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天,他們終於走出溫泉谷,前面就是大非川了。

  「他娘的,終於到了大非川了,這下不怕了,幸虧咱們沒扔下這些,要不可就虧大了。」郭孝恪看著前面的大非嶺,又看看身後那長長的隊伍,不由地笑道。

  嗣業的眉頭卻依然緊皺著,他本以為,吐蕃軍定會在他們抵達大非嶺前襲擊的,可是沒料到一直到了這裡,也沒見出手。

  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大非嶺上,程名振也看到了山下的秦軍返回,於是山門打開,一支輕騎奔下山來迎接。

  嗣業見到程名振,立馬就問,「大非嶺附近可有什麼異樣?」

  「其它的都好,就是前幾日派去北面的幾支偵騎一直都沒回來。」

  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我們的退路估計已經讓人抄了!」

  嗣業望著陰沉沉的天,嘆聲道。

  「不可能吧,北邊哪來的敵軍?」郭孝恪依然還是認為嗣業過於緊張了,就算數路敵軍正在到來,但離的應當還遠,他們依然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帶著豐厚的戰利品從容而退。

  只是嗣業卻相信自己的預感。

  「趕緊先把人馬撤進大非嶺營寨中。」

  又是數支輕騎馳向北方,這一次,不信邪的郭孝恪親自帶隊,一定要證明嗣業的擔心是多餘的。

  大非嶺營寨中。

  在嗣業進攻烏海的這段時間裡,營寨又迎接了幾支輜重隊伍的到來,來自西平、臨洮等郡的上萬民夫,帶著大批糧草軍械抵達。

  同時,又有附近幾郡徵發的郡兵以及諸羌部落兵,也來了近萬。

  「現在寨中有五萬餘人,其中有之前留下休整的一萬餘府兵,另有羌兵萬人,郡兵等萬人,加上還留在營中的民夫約兩萬。」

  程名振告訴嗣業,他這段時間派人加固擴建了營寨,增建了幾座小堡,同時也打造了不少投石車等重型器械,這都是為應對南面的一萬吐蕃人準備的。

  只不過那些吐蕃人一次都沒有來攻過,只是有幾次來了幾支小騎隊,他也派人圍殺了部份,逃回了一些,此後就再沒有出現在附近過了。

  「糧草有多少?」

  「足夠十萬人食用三個月之久。」

  「那器械呢?」

  「打上幾場硬仗是足夠的。」

  程名振對眼下的局勢還是比較樂觀的,見嗣業已經回來了,他也說起朝中幾次來令,讓他們班師北返。

  「現在元帥得勝歸來,我們可以撤了。」

  可嗣業卻搖頭。

  「想輕鬆撤退,只怕不容易了,此去青海伏俟城,還有八百里路,一路上道路難行,我們這裡又還有這麼多民夫和郡兵等。」

  這個時候,嗣業已經後悔不應當一意孤行非要攻打烏海了。

  郭孝恪在離開後第三天回來了,有些狼狽。帶出去的數支輕騎,也只回來了一半。

  一見嗣業面,他便有些灰敗的道,「這下麻煩了,慕容恪與西突厥的聯軍,居然神不知鬼不覺的跑到我們北面去了,現在攔住了我們撤回去的道路。他娘的,之前情報不是一直說他們還在西邊嗎,怎麼一下子反跑我們前面去了?」

  「軍情本就虛虛實實,很明顯,對方放了些煙霧,然後耍了我們。」嗣業問郭孝恪,「你發現了多少西突厥軍和吐谷渾叛軍?」

  「離這裡百里左右,約摸著得有三五萬人,他娘的,太出人意料了。」

  程名振和薛萬均都不由的皺眉,這下就是三面皆敵了,唯有東面沒有敵人,但東面是黃河,而且黃河之東是西傾山和連雲山,路更難走,尤其是帶著大部隊和輜重更不行。

  「要不,我們趁敵人還沒合圍,咱們殺回去?就算有三五萬西突厥和吐谷渾叛軍,也絕攔不住我們。」郭孝恪提議。

  可是嗣業卻搖頭拒絕了。

  若是戰場在中原任何一處,他麾下的這些兵哪怕只有一半,但只要都是秦軍府兵,他也有信心殺出去。

  可九萬人中,秦軍府兵只占了兩萬餘,剩下的是吐谷渾軍和郡兵、民夫、羌兵,更別說這邊惡劣的氣候和陌生的地形,都是無形的繩索。

  相反之下,敵人卻對這裡的地形和氣候等更適應,一個不小心,他就可能兵敗於此。

  嗣業再次找程名振確認了營寨中的糧草軍械數量,確認很充足後,他眯起眼睛。

  「我們不走,就在這裡守著,以逸待勞,以守待攻。」

  現在營中有九萬餘人馬,還有三萬多俘虜,另牛羊馬匹等牲畜十幾萬,堅守個幾個月是不用擔心糧食問題的。

  既然如此,那就守,為何要冒險撤退。

  大非嶺的營寨,雖不是什麼險要堅城,但也占據有利地形。

  羅嗣業身為行軍總管,全軍主帥,就算吐谷渾軍不隸屬於他管,但慕容順也得聽他的建議。嗣業說現在敵人三面來圍,兵力甚至在他們之上,此時撤退太過危險,要堅守城池,打一場防守反擊戰。

  慕容順雖然聽說三面來圍,心下慌張,可見嗣業很淡定的樣子,並不是已經到了窮途無路之時,倒也稍安定了些,聽完嗣業的堅守理由,慕容順並沒有什麼好的主見,只能猶豫半天,最後道,「我與大王同進退,戰守調度,皆聽大王指揮。」

  得到了慕容順的支持,嗣業立馬向全軍公布了守戰的決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