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遷都之後,林邑第二王朝卻很快內亂並滅亡。

  范陽邁建立了林邑第三王朝。

  後來第二王朝後裔高戊律陀羅跋摩取代第三王朝,建立第四王朝。

  其子商菩跋摩,漢名范梵志在位後,當時中原已經由隋朝一統,因為范梵志叛服不常,大業元年,隋將劉方率軍征討林邑,一路南下襲破其國都,並在林邑故地置比景、海陰、林邑三郡。

  當時范梵志逃亡海外,數月後隋軍班師而還,把范梵志家祖廟十八塊黃金祖宗牌位,還有神廟裡的許多金人一起都帶走。

  范梵志隨後又恢復舊地,但不敢再囂張,忙遣使謝罪,其後朝貢不絕。

  大秦統一中原後,范梵志也是上表稱臣進貢,還送了大象、白鸚鵡等。可是另一方面,在邊界上,林邑也是騷動作不斷。

  不過近年海貿繁榮,林邑因其沿海之利,故也借了不少光,賺了不少。手裡有了錢,林邑王范梵志又有點膨脹了。

  張保仔來獅子城已經多年了,或者說他其實也算是半個林邑人。

  他的父親正是當年隋大業元年時隨劉方征討林邑的一名隋軍,後來破林邑都城後,因為水土不服,當時隋軍大量生病,不少人死亡。

  劉方撤離的時候,還留下了許多染病無法跟隨撤退的隋軍。

  張保仔父親與一些染病同袍留下,後來范梵志回來,對這些隋軍倒也沒敢殺害。張保仔父親和一眾同袍們便都加入了范梵志的禁衛軍,畢竟距離中原太遙遠,已經回不去了。

  留下來後,他們在林邑也取占人為妻,並生兒育女,置辦產業。

  張保仔的父親在范梵志的禁軍里,還是個軍官教頭,待遇還可以,在林邑娶妻納妾生了七八個兒女,在這邊也是樂不思蜀。

  張保仔從小在獅子城裡長大,但他很小還是隨父親學習漢字漢語,再後來張保仔也在船上行過船在商鋪當過夥計,最後自己開了一家店鋪。

  今年十八歲的張保仔開店的本錢是父親給了部份,又找獅子城裡的漢商借貸了筆。

  他開的這間鋪子,算是個雜貨鋪,裡面的貨物主要就是來自秦國海商們的貨物,絲綢、瓷器、錦緞、霜糖冰糖、紙墨筆硯、茶酒鹽,甚至有鐵鍋等一些鐵器。

  不大的店鋪的貨架上,擺滿了貨物,後面就是倉庫。

  他的貨物其實都是跟秦商賒買的,定期結帳。

  在獅子城,他的店鋪雖然不大,但也算是貨物較齊全的了,他的店鋪里售貨給林邑人,既可以用金銀交易,也可以用銅交易,甚至能夠以當地所產的一些土產以物易物。

  洗漱好後,張保仔慣例的先又盤點了遍貨物,然後重新擺放整齊了下,看著那些貨他滿意的點點頭,然後打開鋪門。

  把一塊塊的門板取下,然後在門外鋪在板凳上,於是門口馬上又多了兩排攤位,於是便能把一些貨物擺到門口來。

  忙完這一切,天才大亮。

  街道上已經有不少行人。

  獅子城作為林邑的國都,人口不少,尤其這裡還是一個重要的大港,是秦國海商出了交趾港後,南行的又一座大港,固此這裡十分熱鬧。

  不僅僅是南下的大秦海商,還有許多天竺的商人,甚至有波斯的商人和許多阿拉伯人,甚至還有來自泰西的羅馬人、法蘭克人等國商人。

  自然也有許多扶南人、真臘人,以及崑崙海的那些黑膚捲髮的崑崙人。

  加上本地人的占人,使的林邑城十分的興盛熱鬧。

  站在店鋪門口,張保仔打量著自己的店鋪上的那個招牌,『張記百貨』。那四個字是父親親自所寫,張保仔雖也練過字,但確實寫的不怎麼樣。父親就不一樣了,父親是隋朝府兵,老家原是中原的,出身不錯,是地主子弟,能文允武,可惜最後流落林邑不得歸。

  「張兄,你要的貨給你補過來了。」

  一名身著絲綢的秦國商人笑著走過來,張保仔看到他很高興,這是老朋友,曾經他就是在他的店鋪里做夥計,後來也是從他那裡借貸了筆錢開起這雜貨鋪,甚至鋪里的貨都是從他家賒欠的。

  「六郎哥哥來的這麼早?」

  崔六郎笑笑,「聽說你這邊有幾樣已經賣斷貨了,這不就趕緊給你補上。」

  「派個人來就好了,怎麼還親自來了?」

  「順路來瞧瞧你這店經營的如何了,我可是在你這下了不少本,得多關心關心。」

  兩人說著笑著進入了鋪子裡。

  崔六郎一邊放下帶來的貨,瞧了下左右無人,低聲道,「讓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我昨晚回家裡吃飯,跟我家老爺子談了許久,六郎哥哥要的消息,我都打探到了。現在城裡的禁衛軍,還有兩千人,另外三千都已經分批調去北上增援了。」

  第1376章 義商齊心

  獅子城既是林邑都城,也是林邑最重要的貿易港城。

  同時,這也是自廣南交趾港後,往南的第一大貿易港。同時,這裡還是林邑最大的華埠。早在南北朝時代,這裡就已經有不少從商的中原華人到此落地生根,幾百年來華人在此繁衍生息,越聚越多。

  尤其是這些年大秦建立後,重視海上貿易,全力發展海上絲路,兼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提升,使的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走海上絲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