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柴紹一夜未眠,頭上還纏著紗布。

  這是他堅持抵抗到最後時,被一名秦軍拿盾牌砸傷的。

  不過腦袋雖受了傷,但他還是在考慮著此戰敗後將帶來的影響。

  皇帝岳父不惜個人名譽,向突厥頡利可汗稱臣聯兵,就是意圖先滅掉中原最強的羅成,可現在如此重大的戰略意圖將毀在他的手中了。

  他這一敗不要緊,卻將使得頡利的後路被堵。

  更別說,一下子少了十萬援軍,頡利可能面對的壓力將更大。

  就算頡利能擊敗秦軍,可李唐此次兵敗後,於聯盟也於半點幫助,以後又豈能在擊敗秦軍後分得什麼好處呢?

  「柴紹,出列,晉王要見你。」

  柴紹被帶到了大利城的城門樓上,那裡,晉王羅嗣業站在城樓上遠眺著南面。

  他站在城頭上往外看去,卻只看到了城外殘破的大營。

  昨天,八萬唐軍來到城下駐紮,連營十里,何等的雄壯。

  可僅僅一夜過後,連營殘破不堪,八萬大軍也已經灰飛煙滅了。

  「柴紹,又見面了。」

  嗣業轉身,打量著狼狽的柴紹。

  相比起來,勝利者羅嗣業精神飽滿,身披鐵甲威武不凡。

  柴紹跟嗣業是相識的,以前他也隨駕參與東征,大利之戰自己就是敗於他手,敗的還那麼慘,他意興索然,無話想說。

  「你是李淵的女婿,但只要肯歸附大秦,吾皇皆是寬仁的。玄霸一直跟隨吾皇,如今爵封唐國公,擔任禁軍大將之職。」

  柴紹卻只是冷著臉,要他投降那個與他有奪妻之恨的人?不可能。

  到現在,柴紹都放不下李秀寧,更忘不掉這個恥辱。

  「柴將軍似乎還有些不服氣?」

  「你不過是使詭計爾。」

  「你也是將門子弟,熟知兵法戰略,為何還說出這等話語來?兵者,詭道也。用兵如水,向來不拘一格,勝者為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不是嗎?」

  只是這些話並不能說服柴紹,他心裡依然一百個不服氣。

  「看來將軍是不肯降了?」

  柴紹冷著臉不說話。

  嗣業笑笑。

  「好,既然不肯降,那我也不勉強,牛不喝水不能強摁頭。這樣吧,我送你回長安,如何?」

  柴紹不解的望著嗣業。

  「怎麼,降也不肯降,回也不肯回嗎?難道將軍一心想要捨身成仁不成?」

  「你又想使什麼詭計?」

  嗣業笑笑,「沒什麼,李淵奪了我妻兒,我去救回來罷了。」

  秦開元二年,六月。

  羅嗣業在定襄大利城先破頡利五千留守突厥軍,城破後盡殺之。隨後在大利城偽裝突厥軍伏擊唐軍柴紹,大敗唐軍,俘其主將柴紹、史大奈,殺總管陳華、王長楷等,殺敵八千餘,俘虜近五萬眾,余皆潰散。

  此戰過後,羅嗣業在大利城僅停留了三天。

  三天後,他派三千兵馬押送五萬俘虜向北出塞往范陽而去,自己卻率宣武軍主力三萬,帶著柴紹史大奈等降將往西而去。

  直奔河套五原郡。

  數日後,剛抵達雲中郡城下的頡利可汗,方才得知大利軍情。

  聽聞八萬唐軍一朝敗散,他的五千留守軍也被盡殲,怒火連連。

  「羅嗣業跑了?」

  「就算他跑到天邊,本汗也絕不放過他。」頡利不顧部下勸阻,堅持要派兵追擊羅嗣業,他欽點了自己的心腹大將康蘇密,「你率兵五萬去追擊羅嗣業,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給我將他的頭顱帶回來!」

  這時隨軍的義成公主趁機勸說頡利可汗,「過去啟民可汗兄弟爭國,依賴隋朝得以復位,子孫有國。現如今中原叛逆四起,皆非隋文帝的子孫,應當扶立隋朝楊氏以報答隋朝的厚恩,大汗也可以師出有名。」

  「可楊廣的子孫盡沒於亂軍之中,文帝也無子孫遺留了。」頡利也知道若是能扶個隋家傀儡,然後打著為隋朝復國的旗號南下,或許以後遇到的抵抗就會少些。

  「我日前派人到中原去,尋到了我兄弟善經,剛接過來。大汗可以立其為隋天子,將大利城劃為其都城,讓他收攏漢民,招納逃亡的士族貴人官吏等,重新舉起中原正統的隋家旗號!」

  此時羅嗣業撤離後,大利只剩下了一座空城。

  頡利想了想,若是讓可敦的兄弟楊善經來做這隋王,倒也可以,立一個傀儡隋朝,他出兵南下,到時借隋王之名來統治攻下的太原河東等地,也就更師出有名了。

  「好,就立你兄弟為大隋天子,都大利城!」

  第870章 雲侯

  大利以西八百里外。

  隋人稱為豐州灘的河套,五原郡九原城。

  秦朝修建直道最北終點便在此處,戰國時趙國在此修建軍事重鎮防禦匈奴,秦朝一統天下後設立五原郡。

  李叔良巡營回來,發現雲定興已經在衙前侯著,一直等著他,很恭敬的站在那裡。他跳下馬,笑著上前挽住雲定興手臂,「雲侯這麼早就來了,怎麼不先進去啊?」

  雲定興表情謙卑,「郡王不到,在下豈敢先入。」

  「雲侯,咱們之間何必講這些虛禮呢。」李叔良說著便拉著雲定興入衙,他爵封長平郡王,是李淵從叔李禕長子,之前淺水原增援有功,此次隨柴紹北上。靈武先敗梁師都,再九原城迫雲定興再次歸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