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他們來說,隋帝遠在中原,而且如今自身難保,那麼多天子,也不及身邊忠武軍節帥羅成的勢大,自然也就認定要緊抱羅成大腿。

  而多濫葛末上次沒趕上求娶隋家公主、得封侯爵都督,這次更是想要來求個爵位官職。

  對這麼識時務的藩王,羅成還是很滿意的。

  他原本還是有一點點擔心,這幾位藩王的立場的,現在他放心了。

  沉吟了片刻。

  「三位如此忠心耿耿,我很高興啊,想必皇上也會很高興的,至於你們說要改姓,這倒也不是不行,這是你們的自由嘛,我們會充分尊重你們的選擇的。」

  然後羅成卻又道,「為表彰你們出兵助戰的忠義,我將向陛下請旨奏封奚汗可度者改漢名羅國慶,晉封為饒樂郡公,奏封契丹汗大賀咄羅改名羅國忠晉封為松漠郡公,奏封霫汗多濫葛末改名為羅國安,賜封為寘(zhi)顏郡公。」

  羅成乾脆道,說以奚地為饒樂郡,置都督府,其下五部各置一縣,部落酋長授封為縣侯之爵並授縣令之職,同時,給五部賜予漢姓,分授羅趙錢孫李。

  契丹地為松漠郡,置都督府,其下八部各置一縣,八部酋長皆授封為縣侯,並授縣令之職,同時賜予八部漢姓,分授周吳鄭王馮陳禇衛八姓。

  第720章 悔婚

  霫部之地設為寘顏郡,置都督府,授多濫葛末為郡公,多濫部並白霫八部共九部,各置一縣,酋長皆授封縣侯,並授縣令之職。其下九部,分授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九個漢姓。

  如此一來,不但三藩王有了想要的羅姓和漢名,而且連他們整個部落都得賜羅姓,就是其餘各部,也都得到了漢姓。

  羅成這樣搞,當然有漢化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這種賜姓的做法,其實也是早有之。比如北魏曾經也主動的給當年的拓拔鮮卑諸部定姓氏,並改易漢姓。

  後來宇文泰在西魏時,又搞關隴一體化,當時便給關隴集團里的漢人將領士族豪強們,授給鮮卑大部族的姓氏,比如李淵的爺爺李虎被授為大野氏,楊堅的父親楊忠被授予普六茹氏。

  連他們麾下的府兵,也全都跟著主將改鮮卑姓。

  「謝元帥賜姓名授爵位封官職!」

  三藩都齊齊下跪。

  羅成虛抬手,「這是陛下所賜,大家趕緊起來。」

  三人都是對著羅成很赤裸的表了一番忠心,話里話外很直接的表示我們只認楚國公你,其它的人不認。

  改名為羅國慶的奚王可度者還直言說,之前曾求娶隋家公主,可如今中原戰亂,道路阻塞,我們覺得這婚事還是算了。

  羅國慶要退婚,他本來是想退了楊家公主,求娶羅家女的,但後來一打聽,羅家也沒未嫁女,於是只能做罷。

  三藩都在場,於是羅成乾脆便給三藩定了邊界,劃定界屬,然後又趁機給三藩內部的諸部也分了個界。

  設郡置縣。

  基本上,三藩還是他們說了算,汗王改封為郡公、都督、太守,加防禦使。

  其下諸部酋長授封為縣侯、縣令,加團練使。

  「今天你們三位都在,我們也就一起簽訂一份協議,以後避免再起些爭執。」

  羅成讓人把討論好的內容擬成一份協議,在這份協議里,開頭自然是先要申明三藩隸屬於中原,不再是過去的藩屬國,而是直接的朝廷疆土,是郡縣。

  雖然是以這些藩人自治,可卻也是與過去那種不一樣。

  可以說,羅成弄的這套,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畢竟還是奚契霫人自己管自己的地盤,可從法理上,卻是大大的改變了性質。

  這就類似於唐朝的羈麼州制度,但羅成比那個野心要大。

  先框進來再說,然後再慢慢想辦法滲透。

  框進來了,就有理由有機會去滲透。

  比如現在,設了郡縣,授了太守縣令,羅成當然也可以派些業務指導啊,比如派個郡丞或主簿,或者又是在三地修建驛站,設立辦事院,以及派商隊過去經商,將來條件成熟了,說不定還可以派軍隊過去修城堡兵站駐防什麼的。

  總之,先把這口子打開。

  三藩也不懂那麼多,這次本就是來表忠心的,羅成讓他們簽他們就簽。

  況且他們也覺得,簽定這麼個東西也有點好處,以往三部雖然並為宇文鮮卑部出身,但部落間也經常會因為爭草場之類的有些爭執矛盾。

  甚至就是三蕃自己內部的部落間,以往也經常是會發生矛盾,甚至戰爭的。

  「現在簽了這個協議,以後大家就有界可依,若遇爭執,便按此裁決。為了儘量避免兄弟部落間的這種爭執,我提議,由我這裡向三郡派出郡丞和主簿過去,協助你們這三位都督、太守,放心,他們只是負責幫你們處理一些文書事務,並處理一些矛盾糾紛,訴訟官司之類的。若是你們願意,我還可以向你們下面的諸縣,也派去縣丞和主簿,負責文書、司法、貿易這塊,如何?」

  三藩想了想,雖然這明顯是羅成想要插手到他們內務的動作,可只要不是影響到他們根本,倒也可以接受,於是點頭同意。

  然後羅成說,「你們現在都兼有防禦使之職,各縣令也兼有團練使之職,這是統兵練兵之職,可否需要我派出副防禦使、副團練使,並帶一些忠武軍老兵為教頭,前去幫你們訓練兵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