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倒是大意了,朕原本還準備讓處羅可汗來洛陽。」羅成嘆惜了一聲,這東突厥處羅可汗死了,而長安城那位西處羅可汗也在不久前剛被李淵毒殺。

  李淵殺西突厥處羅可汗,原因是要得到西突厥射匱可汗的支持,為了換得他出兵相援,所以他便把之前兵敗投隋一直滯留在長安的處羅可汗給毒殺了。

  兩個處羅可汗,都死了。

  現在東突厥是頡利為首,西突厥是射匱為首了。

  射匱可汗暫時還在西域,手沒伸過來,但頡利卻是已經率部二十萬南下並越過陰山突襲了定襄了。

  「嗣業將軍已經率軍回援定襄。」信使又道。

  「詔劉武周率馬邑雁門之軍北上增援定襄!」

  羅思摩手下有兩萬多人,羅嗣業有兩萬多人,馬邑雁門還有四五萬人,加起來能有十萬之軍,足夠打一場塞上防禦反擊戰了。

  「至於九原的雲定興,朕授封他為藍田縣開國侯,授太僕卿。」

  對於曾經的手下敗將頡利,羅成沒有表現出什麼慌張不安來,當年始畢可汗四十萬南侵,最後都在他手下兵敗身亡,如今區區一個手下敗將頡利,有什麼好擔心的?

  他甚至都沒有動用雁門關以南的兵馬,更別說河南、關外的兵馬了。

  突厥頡利可汗的犯邊,在他看來,就跟朝鮮半島上的那幫高句麗餘孽一樣,僅僅只是手足之癬,絕不是心腹之患,也還威脅不到他。

  不過頡利這個時候入侵進犯,卻也還是打亂了羅成的一些部署計劃。

  原本是計劃待河南河東安定之後,入秋天氣涼爽之後,便要數路進攻關中,一舉先滅掉傷筋動骨的李淵先,然後再回頭來啃竇建德這塊硬骨頭。

  但現在關外軍團正在圍剿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餘孽,還要提防百濟和新羅。

  這個時候頡利南侵,羅嗣業劉武周軍團去迎戰,則對河北竇建德的防禦兵力未免不足。

  「武關駐留八千,弘農駐留八千、蒲坂駐留八千,其餘兵馬都先解甲還鄉。」

  既然暫時無法繼定戰略,那麼就沒必要繼續在關中邊界駐紮這三支大軍團了,解散大部份兵馬,就能省去大量糧草供應,這在中原初定的當下,能減很大負擔。

  更別說,解散大部份兵馬後,這些府兵是回到原軍府駐地,哪怕是不在府當值,可在家耕種也一樣是支隨叫隨到的力量,依然能夠充實中原各地的防禦,對河北竇建德、江漢蕭銑、江南的林士弘等可起到防禦作用。

  「再派使者去關中,告訴李淵,我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再給竇建德也派個使者,念及以往舊情,我希望他能夠順應時勢,率部獻土歸附。如若來投,朕授封他為長樂侯,並不失公卿之位。」

  王君廓等不少武將,就嚷嚷著根本沒必要,直接打就是。

  還個個直接請纓求戰,說給自己一軍人馬,便能踏平長安,生擒李淵。那個說給他一軍人馬,他就能把河北諸將一掃而光,提竇建德腦袋來見。

  不過羅成沒被他們幾句話就攪亂了腦子。

  雖說秦軍一路無人可擋,但短短几年,擴張的速度太快了。

  去年剛吞下淮南和山東還有半個河北,今年便又拿下了河東和河南,新擴這麼大地盤,還全是戰爭打爛的地方,必須有時間穩固。

  更別說,數個方向做戰,秦軍的兵力倒還是還能維持的住,但也已經有些危險了,容易給別人可乘之機,更別說,打仗最關鍵的還是後勤糧草供應。

  現在河東河南大量的饑民還等著糧食賑災,羅成哪有餘力調集糧食西去關中,支撐一場平關中的大戰。

  還是稍穩點,待這波緩過來後,起碼等到秋收之後,河南河東之地不需要再從後方運糧過來救濟百姓之時,才有餘力去打李淵。

  「陛下,好消息,楊士林、田瓚率漢東四郡歸附我大秦,本來長沙董景珍也要來投,結果被蕭銑派張繡擊敗。」

  「陛下,漢江以南,長漢以北,就只剩江北的半個南郡和一個襄陽郡了,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百官齊齊恭賀。

  漢江流域,現在只剩下了一個漢川郡一個襄陽郡還未歸秦,長江出巴陵夔門之後,北岸便只剩下半個南郡和一個襄陽還在蕭銑之手了,其餘東流到海,北岸盡皆歸秦。

  第847章 最後防線

  唐武德二年,五月。

  一支騎隊飛馳過渭橋,馳向長安城。

  騎隊在長安城門前也沒有停下,他們一路馳馬入城,守門士兵也不敢阻攔。為首一員戰將,年輕而又魁梧,身著一件沾滿灰塵的明光鎧甲,他騎馬一直在皇城前才停下。

  跳下馬,目光灼人的看了眼黃昏下的長安城,遞上自己的魚符。

  把守城門的是天子元從禁軍,左監門將軍許洛仁是左武侯將軍真定侯許世緒的弟弟,兄弟兩個都是皇帝的元從功臣。李淵稱帝後,如羅成授封遼東元謀功臣一樣,也定了一批功臣,授封功臣名號。

  其中有江都十八元謀功臣,有長安三十六元從功臣,以此授封那些在江都和長安輔佐和擁立他的功臣。

  許家兄弟分別統領著長安城的兩萬兵馬,號為元從禁軍,這是李淵親自掌握的一支嫡系,也是如今長安城最後一支防禦力量。

  「陛下在延英殿等你,柴將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