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的好,這番話才是真正的安國之策。」羅成對嗣業這番話完全贊同,現在去打吐蕃,一來朝廷經此戰後,國庫空虛,兵民疲憊。

  二來與吐蕃間還隔著諸羌,直接進攻吐蕃太遙遠,且秦軍也還無法適應高原氣候,後勤更是難以保障。

  要滅吐蕃,必先滅諸羌。

  平定諸羌之後,再步步推進,在羌地屯兵築城,待駐羌地的秦軍能夠完全適應那邊的氣候,待朝廷能夠在羌地儲備足夠的錢糧物資之後,那個時候才是開戰之時。

  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

  從兩儀殿出來,嗣業便看到了太上皇和皇太后,兩人站在殿下有些殷切的期盼著見到兒子。

  看到嗣業,二人都上前圍著兒子轉。

  老爹拄著龍杖一瘸一拐上前,一隻蒲扇般的大手在兒子身上使勁的拍打了一個遍。

  「嗯,都還結實,也沒缺胳膊少腿的,你娘還整天瞎操心,我就說沒事的。」

  皇太后立即拆太上皇的台。

  「剛才是誰心急火了的,非要拉著我這老婆子跑來見兒子的,一刻都不肯耽誤呢。」

  嗣業笑著道,「爹、娘,兒不孝,讓你們擔憂了。」

  老羅便笑道,「哎,自從老五拉著你們兄弟伙去當兵後,這擔心也不是頭一回了,好在吉人自有天佑,從來也沒出事。」

  雖然嘴上說的輕鬆,可嗣業被困大非嶺,聽說三十萬大軍把他們圍在一座山上,朝廷大軍又救援不急,太上皇可是急的滿嘴泡,吃不香睡不好的。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是兒子被困敵軍重圍之中呢。

  當年老五帶著兄弟幾個遠征高句麗,也曾一度傳聞說哥幾個兵敗遼東,甚至已經人沒了。

  羅母也是說著說著,眼淚都止不住的往下掉,「你不知道,之前你被困那吐谷渾,你哥又突然中風,一開始我們還不知道,後來他身體好些了,我們才知道,匆匆從洛陽趕過來,總算是老天保佑,你們兄弟兩個都沒事。」

  「兒啊,以後多留在娘身邊陪著娘,你看你這次也是大難不死,這是老天掛念你連個後都還沒呢,娘給你再找幾個大家閨秀,你平時也多寵寵續弦崔氏和李鄭幾個妾氏,多給娘生些孫子孫女。」

  嗣業笑道,「兒這次不會在長安久呆,等述職完成,便要返回封地了。」

  剛剛在兩儀殿中,皇帝不僅問策嗣業吐蕃之事,而且還與嗣業談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皇帝打算給嗣業換封。

  從青海湖邊換到伊麗河谷去。

  伊麗河谷還在天山以北,那裡距離長安整整七千里之遙,如今還是西突厥的控制之下。這片河谷因伊麗河而得名,河名形容陽光照在水面波光潾潾光顯明達。

  伊麗河長達千里,三山夾兩谷,往西匯入了夷播海中,這裡有西域濕島、塞外江南的美稱,這是西域最富饒的土地之一,也是少數極適合農耕種植之地。

  河谷氣候溫和濕潤,極適合農牧發展,一千多里長的河谷,最寬處達到六百里。

  眼下,伊麗河谷在西突厥突騎施部落的控制之下,是他們的草場。

  皇帝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為,青海湖畔今後還是由朝廷設郡直轄更好,而伊麗河谷雖然是一塊肥沃的塞上江南,但畢竟還是太過遙遠,距離高昌都還有兩千里路。

  加上伊麗河谷南面不遠,便是現在射匱新遷的汗庭千泉,於是羅成便有了遷封嗣業去伊麗河谷,同時再分封數位異姓功臣前往。

  初步定下的是嗣業遷封伊麗河谷上游,封地依然六百里。

  這個換封,相比之前祁連山下的那塊封地,無疑更好更肥沃,之前那是塊只適合放牧的偏僻窮地方是個山區,但現在的伊麗河谷,卻是最肥沃的塞外江南。

  皇帝把伊麗河谷上游交給嗣業,也是因為伊麗河谷也是一條重要的河谷通道,往西直通泰西,往北越金山入東部草原,這都是一個重要的通道。

  把這塊戰略要地,交給嗣業,朝廷更放心。

  除了嗣業封往伊麗,還有原高昌王伯雅也改封到伊麗,原本朝廷打算伊麗是封給他的,但現在皇帝把伯雅改封到伊麗河谷南面支流,八百里野山羊河的上游。

  另外,秦瓊、尉遲恭、程咬金、單雄信、裴行儼、牛進達、薛萬徹、郭孝恪、來整這九員大將軍,這次也被皇帝一股腦的全封到了伊麗河谷。

  另外還有二十多位公侯伯則被授封到了伊麗河支流野山羊河谷。

  一千多里的伊麗河谷,七百多里的野山羊河谷。

  西抵夷播海和大青池兩大天山北的湖泊畔。

  這次的數十位功臣受封,最低的爵位都是開國伯,封地以百里起,最高的是伊麗國王,國王爵位,直接授封六百里封地。

  皇帝把朝中最能打的那一批猛將封往伊麗一帶,可知皇帝對西域的看重。

  東有伊吾高昌焉耆三郡朝廷直轄控制,占據了西域的東大門,然後朝廷又往西域一股腦的封出數十位戰功赫赫的猛將過來,占據天山北最肥沃的伊麗河谷和野山羊河谷。

  一東一西,幾乎把天山北路兩大要點直接掌握在手,不但在天山南北都握要戰略要點,同時還能隔斷東西突厥草原。

  有伊麗諸封臣在,朝廷的西域三郡不再孤懸在外。

  有朝廷的西域三郡在,伊麗諸封臣也有後援依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