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山上。

  最易登山的南面,秦軍一連在山坡上設立了九道營柵,每道營柵後都布置了不少兵馬。

  多彌羌兵漸漸接近,只是山上的令旗遲遲沒有變動,於是營柵後的士兵們,雖握緊了長矛,拔出了長弓,卻遲遲沒有動作。

  令行禁止。

  無令而行,軍法當斬。

  甚至敵人都已經接近百步,可弓弩手們,卻連弦都還只剛剛上好,但卻不得拉弦。每個弓弩手都帶著三壺箭,足有百支,另每人配有五條弓弦。

  不過弓弦在如今這樣的季節,保養不易,極易損壞,因此上面要求,非臨戰不得上弦,敵入射程之後才得張弦。

  駐守第一道營柵的團都指揮使,不時的扭頭回看山上。

  那裡數面戰旗高高樹立,紅旗飄飄卻一直沒有變化。

  一名義兒侍從有些忍不住的問道,「都將,羌人已經進入射程了。」

  臉上有條刀疤的都指揮使哈哈一笑,一隻大手在十多歲的義兒侍從身上拍了幾下,「怎麼,怕了?」

  「不怕。」義兒雖很激動,激動的身子都在發抖,但確實不怕。「我就是想早點開打,多殺幾個羌賊,將來也爭取入羽林宮,成為天子門生。」

  「好小子,有志氣,不過別急,打仗嘛,得聽指揮,我們這些前線的將士,要做的就是聽令而行,做戰時勇猛拼殺就夠了。」

  山上。

  嗣業就在大旗之下,居高臨下俯瞰著敵軍接近。

  「放前面這批羌人散兵過來,別打草驚蛇了。」

  今天,神機炮第一次在敵軍面前發威,雖說一炮打響,不過殺傷有限。剛才那一輪看似吊炸天,但也不過殺傷數百而已。

  不過確實把敵軍震的不輕,尤其是党項拓跋部的,估計已經有了心理陰影了。

  既然吐蕃人還要打,那今天就要給他們點狠的,讓他們長點記性。

  「若是放多彌兵過來,估計一會一道營柵會有傷亡。」一名參謀道。

  「打仗豈會沒傷亡?我輩皆為大秦將士,一戰功成萬骨枯,為了勝利,就得有犧牲。」

  「是否增援一下一道營柵?」

  「這還只是第一場戰鬥,剛開始就增援,那以後這仗還怎麼打?告訴一道營的張彪,援兵沒有,他必須給我守住了。守住了打好了,以後我喊他大彪,打不好,以後他就叫小彪、軟蛋彪!」

  「是!」

  以幾萬人馬守大非嶺,援軍也不知道何時能有,面臨著三十萬敵軍圍困,嗣業必須從開始就做好最壞準備,留足餘力。

  山下,三千多彌散兵已經接近到六十步處,而後面,還有七千多彌兵已經開始上馬,準備騎馬衝到山下。

  張彪聽完嗣業傳令兵的話,有些無奈的苦笑。

  他這第一道營柵的守軍,雖只守山南一面,可也總共兩千人,就一個團。

  「你回去轉告大帥,就說我大彪自齊郡開始就隨大王征戰,當年也是陌刀隊裡拼死殺出來的,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曾慫過軟過,我大彪永遠都是大彪,就算到死,也一定是卵硬朝天。」

  傳令兵走後,大彪拿出了自己的陌刀。

  從一個陌刀手,到如今的團都指揮使,這一路,那都是他一刀一刀砍殺出來的。

  他每升一級,陌刀之下都躺著許多敵軍的屍體。

  「放近了再射,到三十步時放箭,不要拋射,就給老子瞄準了一個個的射,三個一組,都拿出些本事來。打贏了,人人有賞,若是打孬了,給老子丟人,以後就給老子滾出我的團。」

  一般臨陣對敵,最近也只放敵至六十步,弓箭手就會開弓。而弩手,甚至更遠就會發弩。

  三十步,這個距離對於弓箭手來說,雖能提高精度,但自己也會很危險。

  不過現在張大彪卻要求三十步再放箭,一來依仗自己有營柵可防禦,二來也是因為在前面的敵人太過分散,過遠放箭效果並不好。

  既浪費力氣又浪費箭支,不如近了再放。

  至於配屬於第一道營柵的神機炮,雖有百門之多,但他卻下令得等到後面的敵軍大隊上來了,再聽他命令投射。

  多彌羌兵已經臨近營柵不過五六十步。

  他們開始張弓搭箭,邊走邊射。

  好在秦軍居高臨下,占據高處,又有營柵可避,多數箭支都只是稀疏的飛過來,然後落下。

  有些運氣不好的秦軍中箭,悶哼一聲,咬牙堅持。

  後面有隨軍的檢校病兒官指揮著擔架隊過來,負責戰場救治。

  秦軍是一支有比較系統的軍醫體系的軍隊,隋朝時,朝廷規定出軍作戰,每五百人由太常寺派醫官一名,五千人軍隊派醫官兩名,自此以上,每增加五千人,增一醫官。

  並且於軍中設立病兒營,派醫師充當檢校病兒官,負責治療照顧傷兵。

  這些從太常寺派來的醫官,其實多是由朝廷的醫生培養學校太醫署調來的,雖有派醫官,不過數量太少。五百人的軍隊打仗時,只派一個,滿五千人,總共也才兩個,如果有一萬人軍隊,也才三個軍醫。

  羅成當年征戰遼東時,就十分重視軍醫,戰爭士兵傷亡的九成並不是直接在戰場上被敵所殺,反而多是戰後傷病而亡,尤其是傷口感染,極為嚴重,傷亡極高。

  因此,早在他征遼時,就於自己軍中設立了專門的野戰醫院,儲備了不少的藥物,並且建有一支專門的戰場救護營,有擔架隊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