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算來,杜伏威也閒了有一年多時間了。

  「哦,那他有沒有說想去哪?」羅成拿筷子給小妹挑了幾塊帶皮的竹鼠肉,這種帶皮的最好吃,皮Q彈,肉鮮嫩。

  「杜郎說隨便去哪都行,就是想做點事,不想任那閒職,職高職低都無所謂的,哪怕就是當個郡尉也行,實在不行,縣尉也行。」

  羅成呵呵一笑。

  郡尉專管統兵,而縣尉過去是分管諸漕事務,現在則專管治安捕賊率領鄉團民兵,也是武職了。

  可說來,杜伏威作為凌煙閣功臣,曾經的八大節度使之一,若是讓他去當個郡尉,那就說不過去了,更別說縣尉。

  若說起來,安排杜伏威重回淮南比較合適,可現在淮南到襄陽漢中一帶,是由皇帝的三位義子闞棱、王雄誕和西門君儀任職鎮守,他們三雖曾是杜伏威的部下,但皇帝認為若是杜伏威回去了,會對淮南的局勢並無幫助。

  「要不去雲南如何,朕授他為雲南道左都督指揮使兼昆明郡太守,再調輔公祏去任雲南道麗江郡太守。正好老四在那邊近來動作不少,他上奏說要對洱海一帶的蠻人開戰,需要朝廷增援,估計雲南接下來一段時間會有不少戰事。」

  雲南一帶,在北周和隋朝時,最大的勢力是爨氏部族,到隋時已經分為東爨和西爨,東爨又稱為烏蠻,西爨則稱為白蠻。

  而到如今,圍繞在洱海周邊,形成了六個勢力較大的邦國。

  洱海北岸為三浪,邆賧、施浪、浪穹,這三浪是河蠻人建立的邦國。

  而洱海西岸一帶,則為蒙嶲、蒙舍,他們是哀牢人建立的邦國。

  洱海東面的越析,則是磨些人建立的邦國。

  河蠻人與磨些人,又是隸屬於白蠻,哀牢人建立的兩國則隸屬烏蠻。

  這六國,夷語稱國王為詔,因此也稱六詔。

  其中蒙舍國在諸部南面,故又稱為南詔國。

  從早前的爨氏聯盟,到如今漸分為烏蠻白蠻的六詔,雲南的局勢在迅速的變化,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有中原勢力的重新進入撐亂局勢。

  曾經的爨氏,已經無法再真正掌控雲南,現在變成了洱海一帶的六詔,以及昆明一帶的朝廷郡縣,和麗江一帶的存孝等諸侯封國勢力。

  昆明一帶的郡縣不斷的在修路築城,而麗江一帶的諸侯更是主動出擊,與那些蠻人們摩擦不斷。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一場戰爭不可避免。

  羅成清楚知道老四在麗江不甘寂寞,其實在不斷的搞事情,蠻人也是有些忍無可忍了。

  但對於此,羅成雖然通過錦衣衛和皇城司洞察分明,可卻沒有半點阻止的意思。

  朝廷對於雲南,其實是跟對嶺南一樣的態度,絕不會甘願讓這些蠻人自治,不可能接受羈縻郡縣的,既然蠻人不甘願改土歸流,最終便還是得通過戰爭征服。

  杜伏威和輔公祏兩個雖都有些污點,可畢竟只是小節有虧,而且兩人都是比較能打的人,且兩人搭檔許久,十分默契。輔公祏娶的妻子便是杜伏威的妹妹。

  有句話就使功不如許過。

  杜伏威和輔公祏兩個被皇帝冷落了許久,也都有些憋的慌,這個時候讓他們去雲南,二人肯定會很賣力。

  至於說謀反之類的,羅成是相信不會的。

  輔公祏曾經反過,但那次失敗的經歷相信他會永遠牢記。

  「又要打仗了嗎?聽說今年中原將會有大蝗災啊,大災之年打仗,不合適吧?」小妹勸說道。

  「今年中原旱災是肯定的了,但蝗災未必。如今你也看到了,洛陽城裡到處都是賣蝗蟲吃食的,燒的烤的炸的都有,還有磨成粉的,你若是沒吃過,我建議你可以嘗嘗,味道還不錯的。」

  僅僅是單純的旱災和蝗災,就算再嚴重,一般情況下,只要官府救援得力,也不至於會出什麼大問題,關鍵還是在於朝廷和地方官府有沒有作為。

  「朝廷做過調查統計,可能發生災情的地方,百姓手裡多數都還有存糧,雖說不是人人能夠撐半年,但是加上朝廷的開倉放糧,其實是足夠撐過災情,甚至,不少地方僅僅縣裡的社倉和義倉糧,就足夠渡過這場危機了,只要沒有災民受飢流動起來,不出現流民滾動,就不會出現更大的麻煩。」

  最怕的就是饑民變成流民,最後流民跟蝗蟲一樣滾過,走哪吃哪,本來有些地方的糧食是可以救濟本地災民的,可大量流民過境,往往就會把當地脆弱的救災糧食吃過搶過,最終把官府的救災計劃安排打破,使的更多的百姓加入了流民隊伍之中,滾雪球似的不斷壯大,最終如蝗蟲過境一般沖毀一個又一個地方,使的官府救援不及,束手無策。

  因此,只要不讓災民流動起來,那麼救援起來就要容易的多。

  朝廷現在已經基本上能夠確信,這次的大旱雖無法改變,但大蝗災卻將難以出現,或許會有些郡縣出現蝗災,可災情將小的多,更不會席捲中原。

  各地糧倉都已經全都清查過,雖也發現了一些貪污挪用的倉鼠,但都不算嚴重,各地也及時的補充了糧食,大的轉運倉、儲備倉已經全都嚴陣以待,甚至皇帝早有嚴令,一旦出現災情,各地可不經請示,直接開倉放糧。

  「杜大想做點事,就讓他去雲南吧,你就留在洛陽,至於輔三,讓他也跟著杜大去雲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