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穩紮穩打,一步一步來。

  眼下秦軍形勢大好,但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敵軍的主力還在。

  一個不好,若是秦軍脫節,就有可能被敵軍包圍殲滅的可能。

  誰都在小心翼翼的調動兵馬,尋找機會,雖然攻守易勢,但鹿死誰死,猶未可知。

  對於秦軍來說,攻守易勢也並不全是好事,這意味著秦軍離開了本土防禦,不再有堅固的城池可依託,尤其是隨著進軍的深入,後勤糧草軍械的供應補給,都會成為極大的麻煩。

  而天氣已經漸涼,吐谷渾之地八月就下雪,就更添加反擊的困難。

  一個不好,大好形勢就可能再次易手。

  現在兩邊,拼的已經不再是誰兵多,而是誰能犯更少的錯誤。

  大非嶺也許會是吐蕃等敵軍的突破點,但也可能會是他們的致命處。

  「但願尉遲恭和來整二將,能夠順利擊敗慕容恪叔侄,解大非嶺北面之敵,撕開包圍圈的一面。」

  張仲堅從江陵返回長安,向皇帝帶來一個重要的消息。

  江陵蕭梁內亂,皇帝蕭銑先後殺了元老大將董景珍與張繡,又大肆裁撤諸將的兵馬,使得人人自危。

  雖然之前朝廷與三藩達成協議,三藩稱臣歸附,朝廷在三藩設道置郡,授給他們官職,仍由他們自治,一時間相安無事。

  可不管怎麼說,他們依然是有割據之實。

  「梁將周法明和雷長潁各欲率土統兵歸附。」

  張仲堅已經與周法明等達成了協議,約定叛梁投秦。

  可皇帝聽了之後,卻並沒有表現出半點高興之色。

  「親軍侍衛府的能力朕看到了,張仲堅的江陵之行很有成效,也很辛苦。只是,眼下不是時候,讓周法明和雷長潁先不要動。」

  「陛下,周法明與雷長潁正是因被蕭銑猜忌,這才欲歸附我大秦,若是不派兵接應,只怕難逃董景珍和張繡之下場也。」

  周法明祖父本是南梁車騎大將軍,他父親則是南陳的大都督,他的次兄周法尚曾是隋朝武衛大將軍。周法明在隋朝時是真定縣令,隋亂時襲據永安郡,並派諸子分襲江夏沔陽等數十城,後歸附蕭銑,中途又投過李密。

  其兄周法尚早年為隋朝大將,征遼時為海路副帥,多次隨羅成征戰,後病死於軍中。若不是死的早,肯定也能成為大秦開國功臣的,有這關係,再加上曾經中間投過李密,使得蕭銑一直猜忌周法明。

  「大秦現在不能與三藩開戰,這樣,給蕭銑下一道密詔,告訴他雷長潁欲叛亂投秦。」

  「陛下,這豈不是出聲雷長潁?」李君羨大驚,這樣搞,以後誰願意投大秦?

  「朕知道這個雷長潁,不過是一水賊草寇,為惡多端,就是亂世里的一根牆頭草,東倒西不歪,前後不知道投過多少家,有奶便是娘。這種人,本就不是什麼好鳥。更何況,現在朝廷全力西線作戰,根本無力再南線開戰,犧牲一個這樣的草寇,換得與蕭銑暫時安寧,朕覺得沒什麼。」

  如雷長潁這樣的就是投機者,朝三暮楚,眼見蕭梁勢弱,便想跳槽大秦,若是一般情況下,羅成倒也願意接受他的歸附,免除一地戰火。但眼下局勢,大秦根本不可能再在江南燃起戰火,那麼犧牲一個這樣的傢伙,暫時安撫下蕭銑,羅成覺得沒什麼。

  為帝皇者,若是連點這樣的暗黑都沒有,那就太天真了。

  「周法明呢?」

  「先不要提他,畢竟其兄周法尚當年也與我多次征戰高句麗,多少還是有些香火情的。」皇帝想了想後道,當然萬一局勢不對,朝廷也還是有可能會犧牲掉他的。這種事情,有時就是這般無情。

  當年楊堅立隋後,就有許多江南官員過江北渡投隋,然後當時的楊廣根本還沒有準備好南征,於是為避免南北提前開戰,於是乾脆把那些投隋朝又全送回了南陳。

  「對了,派使者去宣詔的時候,順便跟蕭銑提一下,就說朕希望能夠迎蕭銑的女兒入宮為才人。」

  第1011章 只聽調令不聽宣

  張鎮周自江陵順江而下,在荊江上一帆風順,數日後便抵達漢陽。

  張假稱要往攻江西林士弘,入漢陽暫做補充,騙開城門之後,立即拿下雷長潁,奪下漢陽城。

  雷長潁城外的兒子率部逃往漢江對岸的漢口,結果本來應收留接納他們的漢口秦軍卻反將他們全綁了起來,然後送過江交給漢陽城中的張鎮周。而隨其過江的兵馬部眾,則被秦軍收容安置。

  漢口守將向張鎮周去信,說雷長潁叛亂這是梁國內務,大秦不插手干涉。

  張鎮周命人斬殺雷長潁父子,然後也對秦軍收納了數千雷部叛軍視而不見,兩家依然保持井水不犯河水之勢。

  甚至幾天後,漢口秦將翟摩侯還約張鎮周在漢江上登船會面,重申兩家宗藩關係。

  「雷長潁這等反覆無常背主不忠之草寇亂賊,人人得而誅之,但如今反賊既誅,這江漢也就重歸太平,不復動亂矣。」

  張鎮周也曾是一員隋將,早年曾經隨朱寬赴琉求島,途經了一座島嶼,將之命名為高華嶼。

  這座島,便是後世的釣魚島。

  當年隋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結果到了琉求卻語言不通,後來抓了幾個人返回,第二年,朱寬奉旨再去招降,結果流求不從。於是派虎賁郎將陳棱和朝請大夫張鎮周發東陽兵萬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