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突然覺得,我們這樣一群人,跑到那彩雲之南的麗江去,不知道會是個什麼場面呢。也許,不沒到麗江,我們就會被烏蠻給一鍋端了。」

  「哼,娘的還幸災樂禍,老子跟你說,你現在是被發配我麗江國,以後老死都不得離開,你下半輩子,就都掌握在老子手裡。從現在起,咱們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還樂什麼?」

  李孝恭嘆聲氣,他又哪樂的出來呢。

  身為關隴將門子弟,打小學習兵法戰陣,在隋亂之時,雖統兵時間不長,可也是打過幾場硬仗的,然而他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足,只能說時也勢也。

  李淵兵敗滅國,他們這些李家的宗室子弟也不得不背負枷鎖。

  曾經的宗室郡王,跟羅存孝一樣的身份,可現在羅存孝依然是宗室王,甚至還得了實封開國,正前往封地就藩之國。

  而他李孝恭,卻只能成為羅存孝的一個流放發配的長流人,下半輩子都只能做他羅存孝麗江國的一個帶罪小吏,想想,真是命運弄人啊。

  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

  五月初,皇帝御駕往關中長安而去。

  一路上,車馬潾潾,隊伍浩蕩。

  皇帝羅成沒有整天呆在輪宮之上,事實上有百官奏請把隋明帝洛陽宮裡的輪宮拉出來,但羅成沒同意。

  作為一個馬上征戰打天下的皇帝,他三十未到,根本不需要坐在輪宮之中,皇帝大多數是騎馬,偶爾坐坐馬車。

  他甚至經常帶著羽林郎離開大隊人馬,到附近的村野草市里去微服走訪一下,也會在沿途經過的郡縣,召見地方官員,並會去當地軍府檢校一下府兵、郡兵們。

  一路走來,皇帝發現了不少問題。

  門下侍郎魏徵一身道袍,又恢復了過去遊方道人的裝束,他騎著一頭青騾,抹了把頭上的汗,「這才五月初呢,就這麼熱了。」

  「老話說的好,過了五月五,就得睡涼蓆,你看這河邊的稻子長的這麼好,天氣不熱起來,莊稼怎麼長的起來呢。」皇帝卻是黑色軟腳幞頭配上白色長衫,腰間一條蹀躞帶,還配了一把橫刀,看起來,很有幾分遊俠的味道。

  羅成覺得此時的溫度應當比後世時要稍偏高一點點,也正是這波暖流,讓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趁勢崛起,甚至是東北的契丹等部族,也因此走向強大。

  這樣的好氣候,對於中原來說,當然也是更有好處,這意味著能有更多的土地適合種植,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據說唐末和明末之時,都曾經爆發過小冰河氣候,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比後世低的多,夏天大旱和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是河北,甚至連嶺南的廣州都狂降暴雪。

  小冰河期導致氣溫大幅度下降,糧食更是大幅度減產,天災不斷,導致饑荒四起,人口銳減,在下動盪。

  「熱就熱點吧,總比冷好的多。」

  這幾年可以說老天還是比較關照的,比起隋末那幾年,動不動就是大旱、黃河決堤、蝗災等,起碼是大部份地區風調雨順的。

  在主要靠天吃飯的這個時代的農業,一個好天氣,不但對於種地的百姓至關重要,就算對於朝廷來說,也至關重要。

  大家有收成,就能吃飽飯,人心就不會思亂,就能安定發展。

  魏徵笑道,「夏天確實比冬天好,起碼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夏天熱點那就避避暑,可冬天嚴寒,卻是無處可避的,每年冬天可都要凍死不少人。」

  君臣兩人,帶著一隊羽林郎,走進一處設在河邊的草市。

  在這個時代,城市城市,城池與市場是聯繫在一起的,有城的地方必有市,市場一般都是建立在城池當中,是專門的市場,一般城市裡可不會讓人沿街設鋪,隨地擺攤。

  當然,在鄉村地方,也會有一些在城市之外的市場。

  一般都是設在一些渡口河邊,或是路口之類的地方,方便附近一些鄉村的百姓過來交易,也不會有什麼房屋商鋪之類的,大家過來找個地方隨便擺攤,自由交易。

  這種市場,一般稱為草市。

  有的草市是三五天一集,或是隔天集,或是逢單或是逢雙,百姓們也稱之為趕集市。

  相比起洛陽三市的繁華,這處小草市明顯遜色許多,沒有那麼豐富的分類,齊全的行業。可是卻也十分熱鬧,來來往往的人流,還有四處吆喝的百姓。

  來趕集的都是附近的百姓,也有些城裡來的商人,大多數百姓過來趕集買東西的同時,也把自家產的一些東西帶來出售。

  比如家裡老母雞下的雞蛋啊,自己孵的小雞崽啊,又或者是自家看門土狗下的狗崽啊,家裡養肥的大鵝。

  也有人把自己做的一些手工拿來出售,什麼蘆席啊柳筐啊。

  還有些人會把自己捕獵下抓到的獵物,或者是積攢下的皮毛拿來出售。

  五花八門,好東西也不少。

  聽著這些百姓討價還價,甚至是以物易物,羅成覺得很接地氣。

  集市上一角,甚至有幾父子在那裡擺起了一個鐵匠鋪子,在那裡燒起炭爐,叮叮噹噹的打起鐵來,打造修理各種農具菜刀等。

  羅成特意過去瞧了瞧。

  「能打刀嗎?」

  打鐵的漢子看著有五十多了,有些瘦,但卻有些精肉,他滿臉大鬍子,凸了半個頭,看到羅成的裝束,認定是個大主顧,當即笑道,「郎君要打什麼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