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告訴他們皇帝登基的消息同時,羅成也以皇帝的名義,給這些盟友們加官晉爵。

  羅成授封宣武軍節度使羅嗣業為晉國公、太子太師,加兵部尚書。

  授李思摩為安國公,漠南節度使,兵部侍郎。

  授張須陀為司徒、魯國公,調入京為左神策大將軍,禮部尚書。

  授羅貴為齊國公、山東節度使。

  授杜伏威為吳國公、江南節度使。

  授燕國公羅藝為太傅、鎮海軍節度使。

  授劉武周為代國公,代北道節度使。

  加封義成公主為襄國大長公主。

  一連多道封賞任命詔令頒下,給盟友們堅定信心。

  另一方面,他也沒忘記給北平的獨孤篡、范陽的薛世雄、河北的李景、太原的楊義僕、洛陽的王世充、河南的裴仁基、彭城的來護兒、陳棱等各路大將要員發出封賞的詔書。

  這些人全都封國公,授以中樞或地方要職。

  總之一句話,現在齊王繼位,要結束動亂,恢復天下太平,大家都來擁立新皇,好處大大的有。

  北平都督拿著這封詔書,看著上面落款的至德元年幾個字,不由的冷笑。

  「至德?這不是陳後主用過的年號嗎?」獨孤篡問手下。

  那個屬下倒也是有些墨水的,當下道,「至德來自道德經開宗明義的第一章,意為最高道德就是孝。齊王篡位造反,偽年號卻用至德二字,估計是想詔告天下他稱帝是為了儘快平定天下叛亂,然後好儘快將皇帝迎回京都,代父平亂,保續江山,這或許就是他認為的大孝吧。」

  「齊王想的到這些?估計又是那個羅成鼓搗出來的。」

  「都督,那這詔令咱們接還是不接呢?」屬下問獨孤篡。

  第709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那你說,我是接還是不接呢?」獨孤篡笑著問手下。

  這位北平司馬悄悄的打量了獨孤篡的面上表情,卻也看不出他究竟是何態度。說來,這位上司,那是皇帝的舅表弟。

  北平都督趙國公獨孤篡的父親獨孤羅是獨孤信的長子,而獨孤信是江都那位天子的外公,獨孤皇后跟獨孤羅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妹。因此,江都天子是獨孤篡的姑表兄,而遼東那位天子是獨孤篡的表侄。

  這位司馬想了想,然後謹慎的道,「當今天下確實是一片混亂,先有各地賊匪蜂起,然後又有李密、竇建德這等貴族豪強做亂,現在天子在江都不得還都,洛陽隨時有失陷的危險。」

  「你想說什麼就直說,不必這麼轉彎抹角的。」獨孤篡道。

  「職下是想說,江都天子無力剿滅各地的叛亂。」

  「你是說遼東的那位天子就可以了?」

  「齊王得羅成擁立,又有數個大鎮支持,因此他現在是實力最強,他們若南下,不論是竇建德還是李密等叛軍,都不是他們對手,就算是江都朝廷,也無力阻擋。」

  「那你是要勸說我接下這詔令了?」

  「順勢而為……」

  司馬話還沒說完,獨孤篡卻已經拔出短刀一刀刺入了他的喉嚨,「我獨孤家為皇親國戚,世受國恩,先太后和陛下對我家都不薄,我豈有背叛之理?你身為朝廷將領,食君之祿,不為君分憂,遇事卻只知道投敵。你當真以為我不知道你跟遼東那邊悄悄書信往來之事?你以為我不知道羅成都已經許諾授你為北平太守之職?」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獨孤篡拔刀,那位司馬大睜著眼睛倒下,死不瞑目。

  獨孤篡轉身,目光掃過一眾屬下文武。

  「我知道,跟遼東那邊暗中往來,眉來眼去的不止這一個。我今天殺了他,但是不會再追究你們其它人。只要以後老老實實本本份份,那麼我會既往不咎。誰若是敢再里通外賊,休怪我獨孤無情!」

  廳中諸將校官吏們,都不由的心驚。

  想不到,獨孤篡居然態度這麼堅決,一言不和就把司馬殺了,這是不給遼東半點勸降的機會啊。

  獨孤篡殺了自己的司馬後,卻秘不公開,只讓人悄悄毀屍滅跡,然後卻對遼東來人說自己準備順應時勢,願意率北平兵馬擁立齊王為天子。

  他讓使者回遼東,說請羅成派一位大將前來接任,他願意前往遼東御前朝見天子。

  等做完這一切,獨孤篡卻又帶著一支幾百人的隊伍趕往西面的范陽府。

  范陽府原本就是涿郡,上次升格為府,置府尹,授薛世雄擔任府尹一職。而後又將范陽府軍都關外之地,割出單獨設為涿郡,隸屬於定襄道的羅嗣業。

  獨孤篡派人先行往范陽見薛世雄,說來一起商議擁立新皇,迎接聖駕入關之事。

  薛世雄也早就接到了羅成的書信,還有齊王的詔令。

  不過他還在猶豫之中。

  齊王遼東即位,尊父親為太上皇,這擺明了是造反,尤其是薛世雄豈會看不出,這齊王不過是羅成擺在前面的一個旗子。

  終歸到底,還是羅成起兵叛亂了。

  薛世雄猶豫著。

  雖然與羅成關係不錯,可他並不願意看到羅成叛亂,甚至也不太願意加入叛軍。

  但這段時間,局勢變化迅速。

  羅成起兵之前,劉武周就殺了王仁恭奪了馬邑三郡。而杜伏威又在江南騙得安撫使印信,藉以調兵奪城,連奪四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