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亮的五百義子,羅成是早知道的,當年張亮負責奉命組建暗衛,為了發展工作,於是也按軍中慣例做法,招募了許多部下,然後從他們中選出五百精銳能幹者,收為義子。

  可羅成沒有想到,時至今日,張亮明顯上假裝奉詔解除了與這五百義子的關係,暗裡卻還要他們起誓效忠,甚至又讓這些義子故意違反詔令,暗中每人收了六七個義子,還都是違令從軍中收的部下士兵。

  若是僅僅只是招攬術士這些,倒還只能算是一些不大的問題,可五百義子三千義孫,都在三衙諸軍之中任職當兵,這就讓皇帝十分忌憚了。

  再加上現在皇帝還把錦衣衛這樣一個重要的特務機構交給了張亮,皇帝對張亮如此信任,但張亮的行為,無疑讓皇帝極為失望,甚至暗暗有些驚恐。

  張亮這個人,搞情報很厲害,出身貧窮的他也是個亡命。但是這人打仗方面卻一般,尤其是指揮不行,若是讓他當個二百人長,衝鋒陷陣他還是很猛的,可如果給他幾萬人馬,他就難以調度。

  「朕要看到證據,如山鐵證!」

  皇帝對皇城司提督李憲只說了這短短一句話,但這句話卻充滿著殺氣。

  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

  「召張亮前來。」

  皇帝壓抑著心頭的怒火,對於老兄弟們的背叛,皇帝是最惱怒的,這不僅僅是憤怒,更多的還是遺憾。

  從長白山下的章丘小城,一路過來,十來年了,眾多兄弟相扶,他羅成才走到今天。而這一路上,也不知道倒下了多少兄弟。

  多少人都沒有見到今天的勝利,無法享受到開國後的榮耀。王君廓、張亮這些人是幸運的,他們追隨羅成很早,可卻一直活到了如今,個個功成名就。皇帝也從不曾虧待過他們半點,哪個不是公侯紫金,哪個不是實封諸侯。

  偏偏卻還是反,為何?

  李憲忙叉手回話,「聖人請息怒,張亮早有反心二意,若是這般去召,只怕會狗急跳牆,不若由奴婢率皇城司去拿人,不但把張亮捉拿,還要把他的義子義孫一網打盡。」

  一說到張亮的五百義子三千義孫,羅成就更心痛。

  若無反心二意,暗裡私養這麼多的假子義孫做什麼?尤其是這些人基本都是在皇帝身邊的禁軍和內軍之中,幾千人啊,真要是一起突然做反,那真是防不勝防。

  羅成點頭。

  「急詔王鐵漢率羽林軍前來溫泉宮護駕,除羽林軍外,任何兵馬不得靠近。還有,秘密查下羽林軍,可有張亮的義子義兒,若有,先拿下。」

  羅成終究也是馬上打天下的皇帝,真遇大事,卻也沒有心慌。現在不管張亮是不是真有反心,還是只是想要網羅羽翼自立山頭營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能受到這個威脅。

  危險的苗頭得第一時間掐掉,要控制住局勢。

  「是朕失察了,之前就沒有發現張亮這小子,居然如此,哎!」

  「奴婢李憲愧對聖人之託,沒能及時發現張亮之陰謀二心。」

  羅成伸手拍了拍李憲背部。

  「這不是你的錯,你能在組建皇城司僅僅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能識破張亮的二心,非常難得。」

  羅成想想,把腰間的那把玉具尚方劍摘下遞到李憲之手,「朕賜你尚方劍,若是張亮等敢抗捕,許你先斬後奏,格殺勿論。」

  「朕再調千牛衛府的兵馬助你行動。」

  「奴婢謝陛下。」

  李憲激動的無以言表,作為一個閹人,他們與外臣相比,那是有著天然的不同。李憲也從不把自己當成是臣子,而是牢記自己只是皇帝的奴婢,是天子私人。皇帝的權威,不容半點褻瀆,誰敢謀亂,那誰就是他們這些沒卵子的天然敵人。

  羅成隨後又派中官急詔院府宰輔以及蘭台御史,還有樞密院使、兵部尚書等前來。

  「朝廷早有明詔禁令,張亮還陰養如此眾多假子假孫,意欲何為?正是欲反也!」

  侯莫陳一聽皇帝通報情況,立即就怒道。

  其它宰輔們也很氣憤,對這種反骨仔都言該殺。

  倒是魏徵還稍為張亮說了句話,「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

  「魏徵你何意?難道要等張亮率這幾千假子義孫,來個宮門之變,讓他學那宇文化及之輩,那個時候才算反?」侯莫陳本身是鮮卑人,脾氣暴,雖說現在是宰相,但宰相眼裡更容不得反賊。

  杜淹則有些惶恐。

  他是御史台的長官御史大夫,雖說之前退出政事堂,不再任宰相,可是御史台現的職責也是很明確的,是兼隋朝謁者、御史、司隸三台為一體,掌握著朝廷彈劾監督大權的,他們的監督權與錦衣衛和皇城司不同,那是有風聞奏事之權,本身就是要讓他們專門盯著官員的。

  現在張亮事情捅出來,這麼嚴重,他這個御史大夫之前卻一無所知,那就是嚴重的失察。

  「臣杜淹執掌蘭台,掌握監督百官之職,卻未盡職責,有此失察,請陛下治瀆職之罪,臣自請辭職、歸家待罪。」

  在先前御史大夫退出政事堂後,朝廷有了一條新制度,那就是若當朝的府院宰輔被御史台參奏,那麼必須得停職待罪,暫交出職權,等候處置。

  雖然在當時討論這一條的時候,還有大臣提出,要按漢以來的天人感應法,即如果天下出現大的災禍,那麼當政的宰執當得有人引咎請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