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初你跟我走的是兩條路,但並不是說你就是錯,朕時到今日,還記得當初我與叔寶押解你的時候,你跟我們說的那番話,那番話打動了叔寶也打打動了我,否則我也不會坐看叔寶放你走。」

  「造化弄人啊,若是我早點醒悟,也不會跟聖人做對這麼久了。」王薄苦笑。

  羅成笑笑,「其實朕還要謝謝你呢,若沒有你和王伯當在長白山起事,我又哪有出頭之日呢?」

  「聖人是龍,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沒有老臣,聖人也會遇到其它人,也一樣能夠一飛沖天的。」

  杜伏威在旁邊道,「聖人是龍,王哥也算是試金石了。」

  那邊輔公祜笑著道,「這麼說來,那我和伏威的貴人應當要算王伯當的父親了,要是沒有王老鬼當年把我和伏威吊打,也就不會有士信找聖人來救我們,我們說不定也不會認識聖人,就不會有機會追隨聖人,也不會有如今的富貴了。」

  眾人都點頭,確實造化弄人。

  當年他們這夥人,哪一個不都是底層小人物呢,可最終,卻追隨聖人打下江山,輔佐聖人成就大業,就如沛縣的漢高祖劉邦和一眾開國功臣一樣。

  劉邦曾經也只是個亭長,宰相蕭何開始也只是沛縣的一個小吏,而任敖只是沛縣監獄的看守,樊噲,更只是一個屠夫。周勃是個連產業都沒有的沛縣小民,靠著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偶爾也兼職一下喪事的吹鼓手。

  夏侯嬰則是個沛縣的馬夫,曹參則是蕭何的下屬,獄掾,負責管理監獄的小吏。

  可就是這麼一群沛縣的小人物,結果卻能輔佐沛縣的小亭長劉邦最終成就大業,建立大漢江山,而蕭何、曹參都當了大漢宰相,樊噲、周勃等人也都成為大將軍。

  對比一下。

  杜伏威他們發現,當初長白山下的章丘小地方,他們這群人也只是底層小人物,可就因為追隨羅成,最終成就了一番大業,打下了一座江山,羅成當了皇帝,他們也皆是開國功臣,一方諸侯了。

  「十幾年過去,章丘出了多少公侯,多少官將,可章丘子弟也死了許多。」羅成感嘆著道,當年他一手帶出來的那支長白山鄉團,招募的儘是些十幾歲的中男子弟,後來許多人隨他北上征遼,結果一半都沒有回來。

  再後來,一戰又一戰,家鄉章丘,都是無數子弟從軍報名,前來效力。

  王薄說,如今長白山的那一座座小山頭,每一座山頭都有一位齊郡出身的功臣在上面建立莊園別墅。

  看那一座座山頭,看那一座座豪宅別墅,那代表著齊郡代表著章丘出去的一個個將星。有人戰死了,後人繼續享受著他們留下的榮耀功勳,有人還活著,終得衣錦還鄉,光宗耀祖。

  朝廷不讓貴族官員豪強們占田並地,故此這些開國功臣們便花大代價削平山頭,填平山谷,硬是在過去那窮山上建出一條條寬闊的道路,修起一座座豪華的別墅莊園。

  甚至有人挖山造田,硬是在自家莊園前建起那麼幾十畝的梯田來,挖渠引水,壘坎平地,也算是一番奇觀。

  當然,這山上還有一大特色,便是到處都是石樓牌坊。

  都是皇帝賜給功勳之臣的功勳牌坊,這一座座高大的牌坊樹立在那些莊園大宅前,十分雄偉。

  「咱們這長白山下,大小牌坊足有三千多。」

  三千多牌坊,還有無數的莊園宅院,一家比一家修的氣派、奢華。

  「這是好事啊,這三千牌坊,無數莊園,說明了我們長白山的鄉親們的功勳偉績,立在那裡,可令世人敬仰。」

  只要不占用耕田良地,羅成並不反對他們這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作派。

  富貴不還鄉,豈不錦衣夜行?

  他羅成都知道要回鄉修一座皇宮,把章丘升為承天府,兄弟們回來建座莊園宅第,挖山治點田在莊園前,雖然有顯擺之意,可人之常情嘛。

  「伏威、公祜,你們也應當修了莊園宅第吧?」羅成笑問。

  杜伏威指著遠處一座山頭,「臣家宅子在那座山頭,當年我父親征戰不歸,被列為逃兵,官府收了我阿爺的田地宅子,把我們趕出家,我和阿妹隨著母親,一開始就是住在那山上的一個破草屋裡。」

  羅成點了點頭,「一會去你家莊園坐坐。」

  「臣這就讓人去通知莊上。」

  「沒必要,就隨便坐坐就好。」

  第1429章 那津

  徐小鳳有些沒精打彩的倚在甲板船舷上。

  「船長?」王寶槍大步走過來,「前面就是那津(福岡)了,咱們這趟真不動手了?」自當初朝廷推行三教改革,寶槍因為年紀太小而從少林離開,結束了少林俗家弟子的生活,回到家鄉後,不再整天習武練棍,一時很不習慣。

  好在在少林自小習武,但是有了些本事,回家後還做了家鄉民兵紅槍會裡的教頭,在家熬了幾年,便如少林里的師兄許和尚當初說的去報名投軍。

  他武藝好,人年輕,一腔熱血,倒是成功的入了軍伍,只是才當了兩年兵,結果遇上朝廷裁軍,他和他那一營全都被裁了,領了點遣散費回家,一時更茫然。家裡張羅著給他說親討媳婦,可他卻有些不甘心以後這輩子就呆在河北家鄉那個小村子裡,尤其是已經在外面當兵兩年開闊了眼界見過了世面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