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嗣業卻不肯讓。

  「陛下,如今楚國公奪始畢汗庭,還堅守在漠南,眼下正是兩面夾擊始畢的好時機。若是此時不追,便要錯失良機。而且,萬一始畢北返圍攻忠武軍,只怕楚國公危矣。」

  楊廣想了想。

  「那朕先下道旨給羅成,讓他先從白城撤離。」

  「陛下!」

  嗣業想不到皇帝居然是這麼一個結果,他氣的臉都白了。

  驍果軍右一折衝郎將司馬德堪不滿的在一邊道,「放肆,豈敢對陛下無禮?」

  羅嗣業瞪了司馬德堪一眼。

  「陛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次是北驅突厥的千載難逢之機,若是錯過了,只怕就再難有這等良機了。」

  「嗣業,你先回去休息吧,此事朕意已決,不需再說。」

  說完,皇帝就放下了帘子。

  司馬德堪上前,直接拔出了橫刀。

  「羅將軍,你要牢記自己的身份,否則就算你是陛下的女婿,羅成的兄弟,我這橫刀也不會給你留情面的。」

  羅嗣業退後幾步。

  皇帝車駕繼續啟動。

  嗣業單膝跪向馬車,高聲疾呼。

  「陛下!」

  「嗣業請陛下下旨追擊始畢!」

  「陛下!」

  任他如何呼喊,可皇帝只當聽不到。

  御駕遠去。

  嗣業一人在那裡呆立許久。

  此刻,他對皇帝萬分失望。

  在崞縣。

  左一軍兩萬五千名驍果軍戰士,浴血奮戰,大家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前仆後繼,為的什麼?

  為的是擊敗突厥人,殺到雁門城下勤王救駕。

  可現在左一軍兩萬五千弟兄,只餘八千人完好的,還有五千殘疾傷兵,這巨大的傷亡換來了雁門解圍,可皇帝卻就這樣走了。

  良久。

  嗣業返回了軍營。

  他召集諸將。

  「將軍,剛才接到詔令,說諸軍隨聖駕返回太原,我們是現在就走嗎?」

  羅嗣業搖頭。

  「不,我們不去太原。」

  劉弘基不解。

  「詔令不是說勤王諸軍都去太原嗎,難道我們負責留守雁門?」

  嗣業依然搖頭。

  「我們也不留守雁門,我們去馬邑,去定襄,去漠南汗庭。我們追逐突厥,追殺始畢。」他咬著牙道。

  嗣業眼紅如血,他瞪著劉弘基、殷開山、侯君集等左一軍倖存諸將校。

  「你們可願隨我同行?」

  殷開山問,「這是陛下旨意?」

  「不,這不是陛下旨意,我剛才向陛下求旨追擊,陛下拒絕了。」嗣業嘆息一聲。

  「這是我自己的主意,我要追擊始畢,因為此時在漠南,還有忠武軍的將士們在汗庭駐守,他們還在苦苦盼著我們北上,他們還在期待著與我們一起痛擊始畢。」

  「因為崞縣一戰,我左一軍死傷一萬餘弟兄,他們長眠在這代北,全都是死於突厥的入侵。我必須要為他們討一個說法,突厥人休想大搖大擺的就這樣安然離開,我羅嗣業要為他們討回一個公道。」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你們可願隨我同行?」嗣業瞪著眼睛問他們。

  侯君集輕聲道,「這是抗旨,這是擅調兵馬,是重罪啊。」

  「不去的我不勉強!」嗣業道,「就算所有人都不去,我一個人也要去。」

  「算我一個。」殷開山道。

  劉弘基一笑,「也算我一個吧。」

  嗣業盯著侯君集,「你呢,去不去?」

  侯君集咬咬牙,「老師去,我自然也要去。」

  「別後悔。」

  侯君集心裡其實有些打鼓,畢竟抗旨啊,可沒辦法,他要不去,估計以後別想繼續在這左一軍混了。

  「不後悔。」

  有這三員干將帶頭表態願去,其餘將校大半都願意去,當然也有幾個不願意抗旨的,羅成也不勉強他們,讓他們自去追擊聖駕,順便幫自己帶一封請罪書給皇帝。

  當天。

  御駕往南,勤王諸軍也往南。

  唯獨驍果左一軍去往北而去。

  皇帝收到嗣業的請罪書後,無奈的苦笑了幾聲。

  「這個傢伙,怎麼倒學了羅成的抗旨了,倒還真是一家人,打仗一樣的不怕死,可犯起渾來一樣的渾不吝。」

  「陛下,此風不可長。」裴蘊趁機道。

  只是皇帝卻只是搖了搖頭。

  「罷了。」

  「既然他要去,那就隨他吧,替朕草詔,以定襄和陰山汗庭之地新設定襄道,以羅嗣業為定襄道節度使,其所部的驍果左一軍俱轉為定襄道節度府駐軍吧。」

  「再詔馬邑都督王仁恭、漠南道節度使雲定興,令二將各率本部配合下羅嗣業,一起接應漠南的羅成。」

  裴蘊有些意外。

  想不到皇帝對羅嗣業居然如此縱容。

  「陛下,羅嗣業抗旨,就算念在他勤王有功,可也不能如此處置啊。」

  皇帝卻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好了,此事就此處置,朕有些乏了,你下去吧,朕休息會。」

  詔令發出。

  王仁恭無奈的帶部下停止前進,「李郡丞,請你帶劉校尉和尉遲校尉先率三千人馬趕去與羅嗣業將軍匯合,某帶餘部隨後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