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成笑著問道:「思摩,你忠心耿耿,朕很欣慰,待擒殺頡利之後,朕冊封你為突厥可汗,由你來統領草原如何?」

  思摩一聽,推開椅子一下子跪伏在皇帝面前。

  「陛下,萬萬不可,擒滅頡利之後,正應順勢一舉滅亡突厥汗國,將整個草原都納入大秦統治,又豈能再保留突厥汗國?」

  「哈哈哈,你可以再考慮考慮的。」羅成笑道。

  「陛下,一舉滅掉突厥汗國,一勞永逸,切不可養虎為患啊。當年啟民可汗便是由隋一手扶立,可結果呢,啟民雖忠於隋,可啟民之子始畢便圍明帝於雁門,頡利如今更是大舉來犯,這就是明證啊。」

  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

  時令雖已入秋,可日子卻還在七月里熱鬧著。

  桑乾河中游沿岸,酷烈的伏熱還未退去,小秋作物已經在秦軍新任地方官員的帶領下開始播種。

  大秋作物還在等待收割。

  許多此前被劉武周徵召起來去服兵役去做夫役的青壯勞力們,都陸陸續續的返鄉,他們脫卻了代國的軍袍,放下了刀兵,歡喜的懷揣著秦皇頒發的赦文回來。

  地方新到任的官員們,好多還是軍中的將校暫時代任,軍人們做事總是風風火火的,他們對於皇帝的旨意從來不打折扣。

  編設郡兵,設立鄉兵土團,重新招募考核胥吏,帶著他們開始清量田地,走鄉下村,重新普查人口,登記戶籍,然後便是均田授地,修理道路,清理溝渠。

  漫山遍野的核桃即將成熟。

  一川的稻子也已經漸黃,糜谷、黑豆和胡麻等都正在播種。

  田地邊,道路上每天都有軍隊、民夫往來不絕,一支支扛著赤旗的秦軍隊伍,一支支趕著牛馬推著雞公車的民夫隊伍,每天都從後方往北而去。

  百姓們一邊耕種勞作,一邊不時的趁著起身休息下腰的間隙,與左右的人聊幾句。

  「不知道北邊的戰況如何了,突厥人會打過來嗎?」

  那邊一個粗壯的漢子便道,「抓緊時間幹活是真,那些哪管的了,再說了,皇帝幾十萬大軍過去了,豈能讓突厥人再撒野?就算真有三兩個漏網的突厥人,不知死活的跑到咱們這邊來了,那咱們現在不是縣縣有郡兵,鄉鄉有土團,村村有民兵嗎?怕啥?上面不是給咱們民兵們配了長矛橫刀嗎,捅他砍他啊,抓到砍翻一個馬賊山匪都有好幾貫賞錢,何況突厥兵呢。」

  民兵隊頭的話,讓大家心安不少,看著就插在田間的長矛,還有腰上的刀,大家也覺得確實如此。

  蒹葭還未蒼蒼,白露還未成霜。

  後方已經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活,但相距不過百里的北邊長城腳下,武周山和紇真山下的雲中盆地上,卻中已經劍拔弩張,大決戰一觸即發。

  雲中盆地,桑乾河兩岸,大片大片的春麥還未成熟,可秦軍和突厥軍卻都在搶收春麥,連河邊剛有些黃的稻子,也一樣都在搶奪。

  頡利已經慌了。

  當秦瓊尉遲恭攻破白狼塞,將軍旗高舉著來到雲中城下時,頡利就慌了。

  這個時候,他才感覺不對勁。

  各種各樣的壞消息接連而至。

  雁門城雖還在劉武周手裡,可羅成卻已經連破西陘、樓煩關,越過內長城,並迅速的奪取了馬邑、偏關、殺胡關等長城關隘、長城,然後一路而來。

  秦軍所過,幾乎已經無人再抗拒。

  緊接著,更壞的消息傳來。

  趙貴已經迂迴牛皮關外,對牛皮關發起突襲,而早前降秦的神武城高滿政和羅大恩,也早悄悄繞去了殺胡關。

  頡利慌了手腳,急調兵馬去守牛皮關和殺虎關。

  只是趙貴有備而來,他將頡利的援軍阻隔在外,一面加緊對牛皮關的進攻。至於殺胡關,頡利雖派兵去爭,奈何關城險要,他之前又沒派多少兵留守關城,這就導致高滿政奪關後,易守難攻。

  而薛萬徹授軍趕到後,更是讓頡利的意圖破滅。

  等羅成出現在雲中城下後,牛皮關也失守了。

  頡利不得不把兵馬撤了回來,此時他還有十萬人馬。

  但已經四面被圍,陷入了與幾年前始畢可汗一模一樣的困境之中。

  雲中盆地這幾百里地方,成了他的大牢籠,內外兩條長城,將他死死的圍困著,而羅成已經調集了數十萬人馬圍過來。

  而到此時,頡利都還沒能攻下雲中城。

  雲中城幾乎成了當年始畢圍攻的雁門城,攻了一個多月,都沒能攻下來。

  頡利此時想調康蘇密的那支追擊嗣業的軍團回援,但這支人馬早就聯繫不上了。

  而糧食又將盡,頡利只得派兵去搶收還未成熟的麥稻。

  於是乎,秦軍和突厥軍便在雲中盆地,四處爭奪搶收糧食,一邊搶糧一邊交戰。

  頡利本以為,這種小規模的騎兵交戰,突厥人應當是完全占據優勢的,但事實上,發動搶糧戰以來,每天兩軍交戰數百次,但幾乎都是突厥軍敗多勝少。

  往往出去糧沒搶到多少,或者好不容易搶收了一批糧食,還沒運回來,秦軍騎兵追上來了,於是被迫交戰,最後不是丟了糧食逃跑,就是被迫燒掉糧食。

  甚至有的搶糧騎隊,乾脆整個被殲滅俘虜。

  短短數天,頡利就損失了上萬人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