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都勸李淵出兵救援王世充。

  想了許久。

  李淵問長子建成。

  「大郎,你以為呢?」

  「父王,兒以為當救,不但得救,還得傾全力爭奪河南。現在羅成的山東與范陽還被竇建德分隔著,其山東之兵還不算強,若一旦讓他滅了竇建德南下會師山東,則再揮兵西進,就難以與他抗衡了,必須搶奪先機。」

  李建成的話,讓李淵下了決心。

  「好,那就以建成為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兼東征元帥。授李神通為陝東道大行台兵部尚書,兼行軍長史。授王世充為東征副元帥,拜河南郡王。」

  「再以朝廷之令,詔楊義臣蕭瑀率軍南下,合擊偽秦軍,收復河南、洛陽。」

  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

  秦開皇元年(大業十三年),十一月。

  凜冬已至。

  關中門戶,潼關。

  此關位於關中平原的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

  其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川而下,西近華岳。

  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

  「怪不得都說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羅存孝打量著這座關中門戶,看完後也不由的搖頭。

  「咱們還是來遲了一步,王世充這老烏龜倒是跑的快,居然直接竄入潼關去了。」

  羅存孝瞧了半天,最後揮手,「傳令下去,撤退。」

  「就這樣撤了?」幾名將校都有些意外,這一路追擊王世充到這裡,就撤了?

  羅存孝嘿嘿兩聲,「你們別以為老子就是愣頭青,這潼關如此險要,而李淵還派了世子李建成親來,現在潼關里駐了足足八萬唐軍,更別說王世充這老小子被李建成安排在潼關東南的禁谷之中,六萬鄭軍據守十二連城,死死的扼住了潼關東面的這條小道。」

  再加上楊義臣親率六萬河東兵馬正往黃河北岸河東郡解縣的中條山南麓來,眼前的形勢對羅存孝來說,已經沒什麼好留戀的了。

  他從滎陽過來,到了洛陽也沒有停留,一直馬不停蹄的追擊而來,這段時間,都行軍上千里,此時身邊也就兩萬來人馬,將士們也是十分疲憊。

  一不小心,說不定這一軍人馬,就要在這裡被包餃子。

  「既然王世充這老小子都逃進關中了,那就算了,咱們撤。」

  羅存孝說撤就撤,並不拖泥帶水,趁著幾路兵馬還未到齊,他從潼關下東撤。

  這一撤,就是二百里。

  從潼關下一路撤到了陝縣,到了這裡他不再撤了。

  兵分兩部,一部駐於陝縣城中,一部駐於陝縣西南的常平倉城。

  這座常平倉是開皇三年所設,也是隋朝的六大糧倉之一。因為陝縣附近的黃河有險灘激流,漕運船隻難以通過,所以糧船到了這裡,只能先運糧上岸,經過陸路轉運幾十里,再走水路運往關中長安。

  為了轉運糧食,所以特意在陝縣設立了常平倉,東來的糧食先入常平倉,然後再轉運關中。

  「魏王,這常平倉幾乎是座空倉城了。」

  聽到這個消息,羅存孝也不以為意。

  李密和王世充在這洛陽一帶鏖戰三年,都是不發展不生產的主,他們就靠黃河運河和京城附近的幾大糧倉撐著,能撐到現在,還倉中有糧,都已經是借了開皇和大業年間積儲了。

  「就那幾個傢伙,光知道打仗奪地盤,早晚得敗啊。」

  常平倉城有許多糧窖,一窖可儲三千石糧。因為採用的是地下糧窖儲糧技術,所以最耐儲的帶殼粟谷能在倉中積儲九年。

  但再多的儲糧,也不夠他們那樣揮霍的啊。

  退駐陝縣之後,羅存孝卻就此按兵不動,也不加固城防,也不訓練兵馬。

  這番動靜,讓李淵的探馬都很奇怪,消息報回。

  長安城中的李淵不由的狐疑起來。

  「羅成在山東淮南有十萬大軍,最近又趁機偷了洛陽滎陽,得李密數萬舊部歸附,為何羅存孝身為偽秦中原大帥,卻獨率一軍二萬餘人屯駐陝縣?」

  「其它秦軍呢?」

  「回丞相,羅存孝屯駐陝縣,裴行儼屯駐洛陽,來整駐於興洛,裴仁基進軍襄城郡,衛文升出兵潁川。而郭孝恪駐於虎牢,杜伏威留守淮南,闞棱則率江淮一軍正往攻汝陰汝南淮安南陽一線,都是在乘機搶奪李密的地盤。」

  「動作如此之快。」李淵聽了不由的嘆聲可惜。他一邊派兵增援潼關,一面也讓駐守上洛郡武關的兒子李元吉出兵向東,趁機搶奪了淅陽和弘農二郡,原本還想再搶南陽襄陽,可沒料到羅成義子闞棱動作更快。

  他帶著李密的勸降信,這一路西來,幾乎沒有遇到阻礙。

  如今原來李密的地盤,從豫西到淮西,那些大城基本上已經被羅成麾下搶先占據,李淵也只搶到了淅陽和弘農二郡,再加上他之前西歸時奪占的上洛,也才三郡。

  而襄陽這座漢江邊的重鎮,卻被蕭銑給搶了。

  此外,蕭銑還搶了舂陵、漢東、永安三郡。

  至於秦軍,則奪了河南郡、滎陽郡、育陽郡、南陽郡、淮安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汝陰九郡。

  秦軍搶占最多,還包括了東都洛陽。

  雖然現在秦軍也只是搶占了各郡的大城,下面許多地方還沒有完全控制,可其它兩家也差不多如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