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兩邊的高句麗人都仇恨秦軍,可同時自己也是水火不容。

  幾次大戰後,現在帶方郡的西面,也就是過去真番國的這邊,主要是以淵氏舊部諸將為主,他們擁淵男生復立朝鮮王朝,而東面的臨屯舊地,那些高句麗舊貴族,則打出復高句麗國的旗號,擁了一位高氏王族,建立了高句麗王朝。

  「這兩方後面,又各引後援,西邊的朝鮮引東南的新羅為援攻後高句麗,而東面的後高句麗則引西南的百濟為援,攻後朝鮮,打的也是一片混亂呢。百濟和新羅兩國呢,也是藉機大舉北上,搶奪地盤、人口。」

  徐世績聽著,只是笑道,「朝鮮半島三千里土地,我大秦一寸都不會嫌多,一寸都不會放棄,我如今身為安東道右都督指揮使,又兼帶方郡太守,親駐漢城,那麼誰也別想從我手裡奪走一分土地。」

  「請你回去告訴宋都督,就說我徐世績既然來了,便會將這裡的不臣掃蕩乾淨,讓他們皆為我大秦臣妾。」

  徐世績下令,以剛接防的漢城和周邊數座城堡為大本營,派出輕騎探查四面地形,打探敵人蹤跡,準備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掃蕩周邊,恢復大秦的統治。

  同時,他又派出了兩位參軍,各率一支隊伍,前往百濟和新羅的都城,向百濟國王和新羅國王帶去他的命令。

  「新羅、百濟為我大秦之藩屬,今宗主天朝上國大秦討伐不臣叛賊,二國不得有一兵一卒越過邊境入我大秦帶方郡境內,也不許二國收留高句麗叛逆一兵一卒。限期在二月之前,全面退出帶方郡內,並將搶奪、收容的帶方郡內人口一一歸還,否則,勿謂言水不預!」

  半島更北。

  白山黑水之間,粟末郡太守突地稽正在動員粟末水諸部的靺鞨人,他的請戰入朝的奏章已經通過新建起來的驛路,飛馳送往北京。

  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他便將親率本郡內的全部精銳南下參與平亂,以此來向大秦皇帝證明自己對大秦和皇帝的無限忠誠。

  而在平壤的安東道左都督指揮使、樂浪太守、左神機軍使宋老生,已經下令左神機軍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並移文下面各縣,加緊糧草輜重的轉運。

  同時還向其東北方向的白山靺鞨諸部傳令,讓他們召集部落子弟,準備入朝協剿叛亂。

  而在遼東。

  鎮守東京的東京留守魏王羅士信,也同樣下了動員令,遼西遼東的左右神策兩軍,都在動員備戰,各郡縣也在全力徵集糧草。

  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

  太行山東麓,葦澤。

  一道井陘,聯通河東太原與河北恆山,而在這太行第五陘的東西兩側,則是井陘關與葦澤關分扼西東。

  清晨寂靜。

  山風清冷。

  葦澤關上依舊還插著一面大隋的旗幟,楊義臣的部將依然在此關堅守,雖然李淵派來的李瑗幾次三番的勸說守將王君愕改樹唐旗,可王君愕卻依然不答應。

  王君愕說歸唐可以,但得讓我先為主帥楊公守喪三月,然後方可。

  李瑗便在葦澤關呆了下來,王君愕這一根筋勸不動,便只能想辦法不斷的拉攏收買其部將鄧豹、韋寶等一干將校。

  嗚嗚的牛角號聲,突然響遍山谷。

  險峻的葦澤關上,一片慌亂。

  李瑗聽到號聲,驚慌的從床上坐起。

  「可是秦軍打來了?」他喝問左右。「趕緊守城,絕不可讓秦軍攻進關來。」

  葦澤關與井陘關隔山相對,共扼井陘要道,依山臨險,十分險要,擁有東、南關門兩座,和約五百步左右的城牆。

  關上城樓,蔚為壯觀,有一萬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眺望關外,能看到古道蜿蜒起伏,這便是自古以來的井陘燕趙古道了。

  鄧豹和韋寶二將登上城樓,向趕來此觀陣的李瑗道,「請郡王勿驚,我二人願分守東、南二關城。」

  這段時間,李瑗與鄧韋二將打的火勢,早將二人當成了自己人,當下便也覺得讓二人分扼內外二關城,比王君愕可告,「有勞二將將軍。」

  為擔心王君愕投敵,他還特意讓人把王君愕請來,讓他與自己一起在這關樓上觀敵了陣,其實就是變相的奪他指揮之權。

  關外古道上,一桿秦字大旗當先,後面無數兵馬順著古道蜿蜒而來。

  先鋒大將卻是尉遲恭,一馬當先,手持一桿馬槊,疾馳而來。

  東關外城上。

  鄧豹站在關城上,看著如長龍般而來的秦軍,臉上非但沒有半點驚慌,反而露出了一絲笑意。

  「想我曾經也不過是這太行山的一個販馬商隊護衛,倒多虧了這天下大亂,讓我受了楊太僕的招安,還當上了校尉,爾後又得唐王招攬加封郎將,如今,我馬上就是大秦的團都指揮使了。這年頭,有兵在手,還真是逍遙快活,好不痛快!」

  李唐的郎將和大秦的都指揮使,哪個級別高?鄧豹一時也說不清楚,可就算大秦只給他一個營指揮使,他也會降秦的,畢竟,誰的看的出來,大秦的氣勢更勝。

  這些年,鄧豹投過的勢力無數,可每一次改投都能讓他混的更好,就因為他能夠識時務,他才不會死抱著一顆歪脖子樹呢。

  秦騎殺到關前。

  鄧豹哈哈笑著自關城上走下,來到了城門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