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騎士們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守疆衛土,他們有為天子和朝廷戰鬥的義務,他們需要勤練騎射武藝,維護好盔甲裝備、養好戰馬,甚至這些騎士,會成為職業士官,成為軍中基層骨幹。

  騎士的田雖也要繳納兩稅,但他們的田地都是永業田,是授給即為私有的。更別說,成為了騎士,還能擁有不少特權,算是脫離普通的百姓等級,半隻腳跨入官吏階級門檻了,擁有更多的上升途徑和機會。

  「別說是授封騎士,就是能從新羅帶上一二個青壯奴隸回來就很了不得了。」

  如今的奴隸並不便宜,如阿遠家一家八口人,雖說有二百畝地,但是孩子們都還小,種這些地也是十分辛苦的,這還是因為不少地是種桑麻或是要休耕輪種,否則哪顧的過來。如果家裡能多兩個青壯奴隸幫忙做事,那確實要輕鬆的多。

  第1487章 二轉

  開元十四年。

  劉仁軌沒有等朝廷的命令下來,便直接以緊急徵召令,徵召動員東明郡的郡兵和民兵。僅用了十三天的時間,劉仁軌便集結起了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並親率這支大軍向新羅開拔。

  當他們越過邊境線,進入新羅境內時,這支軍隊的數量還再次龐大了幾分。

  越來越多的人馬加入到這支軍隊中來,東明郡的府兵和民兵雖然都已經受召出征,可依然還有許多人加入進來。

  這些人有的是沿途縣鄉的鄉民們受地方官員命令,或是自發組織起來前來幫忙搬運糧草輜重的民夫,也有聞訊而來的商人們,想要承攬軍需用品的買賣,更有許多一批批如聞到腥的貓一樣趕來的小商小販們,想要直接跟部隊做點生意。

  當然,也有許多官員軍將們的親戚子弟們,也自願加入,想以志願子弟的身份隨軍,到新羅去掙點軍功。

  軍隊不斷擴大。

  進入新羅時,已經膨脹到了數萬之眾。

  劉仁軌乾脆讓人多打旗幟,對外宣稱大軍十萬。

  面對這支鋪天蓋地而來的大秦天軍,邊境上的新羅阿達城守軍,驚的面無人色。他們甚至都還不知道此時他們的國王已經病逝,也不知道和白會議的貴族們已經封鎖了消息,秘不發喪,已經扶持了一位新的聖骨,正準備奉他為王。

  當劉仁軌派出的騎兵先鋒到達城下,向城上新羅守將宣讀新羅背叛大秦時,他們一臉不敢相信。

  新羅怎麼可能背叛大秦呢?

  但現在秦朝大軍來征,卻是事實。

  秦軍先鋒最後留下了一句話,要麼開城投降,要麼與城同亡。

  在阿達城主看來,雖然有兩個選擇,可實際上只有一條路,畢竟面對著十萬秦軍,他們這小小的阿達城不可能守的住的,他也根本沒想過要對抗天軍。

  城主表示願意和談。

  他派出了心腹出城面見秦軍將領。

  在城下,那位先鋒倒也還表現的挺有耐心,很細心的把新羅都城如今發生的叛亂說明。

  「那是少數人的叛亂,絕不是新羅叛亂啊。」

  「我們阿達城更不可能跟他們一起叛亂!」

  「既然如此,那說證明你們的忠誠給我看,打開城門吧。」

  使者回到城中,立即說明情況。

  城主無奈的敲打著腦袋,「那些人是不是腦袋裡裝的全是屎,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情來呢。」

  「他們或許以為冒險賭一把,朝廷事後會承認既成事實。」

  「屁,朝廷如日中天,怎麼可能允許這種既成事實?不說了,管他們腦子裡裝了屎還是進了水,反正咱們不跟他們一條路,開城吧,迎接王師天兵入城,咱們是站在天子站在討伐平叛軍這邊的。」城主咬牙道。

  作為邊境小城的城主,這位城主可是親眼看著隔壁百濟國是如何被滅,如何從一國變成了一道,看著百濟道這幾年是如何一年一個大變樣的。

  就憑他這座小城和那點兵,別說十萬人,就是來個一萬人,他們也守不住啊。

  劉仁軌聽說阿達城城門已開,城主願率眾投降,很是高興。

  這是旗開得勝。

  當然,為了更添聲勢,他認為需要搞一個入城儀式。

  還得要隆重一些。

  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人山人海。

  入城儀式確實很隆重且熱鬧,那一支支的兵馬,更添威武。

  阿達城主沒有食言,很識時務的率領城中官吏兵將豪強們出迎,城池拱手奉上,甚至衙門的檔案卷宗,府庫錢糧,也一併全盤封存交到了秦軍手裡。

  不過殺進阿達城後,劉仁軌並沒有過多的在城中享受。

  他派兵接管了城防,又讓人接收了卷宗檔案,以及府庫錢糧等後,安撫了城主幾句後,便派了一營人馬留守,然後把城中的新羅官將以及那點微末之兵一起隨軍帶走了。

  他劉仁軌搶先出兵,可不是為了一個小小阿達城的,他的目標可是新羅都城。

  當然,旗開得勝,這也算是可喜可賀。

  劉仁軌命令軍隊在阿達城外休息一天,每名府兵發給二斤肉一匹絹,以賞賜他們連日行軍之勞,對隨軍的鄉兵,則每人一斤肉,一匹布。

  至於志願從軍的子弟、鄉民等,也都賞賜了一斤肉。

  飽餐之後休息一夜。

  第二天,劉仁軌以討逆先鋒之名,命令麾下兵馬,分成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統領,一路由郡尉統領,各統一半兵馬,兩路齊進,猶如毒蠍之雙鉗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