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好事啊,說明我們的將士們對於關外已經有了認同感,他們認為在這裡更有未來和希望,所以才會招朋喚友讓整個大家族都過來,這是好事。」

  聽到這樣的消息羅成很高興,若是中原安定,又有幾個願意跑到這蠻荒來呢?也正是如今中原動盪,才襯的這關外安穩的難得,再加上羅成在這邊推動的均田授地,使得無數在中原既無地又擔憂動盪的百姓,都願意過來。

  「我這次也帶了十萬突厥戰俘回來做屯田奴,我們的人口怕是差不多一百五十萬了,終於能在遼東站穩腳跟了。」

  人口是一切的根本,沒有人口,便談不上其它。尤其是在亂世,人口其實也是最寶貴的資源,既是種地的農夫,也是打造工具的匠人,還是打仗的兵員。

  「十萬突厥俘虜,你全都要將他們弄成屯田奴?」

  「當然,他們是戰敗者,還是入侵後戰敗者,下場自然只能來我安東當屯田奴,否則,我還要請他們來當老爺不成?」

  沒直接聽雲定興的在長城下全都砍了做成京觀,就算對他們的仁慈了。

  「這麼多突厥人只怕不好管理。」

  「有什麼來的,全都打亂分開來,我們現在有一百多萬人口,就這十萬突厥人,還怕管不好?平均下來十幾個人盯一個突厥人,絕不會有問題。」

  在羅成看來,要管住這些突厥俘虜,比較關鍵之處就在於不能讓他們聚集在一起。哪怕是當屯田奴隸,也全得打亂分開。

  另一方面,也得適當的給他們一點希望。

  比如規定他們得當十年的屯田奴,相當於十年勞改。但是表現好的呢,可以有賞。最重要的賞賜,便是每年給他們賞減刑,表現的好的,年底可以賞他減少一月屯田時間,或者是兩月三月,這樣,表現極好的,可能只要屯田滿六七年,或許就能得到放免。

  他們到時也能分到一塊地,成為一個自耕農,或者成為一個能拿薪水的牧場牧民,或者是直接分給他們一塊草場讓他們能夠放牧。

  總之,好好干,是有未來和希望的。

  當然,不好好乾的,肯定有懲罰,輕者抽鞭子,重者送去礦場,甚至直接處死。

  魏徵道,「周朝建立之後,與分封制一起推行的是國野制,當時分封諸侯,諸侯領地為邑城,大諸侯會有多座城,其中諸侯所在的便稱為國,能夠有資格居住在國中的為國人,一般都是諸侯的士大夫、士兵等。而在其它城中居住的,則主要是諸侯繁衍擴散的宗族小宗子弟。」

  「國和城中居住者為國人,而在城外居住者為野人,他們都是人,而奴隸地位更加低下,不是人。」

  魏徵覺得羅成在安東道推行的種種政策,其實就與周立國後推行的這套分封與國野制有些類似。

  羅成在安東以府兵為基礎,建立了許多城市、軍鎮、堡壘、屯莊,府兵們都有資格授田均田,擁有田莊地產,甚至還擁有奴隸。

  這些府兵,就算的上是安東道節度使羅成麾下的分封諸侯了,而這些府兵召來的親戚宗族等,來到安東後也可以分田授地,只是沒有府兵那麼多特權。

  那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國人。

  「分封和國野制嗎?」羅成笑笑,「我覺得其實挺好啊,周立國之時,其真正能控制的地方其實只是很小一塊,他雖然分封無數諸侯,可實際上這些諸侯到了封地,周邊有無數的蠻夷敵人,他們建立城池采邑,實際上出城就是敵人,所以每個采邑城池也就是一個軍事擴張的堡壘據點。他們必須得守住堡壘,必須得想辦法擊敗周邊敵人往外擴張,才能建立一個又一個新的邑城,將自己宗族分置出去,擴大勢力。」

  「當年周分封的那些諸侯,有些如齊魯燕趙等擴疆無數,但也有漢水流域許多姬姓諸侯,最後身死國滅。」

  至於說國野制,國人其實相當於羅馬的公民,享受公民權,比如能夠當兵,一般人是沒資格當兵的。當兵意義著有政治權力,有上升的通道,可以通過戰爭得到戰利品,可以得到賞賜,能夠獲得官職等。

  而野人沒有這些權力,甚至連居住在城中的權利都沒有。

  但國人個體上來說,並不是貴族,他們的個體對於野人,並沒有什麼特權,也並不高人一等。可這種國人野人奴隸的階層,卻也在當時有著極大的先進性。

  羅成只是一個軍鎮節帥,他沒有權力搞分封,但他也確確實實的在通過他的一些官職權力,推行不少政策,使得安東道與中原開始有一些不同。

  而現在,這些不同,正極大的吸引著在動盪中的中原百姓過來。

  這時。

  一名白馬義從走過來。

  「大帥,這裡有一封血鷹信給你。」

  羅成一聽,眉頭皺起,「拿來。」

  血鷹,血色之鷹。

  驍果軍的士兵招募進來後,便會在手臂上紋上血鷹。不過羅成的血鷹信跟這無關,羅成手下有兩支情報力量,一支是張亮的暗衛,一支是王君廓的影衛。

  其中張亮的暗衛代號夜梟,王君廓的影衛代號血鷹。

  血鷹信,便是影衛有重大情報送上。

  打開信,羅成越看眉頭皺的越緊。

  這封信是封密信,不過已經由白馬義從為他翻譯過了。

  「大帥,發生何事?」魏徵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