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的這句話,讓四位膽大包天的宰相都有些架不住。

  這個時候,皇帝怎麼還想著東征呢?

  「陛下,高句麗已被淵太祚弒君篡位,如今也已歸附我大隋,無須征討。」

  可東征始終是皇帝的一塊心病,之前答應淵氏歸附,那不過是因為當時還沒條件。可現在既然內亂平定,外敵又除,這正是滅掉淵氏的好時機。

  「淵氏的歸附,不能相信。我大隋的兵馬,一日不能盡掌遼東之山河關津,一日便不能稱之為已征服遼東。必須將土地、人口、城池皆納入我大隋,方稱的上是征服。」

  四位宰相面面相覷,也不知道要用什麼理由來搪塞皇帝了。

  倒還是蘇威開口了。

  「陛下,遼東有羅成一人足矣。」

  「別跟朕提羅成,朕之前自雁門歸京,下旨讓羅成來見朕,為何不來?什麼邊地軍務繁重,能有多繁重?早之前還跟朕說有三年便能平遼,可到現在卻還一直沒半點動靜,朕覺得羅成是有些得意驕傲了。」

  「陛下,中原的賊匪還未靖平。」蘇威只得道。

  皇帝盯著他,「什麼意思?」

  蘇威目光閃爍,聲音有些沙啞的道,「臣不主管這方面,具體的情況不太清楚,可也知道賊匪未平,洛陽邊上有李密、河北有竇建德、王須拔、盧明月,河東有魏刀兒、敬般陀、柴保昌,淮西又有孟讓、左才相、李子通等,都還未平定。」

  裴蘊幾人都目光直瞪蘇威。

  可此時這位老磕睡翁宰相,竟然無視他們的目光,只是繼續道,「以前盜賊們只是躲藏在泰山、長白山、高雞泊、豆子崗、大野澤等這些地方,可如今卻是攻郡破縣,過去賊人們多是幾百數千,而如今卻個個號稱十萬數十萬。不但如此,現在各地運河堵塞,甚至洛口倉、黎陽倉等幾個國家大倉也落入賊手,無數百姓更是成從賊,現在各地奏報上來的情況都不屬實,以至於朝廷也措施失當,不能及時剿滅賊亂。」

  「現如今雖然突厥之患暫去,可中原之內亂卻不減反增,此時若是再東征,只怕便如火上添油,天下越發動盪難安了。」

  蘇威在大隋當了幾十年宰相了,幾起幾落,曾經也是文皇帝倚之開創了開皇盛世的功臣,可如今卻成了一個混子。

  歸根到底,不是他老邁昏庸了,而是皇帝並不真正的用他,於是他只能當個招牌,當個混子。

  但就算是混子,就算是已經七老八十,可聽到皇帝居然還要再東征時,他還是忍不住終於說了幾句實話給皇帝聽。

  第678章 龍之怒

  皇帝的眼神變的很可怕。

  他目光死死盯著蘇威。

  納言蘇威目光迎著皇帝,居然沒有低頭。

  「哼!」

  皇帝一甩衣袖,扭頭就走了。

  他大步流星,樣子十分憤怒,可內心裡又帶著恐懼和不安。

  為何?

  因為自從雁門解圍,他南下洛陽,再到西京,再到江都,這大半年來,他每天看到的奏報里,全都是大捷之類的詞彙,而虞世基等人的匯報里,也都充滿著勝利和喜慶的詞語。

  特別是來到了江南之後,皇帝眼中所見的只有江都的繁華。

  江都有的是燈紅酒綠,歌舞昇平。

  並沒有人跟他說過什麼哪裡哪裡賊人又作反了,哪裡哪裡又破郡縣了,他所聽到的只有哪哪又滅了一支賊人,哪裡哪裡又進獻了多少美人珍寶來。

  因此皇帝還真以為,現在天下太平,各地都是形勢大好。

  畢竟,他是如此的相信裴世矩和虞世基等人,沒有理由騙他,他們也絕不敢期瞞他啊。

  可現在,蘇威卻告訴了他一個完全不同的事實。

  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的四個宰相之中,有人在說假話。

  要麼是蘇威,要麼就是裴蘊三個。

  可不管誰說假話,這都告訴了皇帝,他的宰相併不都是可信任的。

  那麼他之前聽到的那些好消息,可能就是有人在故意粉飾太平。

  他,被騙了。

  雖然他自認為被騙的可能性極小,甚至他更認為是蘇威老糊塗了,可畢竟還是有這麼一絲絲可能的。

  而身為天子,是連一絲絲被騙也不允許的。

  走到一座亭子前,楊廣走進去坐下。

  他經過剛才這一路上,腦子裡已經轉過許久,也想了許多種可能。

  四位宰相還跟在後面。

  皇帝再次問蘇威。

  「天下真有這麼多賊匪嗎?朕的諸道安撫使呢,他們難道沒有盡職盡力?為何一直不能剿平賊匪?」

  「蘇威,朕知道你反對東征,可你也沒有必要用賊匪來嚇朕!」

  「陛下,臣豈敢欺君,更不敢嚇陛下。天下盜匪越剿越多,這是事實。張須陀上次在河南剿李密,結果一萬兵馬盡沒,僅他被幾個親兵拼死救出。王世充剿李密,結果到現在,興洛倉、虎牢關和滎陽等河南八郡也還在李密手裡。」

  「若陛下真要再征高句麗,其實根本不需要再徵召天下兵馬,只需要一道赦令,赦免天下的盜賊,然後讓他們從軍東征,陛下可瞬間得百萬之兵,則遼東淵氏必滅。」

  蘇威今天也不知道是吃錯了什麼藥,居然還開始硬頂起來,而且句句都是真話實話。

  楊廣也不是傻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