眼,看見朝中剩餘反對溫月聲登基的人,都因牽扯到了英國公一事中,需得要入大理寺接受調查。

  他不由得輕嘆了一聲,到得這一步,皇帝已沒了幾日壽元,溫月聲登基之事,幾乎是勢不可擋了。

  高泉在皇帝身邊多年,自是最能看清楚形勢的人。

  如今這般,他就越發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

  當下未多言,只畢恭畢敬地朝溫月聲行了一禮,便離開了太和殿中。

  早朝結束,晏陵來了東宮,同溫月聲一起,去了大理寺。

  皇帝立下了冊立皇太女的旨意後,便陷入了昏迷中。

  臨昏迷之前,所下的兩道旨意,一個是處置蕭縉和鎮國公府上下的,另一個,便是要求溫月聲登基之前,改為蕭姓。

  即便是到了如今,皇帝醒來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對於此事卻仍舊非常執著。

  溫月聲對此不置可否,姓甚名誰,於她而言都並不重要。<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