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直快到了洛陽,才感覺這邊人稍多了些,稍有了點人氣。

  但進入洛陽城後,羅成也不由的搖頭。

  才修了十幾年的新都洛陽城,現在也是殘破不堪。

  渠道堵塞,城中髒亂,污水橫流,遍地都是乞丐饑民。

  哪有半點煌煌京都的氣象。

  皇帝的車駕所過之處。

  無數的百姓跪伏街邊,號淘大哭。

  他們的哭聲,是高興是喜悅。

  大秦皇帝來了,或許苦難終於可以結束了。

  羅成扭頭對蕭瑀和溫大雅他們道,「如今首要之急,是賑災安民。把手頭的糧食都調過來賑災,先讓這些饑民填飽肚子活下來。」

  給百姓們放糧賑災,最好是以工代賑,擇其中強壯者去修橋鋪路,修補河堤橋樑、修葺城池。

  「接下來就是要恢復生產,百姓願回原籍者發給糧食,不願回者可就地落籍編戶,然後給他們授田分地,若是願意去關外的,可享受優厚的移民待遇,能夠多分田授地,還有免費的屯莊房屋居住。」

  「今夏是沒有收成了,但是不能再耽誤了夏種。」

  「陛下,洛陽殘破,是否先徵集青壯民夫先修葺宮室城池?」

  羅成黑著臉,「皇宮急什麼?再殘破也比行軍野營的條件強的多,先不要修葺皇宮,湊和著能住人就行,把衙門簡易的修一下,趕緊讓各衙恢復運轉。放糧賑災,修路鋪橋,修補河堤,疏通運河這些才是當務之急。」

  有人提出問題。

  「陛下,若把糧食用來全力救災,那麼就無法供應軍隊做戰了。」

  眼下局勢大好,正當趁勝攻打關中。

  羅成卻搖頭。

  「既然糧食轉運不及,那麼賑災安民和征討關中只能二項其一的話,就先暫停進攻,全力撫安救災吧,正好也給將士們一點時間休整,接下來讓他們全力掃蕩新收復之地境內的賊匪,我不講什麼路不拾遺,但絕不許還有賊匪亂兵橫行鄉里。」

  第842章 天家無情

  洛陽。

  羅成正接見陳叔達、戴胄、張鎮州、周法尚等一干原洛陽文武官員。

  這些人都曾是隋臣,後歸附王世充。

  陳叔達是陳後主的兄弟,他剛被羅成拜為中書舍人,坐在皇帝賜給的椅子上,還有幾分不太適應。

  「陛下,王世充掌洛陽大權之後,曾在他的太尉府門外樹立了三個牌子,一個牌子招求有文學才識、足能成就時務的人。一個牌子招求有武勇智略、能帶頭摧鋒陷敵的人。還有一個牌子則招求遭受到冤屈、鬱郁不得申說的人。」

  羅成聽了點頭。

  「很不錯啊。」

  陳叔達便又道,「這三個牌子樹起,確實效果很好,每天都有數百人上書陳事,王世充都招來接見,親自閱文,殷勤慰問,人人自喜。都以為王世充會言聽計從,可事實上,最後王世充什麼事都沒有做。他只知做表面功夫,甚至到士兵僕役這層人,王世充都以好話來取悅他們,可實際卻並沒有給他們什麼恩惠。」

  「哦,這麼說,王世充就是個喜歡做表面功夫,好空口白話之人了?」羅成捏著下巴道。

  洛陽城中的紫微宮受戰火涉及不到,只是略有些失修。

  可在羅成看來,卻依然還是很富麗堂皇十分奢華的,於是便也乾脆懶得大修,簡單的收拾一下,便移駐宮中。

  「陛下,臣提起此事,倒不是要攻擊王世充,只是想以此提醒陛下,切勿逐末舍本,丟了本質。」

  羅成哈哈大笑。

  「陳舍人這番話說的很有見地,是真正有見識的諫言,朕納之。來人,草詔加封內史舍人陳叔達為漢東郡開國公,賜紫袍玉帶,食實封三百戶,賞爵田千畝。」

  陳叔達慌忙拜謝。

  這一句話,就換得加官晉爵特授紫袍玉帶,真是讓他大為意外。

  其它諸人見狀,也暗暗心動。

  於是接下來的談話,一群人都紛紛出言獻策,給了不少諫言。

  「你們都是賢良大才,這些建議都很有用,朕很高興,朕也不吝賞賜,當然,朕也希望你們能夠為國多多舉才,多向朝廷推薦人才。」

  羅成雖然一口氣給每人都加授了官職,甚至給出了實封或虛封爵位,但他倒沒覺得太大方,主要是這些人確實是人才,本就是隋朝時的文官武將,名聲也不錯,如今新朝初立,正應當把這些有能力的人都招納過來。

  陳叔達當即向皇帝舉薦了不少留在洛陽的江南名士,其中既有文采斐然的才子詩人,當然也有以吏干聞名者,對他推薦的這些人,羅成都一一親自寫下他們的名字,然後讓交給吏部,由他們把這些人召集起來一一考核,最後把結果報到他這來,然後按才授官。

  文筆好才氣足的可以進他的翰林院,當皇帝的御筆詞臣,也可以進國子監當教授、博士,或者是宮裡的館閣,教導皇室子孫和宰相重臣子弟。

  那些有幹才的,不管是什麼出身,可以安排到三省六部里為官做吏,給他們幹事的機會。

  哪怕就只是一些名門出身的清淡名士,羅成認為也可以授他們些清閒散要之官,以此把他們的家族拉攏過來。

  議事還未結束。

  結果便聽到有人在殿外喧譁。

  「何人殿外喧譁,成何體統?」陳叔達站起來喝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