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瓊可不希望本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國家工程,最後引發一起百姓大起義。

  「秦相,如果除了要供給災民口糧,做工還要另給糧食抵工錢,這可是需要很多糧食,我們有這麼多糧嗎?」

  如今的糧食全靠外調,雖說荊湖這邊有水運優勢,巴蜀、中原、淮南、甚至是嶺南和關中等地的糧食都能運過來,可畢竟需要不是一點半點。

  這已經不僅僅是災民口糧,還要做工錢啊。

  「工錢先發糧食,這樣能安穩民心,等差不多了,再發錢或絹布。糧食其實不用太擔憂,四面八方的糧食通過水運過來,不成問題。」

  許紹提醒秦瓊。

  「這樣的工程,朝廷壓力還是很大的,我們這些地方官員,得想辦法為朝廷分憂啊。我認為,先前蕭銑的私產以及官產,統統都要沒收入官,能發賣的就發賣了,這樣也能減輕朝廷些負擔。」

  許智仁更是乾脆道,「蕭銑崇佛,江陵城中佛寺數百,其它地方的佛寺也多,各大小佛寺里不說金身銅像,甚至還有大量廟產寺田,又經營質庫等抵押放貸,和尚們有錢的很。朝廷不是早有對僧道的管理制度嗎?咱們可以按朝廷的制度,對所有不符合規矩的佛道寺觀予以取締,對其財產充公,這樣一來,能得到大筆錢財,還能讓不下十餘萬的僧道還俗,也能讓大量依附他們的奴隸、佃農們脫離出來,成為朝廷之民。」

  蕭梁偽朝的皇產、官產以及那些僧道們的寺觀產業,這些確實是一筆不小的產業錢財,這個時候清理清理也說的過去。

  畢竟先前大秦也同樣清理過了,沒理由還對他們特殊。

  秦瓊點了點頭。

  「先讓這些僧道們進行考試吧,對於其中虔誠修行者,可按朝廷的規定發給度牒,至於其它的,就令其還俗。在山野之間,保留合乎朝廷規定數量的寺觀,其餘的皆拆除或是改做學堂、醫館等他用。」

  另外,秦瓊也準備開始對各地朝廷人口普查和田宅確權,讓原主人出示契約等,重新登記換契。

  而對於無主之地,要收回官有。

  另外,對於超出限額所有的田地等,也要按照朝廷的制度律法予以處理。

  這是大秦對荊湖之地將開始真正的統治,也意味著要進行一輪全新的洗牌。

  第1347章 八百標兵

  八百騎巡撫標營騎士,身披鋥亮明光鎧,跨坐高大青海馬,手持丈八矛,左馬刀右弓箭,魚貫入城。

  這氣勢,震的江陵城中百姓莫不心驚。

  雖說如今是大災之時,可江陵畢竟是荊湖重鎮,要不是因為這幾年江陵一直被蕭銑占據著,使的江陵受了些影響,江陵肯定也與廣陵、成都一樣,成為天下重鎮。可這幾年在蕭銑治下,江陵發展停滯不前,再沒有了長江上商業中心的地位,甚至還不如其北面的襄陽、南陽的發展。

  好在如今江陵城終於又回到了朝廷的懷抱。

  之前大局未定人心惶惶,江陵城中雖說有聚集了南梁小朝廷下的許多官員士人豪強地主們,他們倒不懼災荒飢餓,可是就怕局勢不穩。

  現在荊湖局勢終於穩定了下來,他們總算心安了點。

  但今天看到八百巡撫標營騎兵入城,還是很驚懼。

  「莫不是又出啥事了?」

  「能出啥事,沒見之前巡撫的告示嘛,如今一切以安穩救災為首要,朝廷還要以工代賑,組織災民去挖河修堤,還說等這河疏通了堤修好了,就不會再有十年九澇了。」

  「哪有這麼簡單!」

  隨著秦瓊的這八百標騎入城,江陵城確實開始雞飛狗跳,不過對多數人來說沒什麼影響,主要是衝著城中的原江陵朝廷的官吏、僧道們去的。

  一座又一座的佛寺被貼上了封條,按朝廷制度,當和尚得有度牒,而度牒又有數量限制,甚至還得通過朝廷的考試,成績不行就是不夠虔誠,那就沒資格繼續當和尚,得強行還俗,若是年輕點的,甚至得強行婚配。

  至於說佛寺的廟產田地等,自然是要充公的。

  有些和尚們不滿,甚至有的寺廟公然武裝對抗,可再厲害的僧兵能經的過秦瓊的巡撫標騎?

  這可是他出京時,皇帝特意從北衙禁軍中拔給他的百戰精銳。

  幾乎是三下五除二,膽敢對抗朝廷的那些沒毛的禿驢們就全倒下了,好在禁軍們沒下死手,只是打的鼻青臉腫,然後全都捆起來,扔到河道上去挖河做役勞動改造。

  和尚們被打倒捉走,然後那位五大三粗的都指揮使瞧著這座占地極廣的城中寺廟,笑道,「我看這裡作為都水監臨時衙門就不錯,就給都水監了。」

  一天之內,八百巡騎兵分數路,直接掃蕩乾淨了城中的一百三十八座佛寺,四十七座道觀,管你是大是小,反正大秦律法規定,不論佛道,皆不得在城市村集之中設立寺觀道場,你們要修行,只能在遠離城市鄉村的山野之中申請批地築寺修行,而且寺觀規模等都還要受到嚴格規定。

  總之,你要修行,管你修佛修道,只要不搞邪說,朝廷是會允許的,前提條件你先得通過考試取得度牒,然後再通過地方官府的審核批准,總之,想在大秦當和尚道士挺不容易的,想當和尚道士還要輕鬆愜意,更不可能,你只能當苦修。

  尤其不得批准,你連寺觀都不得離開,更不許出入城池坊市鄉里村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