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一切順利。

  湧入京的幾萬名士子,沒鬧出什麼亂子來。

  而一萬二千名趕科的舉人,在經過了緊張的九天三場封閉式考試後,也順利的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筆試、面試。

  一千二百名貢士被選出。

  他們在太子的帶領下,進入皇宮,登上金殿參與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金殿考試。

  集賢殿上,一千二百名貢士接受了皇帝的問詢做了答辯,一眾宰相和大學士們參與點評。

  最終,定出了三甲名次,選出了一甲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河北饒陽李義府被欽點為狀元郎,南陽韓瑗為榜眼,清河崔守業為探花。

  金榜放出,天津橋唱名。

  無數的貴族、勛戚、官員們爭相派出家僕榜下捉婿搶人,好不熱鬧。

  而就在殿試後的第三天,皇太子嘉文奉皇帝旨意,帶領旅賁軍一萬二千太子親軍,離開洛陽,前往西域。

  此次太子出京,是將前往西域,抵達高加索郡國,代表大秦天子,與羅馬、波斯兩國皇帝會盟。

  皇太子將代表皇帝和大秦,調停羅馬與波斯的戰爭,並將簽約一份三家友好盟約。

  此去西域數萬里之遙,對於皇帝來說,這次給太子的任務,其實就是想讓他更多的看看帝國的疆域,尤其是那遙遠的西域之地,上次太子南征,在帝國的東邊走了一趟,但還是不夠。

  這對於將來要接班繼承的太子來說,多走走多看看有好處,何況這份三皇盟約,皇帝也很看重。

  在當今世界,雖然強國很多,但真正能稱為帝國的也就是大秦、波斯和羅馬了,三國的關係,構築的也是當今世界的格局,皇帝希望太子這一趟,能夠眼界更開闊些。

  一萬二千旅賁軍護衛,到了西域,還有當地的駐軍以及諸侯率部護衛隨同,皇帝倒不用太過擔心。

  當然,這次盟約,也意味著皇帝要拿下麥加等紅海、波斯灣要地,是皇帝扼殺異教計劃的關鍵一步。

  第1484章 駕崩

  夜空中,突然划過一道閃電,隨之就是一聲驚雷炸響。

  雨嘩啦啦的傾盆而下。

  新羅都城,金城。

  雨幕籠罩著王宮。

  也掩蓋了王宮裡的哭聲。

  「大王駕崩了!」

  宮人有些慌張的在通報著這個消息。

  「立即去通知和白會議的諸大等們,還有,派人去秦大使館,上報消息。」

  在新羅王位上坐了幾十年的國王金白淨終究還是死了,他這幾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總是還有口氣吊著,本來前些天看著氣色已經有所好轉,大家還以為大王又好轉了。

  誰知道,突然就沒了。

  這讓王宮裡眾人有些慌了手腳。

  因為眼下,王世子金春秋還在大秦京師洛陽城中。

  之前他們也曾幾次上奏天子,請求世子回國,但一直沒有得到同意。

  現在大王突然沒了,世子卻還在中原,國將無君。

  雨幕中。

  宮裡早有人偷偷的把消息傳遞了出去。

  和白會議的一眾真骨貴族們很快就知道了這個重大消息,幾大家族的族長迅速的聚在一起,他們很快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議,就是派人封鎖王宮,攔截給秦使館的報信。

  「金春秋只是真骨,不是聖骨,他根本沒有資格做大王。」

  「我新羅國王位傳承幾十世,還從沒有過真骨為王的先例,此例決不可開。」

  「金春秋不是我們新羅立的王世子,他只是秦人選中的。」

  一個又一個的聲音匯集起來,都代表著他們對金春秋這個王世子的不滿。

  眼下大王突然病逝,趁著王世子不在國中,這些貴族們決定另立新君。

  雨夜裡,他們迅速的行動起來。

  國王無子,有賢名的公主又早入中原為天子妃,就連皇帝的侄女,那樣樣極似德曼公主的勝曼公主,也一樣被送去了中原為天子妃。

  金春秋只是真骨,而且年紀太小,確實無人肯擁他繼位。

  尤其是新羅貴族們還有一個深層的擔憂,就是認為金春秋在中原多年,早就成了秦人培養的一個忠秦人,若是讓他做國王,他只會成為秦人的傀儡國王,會出賣他們新羅的利益。

  新羅面對著秦人在半島上的日漸勢大,也是憂心忡忡,又無可奈何,如今是無論如何也不甘願國王是秦人選的一個真骨。

  大秦駐新羅大使館。

  館內,地下密室。

  駐新羅校尉正在與手下們在密室里緊急商議,駐新羅校尉還有一個暗中隱密的身份,那就是錦衣衛指揮使階的駐新羅情報官。

  密室里的蠟燭很亮,校尉劉仁義拿起手裡的一張紙條在燭前仔細的看著,不用看密碼本,他就能直接譯出這紙條上的密文意思。

  「和白會議的貴族們造反了!」

  「造反?」

  「他們封鎖了金白淨的死訊,還攔截了宮裡送來我們這的消息,並且已經調兵前往封鎖王宮,接著就要封鎖全城了。」

  「他們想幹什麼?」

  「幹什麼?還不很明顯嗎,他們這是想要另立新君,不想迎世子金春秋回國繼位了。」劉仁義冷笑幾聲,要說這些新羅人還真是膽大。

  金春秋的新羅國王世子地位,那可不僅是國王冊立的,還是奏報大秦,由大秦天子正式下詔冊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