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錢幣上面不再是寫的五銖,而是由羅成親筆書寫的開元通寶四個字,於是這錢便不再是五銖錢,而是通寶錢。

  另外帥府還發行了銀質開元通寶和金質開元通寶,也在流通之列。但銀通寶和金通寶都比銅通寶大的多,也重的多,一枚銀通寶重一兩,金通寶也重一兩,都不是按傳統的稱重計價,而是直接在錢幣上標明了面值。

  一枚銀通寶折銅通寶五千,一枚金通寶折銀通寶兩枚,折銅通寶一萬枚。

  金銀通寶都不是純金銀,而是摻雜了些銅在內,實際上比原本的金銀折銅價要高一些,但因為鑄造精美,再加上有官府背書,能以金銀通寶面值繳稅納錢,所以商人們也願意使用。

  畢竟不用稱量不用剪切,那麼使用起來更方便,而金銀幣都不是光面,有浮雕繪圖,金幣的正面是開元通寶、一兩,直錢十千這樣的字樣,背面是龍紋。銀幣正面也是開元通寶,一兩,直錢五千,背面則是虎紋。

  而金銀幣的邊側上全是齒紋,避免被人刮削,只要沒有刮削便按面值使用,如有刮削,則要稱量使用,便貶值了。

  另一方面,帥府也下令,嚴禁刮削甚至是融鑄金銀幣行為,違者定罪。

  不過因為這種金銀幣的面額比實際的稱量要值錢,倒也不用擔心有人用融鑄銅錢鑄銅器這樣的方式毀幣牟利。

  不過發行金銀幣的後面,其實也是安東道的一些無奈。

  因為如今安東道的商業還是比較繁榮,另一方面安東道又收工商稅,民間百姓消費也較大,朝廷還要供軍養兵,一方面搞一些工程之類的,也都是以僱傭形式招募百姓做事,取代以前無休止的征役,這也需要更多貨幣。

  而遼東本身絹帛產的就少,至於錢幣,中原朝廷也一直都是錢緊,於是無奈之下,如今安東道不但錢帛兼行,而且還開始推出了金銀幣,以減輕大額交易時的不便,緩解一些錢荒的困難。

  畢竟錢荒帶來的不僅僅是交易的不便,還會極大的打擊商業市場,並限制百姓的消費,這無疑會對安東道官府的財稅帶來極大的負面作用。

  一面推出了金銀幣以緩解錢荒,一面是禁毀錢幣,另一方面則又收民間的各種舊幣兌現新幣,把舊幣拿去重新融鑄。

  同時規定,禁百姓家中藏錢超過十貫。超過十貫的交易,必須用絹布或金銀,不得用銅。

  同時又嚴禁錢幣外流到關外去。

  多種措施齊下,現在安東的錢荒稍緩解了點,那位中原商人來到安東,便是先把自己攜帶的錢到安東官府設立的銀行先兌換錢幣,把帶來的各種五銖錢,肉好、白錢、絹帛等先去統一兌換,不但可以兌換成金銀、絹帛,甚至可以直接兌換成銀票錢票。

  只要是在安東道境內,都可以憑這種記名的銀票錢票到各郡縣的銀行分行里兌現,甚至可以直接當成錢來使用,不過交易時要到銀行去辦一個手續而已。

  但這也比以前直接攜帶著許多錢幣方便的多,雖要付一點保管費手續費,但商人們也還是很願意的,並把這種錢票稱為飛錢。

  「有意思,屠黃龍,這背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啊,看來這位年輕的大帥確實有問鼎天下之志啊。」

  這位商人對幾位同伴小聲的道。

  另一位則道,「咱們往來這遼東幾年,看著這裡一點點的起來的,如今的這裡,確實遠超中原,起碼這裡更安定,我覺得這位屠黃龍的羅帥,將來可能便是赤帝天子啊。」

  「傳說當年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劉邦是赤帝子,秦皇是白帝子,所以赤帝子斬白帝子,表明漢當滅秦。現在羅成斬黃龍,又改軍服為紅色,難道也是這赤帝斬黃帝?」

  另一個商人則道,「周為木德,所以隋為火德,火生木,而火生土,五德相生,前者必助後者成長,先人之德必助後人之德,所以這位羅帥應當是選土德才對,而土之色為黃啊,怎麼反而成了斬黃龍,改紅色呢?」

  「所以說嘛,這什麼屠龍之說肯定只是傳說故事而已,真實的應當是這位羅帥因五德相生,所以隋火生土,土為黃,故為黃龍府,又名升龍府嘛。」

  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

  此時,被外間傳說為屠龍勇士的羅成,卻正望著一封封從關內傳回來的情報而陷入沉思。

  局勢正在生變。

  不過真正讓他陷入沉思的並不是如今天下有十二個皇帝。

  讓人表情嚴肅的是接連兩個壞消息,一是范陽府尹薛世雄被殺,二是河北安撫使李景戰死。

  薛世雄死了,讓羅成很鬱悶,本來他一直派人在與薛世雄聯繫,就是為了能夠爭取這位大將倒入他的陣營,一開始薛世雄還有些猶豫,後來總算是羅成的一封封信打動說服了他,最終決定易幟。

  而當時堵在范陽與安東之間的北平都督獨孤篡也表示願意易幟,這真是讓人興奮的消息。

  獨孤篡鎮守的北平都督府,坐擁北平、漁陽、安樂三郡,控制著入關最重要的臨渝關、盧龍塞、無終寨、密雲城、燕樂城這幾座長城要塞,他的歸附,對於羅成入關來說極為重要。

  可誰能想到,羅成都已經準備入關了,獨孤篡卻耍了他一道。

  他不但殺了羅成的使者,還跑去范陽,把薛世雄及其長子薛萬述都給殺了,還奪了范陽府,收了范陽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