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隋亂,國王派人接他回國,他回國後請求做了一郡太守,把從中原學來的經驗治理地方,取得很好的效果,擁有極好的民望。

  「我聽說這次攻破我百濟郡城,糜爛三百里的只是秦天子的一隻皇室商船隊而已,根本就不是秦國水師。他們只有百來條商船,幾千護衛,結果卻滅了倭國三百多條船,還把一萬倭軍給全軍盡沒,連倭國攝政皇太子的同母弟來目皇子也被殺了,這事豈是小事?」

  這話說的一眾百濟將領們都默默無言。

  這些人算是百濟貴族中的二代,都是少壯派。他們都是熱血的一群年輕人,對於百濟國內的腐敗很看不下去,尤其那些貴族甚至借向中原皇帝進貢之名,欺騙國內,大肆搜刮貢品,搞的民不聊生。一怒之下,這些少壯派們才兵變。

  本以為聯合倭國,那麼當可以把欺壓在他們頭上的秦人趕走,甚至奪回過去被高句麗奪走的那些舊地,恢復曾經的榮耀。

  可是誰能想到呢,他們在北面主動發起進攻,第一支北上的萬人先鋒,毫無功勞。

  甚至最後還屢吃敗仗,就打下了幾個屯子,可那一萬人最後卻被秦人反分割,最後大敗而回,折損了數千。

  正當他們準備集全力北上,可誰料到,一支秦皇的商船隊,卻都能給他們重創。

  「他們只是趁虛而入。」

  扶餘隆扶著自己的額頭,「諸位別再自欺欺人了,勿阿兮城作為接應倭軍的城池,本就屯兵三千,還存儲了大量糧草器械,而倭軍一萬先鋒抵達,這個兵力已經絲毫不弱了。但結果呢,秦皇的商船隊,才幾千護衛,就把我們兩家一萬三千人馬給屠光了,還奪了我們的城,糜爛了周邊三百里。」

  「一萬三千人都防不住秦人,那下次這支商船隊若是要再故計重施,南邊哪座城池又攔的住?」

  百濟想要聯倭北伐,奪取漢江南下游南岸舊地。

  可現在情況是,秦軍的徐世績在帶方郡搞堡壘戰,深溝壁壘,堅壁清野。

  各地屯民聚守屯莊,如刺蝟一樣。

  而徐世績坐鎮漢城,另分出兩個廂八千人分駐兩翼前出,這個陣勢,擺明了是能攻能守。

  百濟想求戰,徐世績守城不出。

  秦人又搞堅壁清野,使的他們進入帶方郡後補給困難,若想攻打屯堡,但這些屯堡雖小,但數量多,又十分堅固。

  甚至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這些堡民襲擊後路、糧道等,苦不堪言。

  但不拔掉這些屯子,直接深入更危險。

  只怕他們一路被襲,等到了漢城一帶,也是疲憊不堪,甚至可能糧草根本補給不上來,到時徐世績以逸待勞,他們怎麼跟秦軍打?

  原本還指望著倭軍助陣,可現在一萬倭人前鋒,直接就全軍覆沒了。

  如今這秦國皇家商船隊,簡直就是要命。

  百濟重兵集於北方,現在後方出現這樣一支鬼神莫測的艦隊,還有這麼強的戰力,這怎麼辦?

  調兵南下去防,可海岸線這麼長,防不勝防啊。

  不防,那更不行,那就成了任秦人艦隊劫掠魚肉了,到時整個沿海之地都將崩潰。

  「孤打算,向大秦請罪求和!」

  扶餘隆說道。

  「不可!」

  一眾年輕的造反將軍喊道,他們還不服氣,沒有真正的交過手,就認輸投降怎麼能行。

  況且,現在投降,還不知道秦人會提出多少苛刻的條件。

  他們這些造反弒君的叛將,估計更不會有好下場。大家都是提著腦袋造反的,手裡還有兵還有刀,誰肯認輸。

  「諸位,再打下去,百濟將如高句麗一樣亡國滅種。」

  「不會的,不會的,我們還有機會,這次秦人艦隊只是偷襲,我們沒有防備。但是下次,他們就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倭人這次前鋒盡沒,但他們後續還有四五萬人馬,他們有船,我們可以讓他們替我們把守沿海,防範秦人艦隊,然後我們專注在北面跟徐世績打,只要我們拿下漢城,到時我們就有本錢可以跟秦人再議和,到時我們就以漢江為界,可以把漢城還給秦人,但江南舊地要歸我們。同時,以後我們不再向秦人稱臣納貢!」

  扶餘隆嘆氣。

  「這些不可能的,永遠不可能的,我們打不過秦人,更耗不過秦人。你們想過沒有,秦人現在都沒有從中原本土調來一兵一卒,我們都已經計窮力盡了。若是惹急了秦皇,到時他征派大軍過來,那麼結果就會跟當年討伐高句麗一樣,也許我們能堅持個三五年,但又有何意義,最終依然逃不過國破家亡的結局。不如趁現在還有機會,趁早主動向秦求和,或許還能保全一二。」

  可這些話,那些年輕的將軍們哪裡聽的進去。

  耽羅島。

  渤海艦隊又回來休整了,耽羅港已經初步有了形樣子。

  港口也有了些房屋商鋪,不過最大的變化還是這裡現在不僅有渤海艦隊的船在,還有許許多多商船也來了。

  這些人都是聽說渤海艦隊的大收穫後,匆匆趕過來的。

  人家渤海艦隊一次買賣,就破了百濟一個郡,奪了三萬多奴隸,幾萬頭牲畜,還有錢糧器物無數,這買賣做的,一本萬利啊。

  於是無數的商船也過來冒險了,不說打下一個郡,就是攻破一個村子,也能搶上一二百奴隸啊,現如今,奴隸買賣可是最賺錢的,只要有貨,就不怕銷,價格還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