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這年頭沒有化肥,要提高地力,於是只能靠比較原始的辦法,比如糞肥就是最有效的一種辦法,還有如草木灰啊,塘泥啊等等,也很有肥。

  正因此,太僕寺的馬糞賣給洛陽周邊的糞商或百姓,一年也能賣個幾十萬貫錢。

  而洛陽城裡甚至還出現了許多家專門的糞行糞商,他們劃片經營,分區承包,主動修建和承包街道坊區裡的公共廁所,還出錢僱人每天清早去收夜香倒馬桶,免費為洛陽居然掏茅坑。

  而幹這行,還得向朝廷交稅,但依然很多人想搶著干,於是只能承包,並且是每兩三年就要競爭一次的。

  當然,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的買賣不會有人做。

  被稱為夜香的行業,利潤卻不低。

  百姓對於肥需要很高,肥能增加糧食產量,不用休耕輪作,因此肥就意味著糧食意味著錢。

  那些糞收把收集來的糞肥,會運到城外的肥料加工廠,經過發酵、曬乾,再混合入草木灰、黃泥等等,最後製成一袋一袋的干散肥料,這種肥料易於運輸和施肥,不會燒根之類的,直接就能用,效果還極強。

  百姓們也會算帳,雖然買肥要錢,但施過肥的地增收的產量卻遠比投入更高,因此大家都樂於買肥,自己平時也想辦法漚肥堆肥,不夠就再買。

  因為糞肥需求大,洛陽甚至是一糞難求。

  現在洛陽城門口,甚至有專門的人免費給那些入城的牛馬等坐騎挽馬發放糞兜子,以收集畜糞。

  連菜市場裡的那些什麼魚內臟牲畜內臟等垃圾,都有人收集,然後拿回去煮,再加入許多作料,最後加工成肥料。

  此外,菜籽油餅渣,豆油餅渣,這些榨汁後剩下的渣餅,也成了制肥的好材料。

  羅成仔細觀察,發現就連這鄉野官道上,每隔一段路,都會有一個公廁,完全免費,甚至還會提供廁籌。

  這都是百姓為取糞而主動修建的,但就連這公廁也不是想修就得修,因為這官道有專人管理,要修公廁,首先得相距多遠才能修一個,其次,得按統一標準修,不能隨便搭個棚就行。

  「五郎你可能不知道,現在那些夜香行的啊,為了能夠得到百姓支持,好來年再競爭承包權,每旬都會去掏一次茅廁呢,而且絕對乾淨,甚至每次都還要帶上些瓜果蔬菜之類的送給住戶呢。」

  羅成笑笑,「這是好事啊,百姓得了便利,免的自己動手清理,還不方便,而那些夜香行的則得了他們想要的夜香,雙贏雙利嘛。」

  羅成中途還特意找了個公廁去上,發現果然還挺乾淨。

  「看來百姓也開始在向著精耕細作方向努力了,這是好事啊。」羅成大為感嘆,洛陽這樣的地方,就算是朝廷再三出台各種限兼併等政策,可終究還是地少人多。

  「如今洛陽及附近的百姓,普通一戶人家也就是三四十畝地,府兵家庭則地要多些。」

  三四十畝地,若按傳統的耕種方式,是只能勉強養家餬口的,皆因傳統方式,只是廣種薄收,粗放式耕種,看天吃飯。

  但現在,百姓開始深耕細作,一來是有了牛馬可深翻深耕,二來是有了肥田法,再加上洛陽這邊的田地水利設施要好些,因此產量得以大大提高。

  原本一畝地也就是一石左右產量,現在一畝地能產兩石左右,甚至還能再間種一季其它的,比如粟或者是大豆又或者是蘿蔔等等,實際收成又提高不少。

  總的來看,現在投入大點,花的精力更多些,但一畝地卻差不多有過去兩畝甚至是三畝的收益。

  不過羅成聽到普通百姓,一戶也就是三四十畝地的時候,還是比較複雜的。

  歷史上有個王朝周期說,說一個王朝也就是二三百年,就會有一個周期性,舊王朝崩潰新王朝誕生。

  這個周期性倒不是什麼天命、運數,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二三百年之後,王朝人口大增,而土地卻兼併嚴重,土地最終成了最大的根本矛盾,朝廷無力解決,於是當遇到點天災或大的戰事,因此就會徹底崩潰滅亡,然後直至新的王朝誕生,開始新一輪的土地分配調整,然後再能延續二三百年。

  「一戶三四十畝地,還是少了一些,不過如果能夠把洛陽這裡的精耕法推廣出去,倒是能大大降低一些土地的矛盾。」

  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

  土地既是百姓的命根,也是王朝的命根。

  百姓沒有土地,在古典農業社會,就會很艱難。而對於王朝來說,若是控制不住土地,就免不了這二三百年一個周期輪換的命運。

  想歷史上被稱為穿越者的王莽,也曾經面臨著這樣嚴峻的問題。

  西漢末年,經歷二百多年歷史的中原王朝,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土地兼併嚴重,絕大多數的土地都落入到了貴族豪強官員們手裡,許許多多百姓淪為了失地農民,甚至最後只能成為別人的奴隸。

  曾經被西漢上下都視為聖人的王莽,在全國人民的擁擠下成為了新朝皇帝。王莽很有才能,可面對著西漢留下的那破爛家當,也是一愁莫展。

  他與其它開國皇帝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是接受禪讓的,而他受禪時,當時舉國上下,尤其是那些貴族士人官員們,幾乎是完全贊同的。這就意味著,王莽其實全盤繼承了西漢的這些上層階級,天下真的只是換了一個皇帝而已,一切都沒有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