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闞棱被皇帝授以淮南道左都督指揮使職,王雄誕則被授予湖北道左都督指揮使,西門君儀被授為巴漢道左都督指揮使。

  對於這三個義子,皇帝既信任他們的忠心,也相信他們的能力。叫他們入京,也是要讓他們見見自己,好消除一些他們的擔憂與懷疑,好安心出鎮,防禦三藩。

  「你們只管安心鎮守江北,防禦三藩,西面的丑蕃西虜們,不用擔心,這些就是入秋後的螞蚱,已經長不了了。」皇帝說道。

  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

  七月初一,太極宮朔望大朝。

  今日不止五品以上的常參官員入宮上朝,而是京官實職七品以上皆上朝,而在京的王公諸侯,也盡皆上朝參會。

  百官入殿。

  由宰相領銜向皇帝龍椅先行參拜大禮,然後準備再拜太子。

  結果卻只到宦官高聲唱喝。

  「皇帝陛下駕到!」

  淨鞭響起,上玄下纁袞龍袍的皇帝走出。

  百官看到天子,無不驚訝。

  皇帝已經兩月未上朝了,殿上的百官更是有大多數許久沒見過天顏,誰也沒料到,皇帝突然就駕臨金殿。

  雖然此前皇帝已經召見了不少大臣,破除了坊間關於皇帝病重的重重傳聞,但畢竟眾多官員都未能見過皇帝,也不知道皇帝病情究竟如何。

  皇帝身著袞龍袍,頭戴天平冠,步履緩慢卻又穩重。

  皇帝臉上的氣色也很不錯。

  登坐龍椅。

  「拜!」監禮御史有些激動的高聲唱喝,都喊破了音。

  百官於是齊齊拜倒山呼萬歲。

  「眾愛卿,平身。」

  「給三公三師三孤、府院宰執,賜坐!」

  皇帝平穩的聲音充滿威嚴,此刻許多官員再次聽到這聲音,甚至都激動的流出了眼淚,這段時間,不見天顏,每天上朝看到的也只是年幼的太子坐在龍椅前,還有那垂簾後的屏風傳出皇后的聲音,對許多官員來說,這是讓人充滿焦慮的,很多人都在擔憂皇帝。

  年輕而又神武的皇帝一旦病重不能治,帶來的絕對會是天崩地裂般的巨變。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眼看著將有大治之世,誰也不希望重回混亂。

  如今,他們期盼的皇帝終於出現了。

  他們在山呼萬歲的時候,真是嘶聲力竭,都顧不得會被御史彈劾失禮。

  激動的中書舍人封德彝更是直接出奏。

  「陛下功德著著,臣昩死請上尊號,請陛下受尊號開元聖文神武天皇尊號。」

  「給皇帝上尊號,算是封德彝一記神來之筆,一般來說皇帝會有廟號、諡號、年號,但尊號卻極少,隋之前,載於史書的也就是史記秦皇本紀里有大臣為始皇帝請上尊號,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

  尊號不像是廟號諡號,得是皇帝死後所評,而是生前就可由大臣尊上,且無須避諱,百姓都可以直呼。

  尊號,自然就是尊貴的名號。

  封德彝不愧是中書舍人,快六十了,但這拍馬屁的功夫卻是非常了得的,信手拈來,卻是拍的猶如羚羊掛角。

  別人都還只是看到皇帝出現激動,他卻馬上就想到要給皇帝上尊號,甚至一下子就想出來一個相當尊貴了得的稱號,聖文神武天皇帝。

  一點也不比當年給始皇帝的泰皇差,起碼字就有七個,遠比兩個字的泰皇聽起來牛逼。

  這記馬屁拍的,其它大臣們都震住了,許多人都在暗裡嘀咕,他們怎麼就沒有封德彝的水平呢。

  而龍椅上的皇帝,也不由的叫了一聲臥槽。

  尊號這玩意雖說在始皇帝時就有了,但真正發揚光大,是在唐朝時。

  唐朝開始,尊號就泛濫了,不但皇帝有尊號,皇后也有,生前上,死後也上。甚至如唐玄宗,一生上了六次尊號,且尊號字數越來越長,到最後足有十四個字,用盡了各種贊諡之詞。

  這有好漢朝時的皇帝廟號,非十分了得的皇帝是沒有廟號之尊的,但到了後來,管你是割據一方的梟雄,還是王朝短命昏君,都能死後撈一個廟號。

  「請陛下受尊號!」

  其它大臣們反應過來,也覺得皇帝這次重返朝堂,那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於是紛紛附喝。

  羅成看著眾臣那激動興奮的樣子,微皺了皺眉頭。

  上尊號這個事情倒沒什麼,只是這尊號七個字里,那天皇帝就讓他有些不太喜歡。雖說古人稱天皇地皇泰皇,但他不由的聯想到此時日出之地那小島上的和族小日本子。之前東瀛王派使者來大隋,曾致信楊廣,開頭說日出天子致信日落天子,這引的楊廣極為不滿。

  小小島國蠻夷酋長,也敢自稱天子,還把把隋帝稱為日落天子,這是作死。

  宰相魏徵等人見眾臣這麼激動興奮,微微一笑,覺得皇帝大病初逾,上個尊號倒也沒什麼,就跟民間百姓搞沖喜一樣了。

  於是便也拱手請上尊號。

  本來羅成不喜天皇之稱,但見眾臣一個勁的起鬨,想想自己也沒理由要避小日本啊,於是欣然接受。

  當下,大秦天子羅成,於是便新增了七字尊號:聖文神武天皇帝。

  百姓也可簡稱為天皇。

  皇帝受號,百官歡呼,於是今天的大朝會氣氛達到頂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