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威郡帥府的傳令騎兵四出,把軍令一路傳遞下去。

  數日後,羅嗣業得到李軌的回信。

  他已經調集了河西十萬之兵,其中新整編後一個軍兩萬四,另外還有土團鄉兵約六萬,以及羌人、吐谷渾人、突厥人、粟特人部落兵約一萬餘人。

  「很好,看來李軌很給我羅嗣業面子,你代我去轉告涼國公,這個人情我羅嗣業記下了,盼他早日率軍抵達。」

  蕭關下。

  嗣業對於李軌的配合非常滿意。

  「隴右呢?」

  「大帥,隴右各郡剛攻下,估計來不了多少兵馬,現在正等諸郡的回覆。」

  隴右原是唐軍擊敗薛舉的西秦後占據,嗣業奪取河套南下後,聯合歸附的李軌橫掃隴右,擊敗駐守唐軍。

  然後嗣業調派了不少麾下將領屯駐隴右諸郡,也對那些歸附的隴右官吏和地方豪強們給予官職安撫。

  幾天後。

  隴右各郡的回覆到了。

  「天水郡太守侯君集派人回復,已經率軍三萬正日夜兼程趕來。」

  「隴西郡太守殷開山派人回復,正率軍三萬趕來。」

  此外臨洮、抱罕、澆河、西海、西平諸郡的太守們,也都回復或率軍萬餘人,或率軍兩萬在趕來的路上。

  羅嗣業的參軍把隴右諸郡這些太守將軍們的兵一加,嚇了一跳。

  「大帥,僅隴右諸郡報上來的兵,已經足足十二萬了。」

  嗣業也很驚訝。

  「怎麼可能這麼多?」之前他與李軌聯軍攻取隴右後,李軌率河西軍撤回河西,隴右之地由嗣業派麾下將領率兵一萬分駐留守。

  可現在,這一萬兵居然變成了十二萬?

  哪怕是加上隴右原來的降兵、地方豪強、羌邸等蕃人之兵,也不應當有這麼多啊。

  可很快,更讓嗣業驚訝的消息到了。

  隴右的數十個羌人、氐人部落也響應奉令出兵,他們或兩三千,或七八百,居然也湊出來五萬多人。

  「隴右原先諸郡十二萬兵居然沒包括部落兵?」

  「沒有?」

  等距離最近的隴西郡殷開山率前鋒趕到,嗣業問他,「你真帶了三萬兵來?哪來這麼多兵?」

  「收編、招降啊。」

  殷開山在平定隴右後,被嗣業授為隴西太守,他留守時嗣業給了他三千兵,結果現在變成了三萬。

  用他的話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稀奇的,他留守隴西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編原隴西唐軍降兵,然後又帶兵圍剿招降郡內各股賊匪亂兵,剿撫並用,效果不錯,許多賊匪亂兵都接受招安了。

  「我還只是留下了部份,否則七八萬兵都湊的出來。」

  「你搞這麼多兵,如何供養?」嗣業問。

  「屯田啊。」殷開山笑著答道,本來他開始招降那些人後,也是打算都遣散的,後來覺得這些人都桀驁不馴,有些人也是做慣了賊,若是一下子全放回,只怕也容易出亂。

  於是後來乾脆把這些人中的刺頭都留下來,他仿此前羅成平山東等地後的辦法,擇其最精銳者編授為府兵,然後其它的編為屯田兵,這麼一來,隴右郡的府兵總共只編了兩廂八千人,但是屯兵卻編了兩萬二。

  「這麼說,你這三萬兵,還沒算土團鄉勇?」

  「當然沒算了,土團鄉勇我也召集了不少,另外還有許多豪強大族也踴躍派子弟隨征,他們是自願兵。」殷開山告訴嗣業,隴右郡除來了三萬府兵屯田兵外,還有約兩萬土團,此外還有約五千子弟自願兵。

  嗣業感嘆,這殷開山,差不多是把隴右郡的男丁都拉出來了啊。

  「也沒有吧,大概就是三丁抽一的樣子。」殷開山笑道。

  一支又一支的兵馬不斷匯集。

  九月下旬。

  蕭關下的河谷平原上,已經整整聚集了四十多萬人馬,其中由嗣業原來那三萬人擴編出來的河套、隴右兩郡的府兵就有八萬,另外屯田兵又有十萬,而河西的府兵有兩萬四。

  此外,三郡的土團鄉兵也有十餘萬,另那些蕃兵也有不下十萬,好多部落都是直接趕著牛羊,整個部落男女老少前來的,都說要奉秦皇之令打到長安城去,好搶錢糧搶女子。

  無數的人馬匯集成洪流,如一隻遷徙的大軍。

  蕭關城上,李道宗看著一日超過一日的龐大人群,心憂如焚。

  「陛下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天大的錯誤,他在一個不應該的時候,惹怒了一個不應該惹怒的人。」

  「羅嗣業這是把關外所有的人都拉過來了吧?」守將們無不驚惶。

  關下。

  羅嗣業正與李軌、殷開山、段志玄等諸將們齊聚。

  「我羅嗣業在此先感謝諸位的幫忙,謝謝你們給我這個面子,讓我羅嗣業有機會指揮這四十多萬人馬,我為我妻子,為我屈死的兒子,先謝過你們了。」

  「奉命討逆平亂,這是應該的。」李軌笑著道,但心裡也是一直暗暗心驚,想不到羅嗣業居然能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來。

  「好,感謝的話我也不多放在嘴上,咱們四十多萬人馬匯集於此,便打破蕭關,殺入長安城,生擒李淵老兒!」

  「打破蕭關,攻入長安,生擒李淵!」

  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

  蕭關城下。

  清水河谷,此河又名蔚如水,當地百姓俗稱葫蘆河。此河東南上游便聯接涇河的西北上游,而往西北則匯入黃河,直抵靈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