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人口少的民族征服人口多的外族土地後,將面臨的一個難以逃避的問題,以小凌大,時間一久,終究不免要同化。

  其實不說吐谷渾慕容部,就說後來結束五胡十六國,占據中國北方,建立了北方的鮮卑拓拔部,其實也是一樣的。他們占據中原後,面對著數量遠遠超過他們的漢人,以及更先進的漢文化,最終不得不主動漢化,以尋常穩固,結果就是漢化後的北魏鮮卑人,表現看似強盛了,但終究還是沒逃過被漢人同化的結果。

  「我們不斷的把中原漢人移過來,然後把許多原本這裡的胡人移到中原等地去,又從其它邊疆之地,把征服俘虜的奴隸運過來,這使的現在這裡的人口結構已經完全改變了,伊麗的兩千多里土地上,已經沒有了一個真正的土著了。」

  「只要再有十年時間,我敢說,兩千五百里的伊麗河流域,將實現真正的書同文,語同音。」

  這將是前所未有的盛事,遠邁秦漢。

  年輕的太子認真的點頭,這是真正的改頭換面,是真正的同化。過去歷代王朝對於胡族的政策,還真沒有一個比的上這個一勞永逸的。

  魏晉時的胡人內遷安置政策,最終導致的是五胡亂華,中原浩劫。而隋朝時的胡人政策,是以夷制夷,實際上依然是沒太大效果,只管的了一時,管不了一世。

  如現在這樣,把胡人變成漢人,一兩代之後,這些雖然有胡族之血的人,他們只會說漢話,甚至思維也跟漢人一樣時,他們還能算是一個胡人嗎?

  當然不算,到那時,他們就是徹底的漢人。

  一個民族,若沒有了文化,沒有了根源,那就再不是一個民族了。

  第1496章 太子激將

  在伊麗呆了一段時間後,太子的車駕繼續西行,這次太子邀請了羅嗣業隨行。伊麗王以藩王不得輕易離鎮為由拒絕,但太子還是下了太子教徵召他隨行。用太子的話說,皇伯久鎮西域,在這邊算是半個東道。

  此次前往高加索三皇會盟,太子並不願意僅僅是替皇帝跑趟腿代簽個字,他還想要更多的收穫。

  出伊麗河谷,往西南行,便是碎葉川。

  碎葉河全長兩千里,源自天山,灌溉了肥沃的碎葉川後,流入沙漠,最終消失於茫茫大漠之中。

  碎葉川是並不比伊麗河谷差的一片沃土。

  不過碎葉川缺少伊麗河谷那樣的有利山湖地形屏障,不過這裡處於絲綢之路天山古道之上,是絲路北線上的又一河西走廊,交通位置顯要。

  尤其是近來朝廷加大絲路北線後,這裡成為兩條絲路幹線的交匯之地,又傍近伊麗這片要地,故此朝廷近年來不斷加強對碎葉川的控制。

  原本這片地區是分封給突騎施部的,而近年朝廷通過建立二十里寬的絲路控制帶,不斷的滲透加強,並在三年前,在碎葉河邊,建立了一座仿長安城的碎葉城。

  這座周長十八里的碎葉城,僅論城池大小的話,堪稱能入西域前列,尤其在北庭道中當屬第一。

  從天山南的龜茲拔換城往北,越過天山勃達嶺山口,翻越凌山到熱海,可直抵碎葉,另外從高昌往北翻越天山到伊吾,然後再往西南也可抵碎葉。

  但是這兩條絲路,其實都是十分艱險,要翻越沙漠、戈壁、和雪山,比起其它幾條絲路,要兇險的多。

  太子嘉文沿著碎葉河而行,對嗣業先前所說的漢移民還是太少了這句話,越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高昌、伊麗,這個感覺還不深,因為那裡都是朝廷正郡,經過多年經營,各郡都擁有數萬到一二十萬的漢移民人口,遍地都是大秦的馳道、驛站、軍堡、屯莊,沿途所見也都是漢移民。

  但是到了碎葉川,發現這裡的朝廷城堡、屯莊數量急劇減少,只是沿著絲路上很遠才有一些。

  更多的還是突騎施部受封的各個突厥人諸侯國,這裡的耕地也少,主要是牧民放牧牛羊。

  突騎施的許多人依然還保留著他們部落的傳統髮型服飾,甚至是語言風俗。

  此部為西突厥五咄陸部之一,其部實力強勁,如今被朝廷分封為五個侯爵,各置一郡,下轄二十五個縣,分封了二十五個伯爵統領。

  整個突騎施部擁有三十萬眾。

  比起曾經擁有二十萬眾的鼠尼施要強大的多,也是如今天山以北的北庭道最強的一股勢力,甚至比朝廷天山以北的實力還要強。

  二千五百里的伊麗河谷不過二十萬漢移民,但碎葉川卻有三十萬突騎施部眾。

  朝廷對碎葉川的突騎施部的分化、漢化策略,效果一般。

  遲遲沒有什麼太大的進展,雖築起了碎葉城,但依然無法真正控制碎葉川。

  在嗣業看來,「突騎施早晚是個禍患,也不知道哪天這些人就會起來鬧事。他們現在人多勢眾,表面恭順,但陽奉陰違,對朝廷的漢化政策,很是消極,我們在這邊開設儒學,他們也不怎麼願意把子弟送來學習。派來的官吏,更是如同擺設。」

  「皇伯父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太子問嗣業,嗣業受封伊麗,多年來都不出藩鎮,也就每年入京朝見天子,事畢後立即返藩。朝廷在天山以北設立了北庭道,派有三司使、郡太守等到任,道城全是設在嗣業的王都伊麗城中。

  北庭三司使對碎葉川的控制不力,當然是官員們的事情,嗣業雖是宗室名王,可也無權干涉過問,但太子相信,他肯定有自己的見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