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路路人馬,正不斷向青海伏俟城匯集。

  長安城中。

  皇帝召見了剛自青海返回長安的唐儉。

  面對著這個有些膽大的使臣,羅成讓他在殿外等候了足足兩個時辰後,才將他召見。

  「唐儉,你好大的膽子!」

  唐儉跪坐在地,「陛下,臣以為,吐谷渾本就狼之野心,與其被動於人,不如先發致人,將主動權掌握在手中。」

  「可你並沒有成功,你就算有計劃,也應當先稟明朝廷,然後由朝廷策划進行。若是由朝廷策劃此事,定不會有這樣的失敗。絕不可能放慕容恪、慕容安遠、天柱王等逃離,導致今日青海之亂!」

  不過雖然訓斥了唐儉一通,但羅成最終還是沒有降罪於他。

  畢竟,他當時遠在吐谷渾,距京城相距幾千里,有些情況也來不及請求後面,雖說膽子大了點,但作為使臣和將軍們,有的時候確實也需要這種決斷之力。

  雖說失敗了,但也不能全怪他。

  「唐儉,朕現在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積石山以南是党項羌諸部,如今党項羌大多被吐蕃說動,出兵北上來犯,朕派你秘密前往党項羌諸部,帶去朕的旨意。」

  党項羌在吐谷渾以南,靠近四川,夾在吐谷渾與蘇毗之間,如今蘇毗被吐蕃吞併,於是党項羌與白蘭羌這兩大部落,便與吐蕃直接相連。

  這些羌部因地處偏僻蠻荒,所以很野蠻,有點好處,便心動。

  這次想著跟吐蕃一起北上搶一把。

  羅成讓唐儉去出使党項羌的細封部等諸部,去遊說這些党項羌歸附大秦,羅成承諾,只要他們歸附大秦,與大秦一起討伐吐蕃、吐谷渾叛軍,那麼吐蕃所占據的蘇毗之地,大秦將賜封給他們。

  並且,朝廷還將授封党項羌諸部官職爵位,並與他們通商貿易,開設邊市,以茶易馬。用中原的絲綢布匹鹽酒等換他們的牛馬皮毛等物。

  開放邊禁,互市貿易,對於那些邊境的部落來說,向來是有極大誘惑力的,一般情況下,中原都會限制與那些部落的交易,使得他們難以得到足夠所需要的中原物資,藉此限制他們的發展壯大。

  甚至一些小點的部落,一點資格都沒有,只能跟那些有資格跟中原交易的大部落交易,花更多的代價交易。

  更別說,中原的賜封可是很值錢的,能得到中原冊封,拿到中原的旗鼓,他們有時就能號令周邊的小部落,甚至打著中原朝廷的旗號去征伐那些敵對勢力,一般人還不敢插手干涉。

  當然,党項諸羌畢竟已經先答應了吐蕃人的出兵請求,因此要成功說服党項人,也並不容易的。

  「你若成功說服党項諸羌歸附,朕既往不咎,若是你辦不成,則新帳舊帳一起算,兩罪並罰,可願意?」

  唐儉立馬道,「臣願意將功贖罪,出使党項羌!」

  羅成笑著點頭,「既然如此,那就退下吧!」

  党項也是屬於西羌的一支,因此也稱為党項羌,他們聞名歷史之處還是他們後來在甘肅一帶建立了西夏國。

  但最早的時候,羌人卻主要是發源於青海東南的黃河一帶,也就是此時河源郡一帶。

  漢朝時,大量的羌族內遷至河隴和關中一帶,但党項人卻一直留在黃河源頭的麥積山一帶,過著不知稼穡、草木記歲的原始遊牧部落生活。

  他們以部落劃分單位,以姓氏作為部落名稱,到此時,逐漸形成了党項八部。

  其中以拓跋氏和細封氏最為強盛。

  歷史上,他們也是在唐朝時歸附內遷,慢慢的逐漸集中到了甘肅東部和陝西北部,後來借著唐末黃巢之亂,党項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勤王,被唐僖宗賜定難軍節度使、封夏國公,賜姓李。

  至於,党項人終於登上政治舞台,在晚唐至五代的這段風雲時期,他們漸漸控制了數州之地,掌握兵權,也成為割據一方的藩鎮梟雄。

  並在北宋時,起兵叛宋建立西夏。

  但在此時,党項羌,只能算是諸羌里比較落後的一支,關隴河西一帶有大量的羌人,許多都是漢朝時內遷的,他們已經算是熟羌了。

  但党項羌卻始終留在黃河源頭的老家,過著落後原始的遊牧生活,不過這些人彪悍凶蠻的很。

  若是能夠策反這些党項人內附,到時正好捅吐蕃一刀子。

  至於党項羌若是歸附,得授官職封地,會不會又如歷史上晚唐那樣趁機崛起割據,這就是以後的事情了,羅成相信,正常情況之下,他們是不可能再有這樣機會的。

  羅成還派出了另幾位使者,分別前往白蘭羌、多彌,以及東女國西山八國,這些都是蘇毗以北以東的諸羌部落,大多都在吐蕃征服了蘇毗以後,向吐蕃臣服稱臣。

  不過依然還是保留了實際上的獨立地位,羅成也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能夠策動這些西羌諸國歸附大秦,反攻吐蕃。

  而在他還沒離開洛陽時,他還派了使者前往漠北,向薛延陀汗王傳詔,讓這位附屬於大秦的漠北汗王,出兵西突厥。

  他甚至還派出了兩支使團假充商隊,意圖往西,越過西突厥控制的西域地區,分別去波斯和羅馬,出使兩國,與他們結盟,一起對付西突厥。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羅成不介意多拉幾個幫手,他只想要早點結束這場戰爭,因為現在的大秦,拖不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