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地下室。

  皇帝對著銅鏡,看著頹廢的自己。

  他摸著自己的腦袋,對著幼子趙王道,「朕這大好頭顱,也不知道會被誰砍落。」

  「陛下,請千萬別說這種喪氣話。勤王大軍肯定馬上就到了!」

  皇后安撫著皇帝。

  可皇帝卻沒這信心。

  十五天了,他都不知道這十五天是怎麼過來的。

  每天鏖戰不休,每天無數將士戰死。

  血氣沖天,屍臭瀰漫。

  再這樣下去,雁門城都會發生瘟疫。

  宰相們奏報,說許多飢餓的百姓都開始把掩埋的陣亡戰士的屍體挖出來煮吃,楊廣聽了後嘔吐不止,他沒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蘇威提議,把戰死者焚燒。

  這樣既能防止屍體腐爛發生瘟疫,又能避免這些為國捐軀者被饑民吃掉。

  楊廣答應了。

  可是城中卻沒有足夠的柴火可以火化將士們的屍體,於是依然只能掩埋。

  但大家早就吃不飽,連挖坑的力氣都沒什麼。

  許多負責埋屍的民夫只是把屍體投到一角,隨便一扔,撒點土。

  然後到了晚上,總有膽大的去盜屍。

  甚至雁門城裡已經出現了地下黑市,有人在悄悄的販賣著剛死不久的死屍肉,還賣的極貴。

  一條大腿,居然能夠換十兩黃金。

  局勢已經慢慢彈壓不住了。

  援軍卻遲遲不來。

  他甚至懷疑,是不是那些將軍們那些大臣們已經拋棄了他,故意見死不救。

  「陛下,援軍就會到來的。」

  皇帝卻已經絕望。

  他摟著趙王,看著皇后。

  「皇后,如果雁門城破,朕絕不會當突厥人的俘虜。朕已經準備好了一瓶毒藥,到時服毒自盡,你呢?」

  皇后打了個冷戰,她在皇帝的眼色里,看到了幻滅。

  「臣妾也陪陛下一起去。」

  皇帝笑了。

  「好,一起去,就是可憐趙王,還這麼年幼。」

  ……

  太原郡北,忻口。

  河東安撫使楊義臣、河北安撫使李景、范陽府尹薛世雄,北平都督獨孤篡。

  四人離雁門最近,也是最先接到勤王令,並第一時間都調兵動員趕來的。

  在太原,幾路兵馬匯合,此時擁兵五萬。

  五萬大軍出太原,可卻在太原與雁門邊界的忻口被堵住了。

  忻口坐落於忻口山之斷闕處,素為太原通往晉北之門戶。

  當年漢高祖劉邦平城解圍後,率軍返迴路過這裡,十分高興,便將此地取名忻口,從此築城設險,成為軍事防守要地。

  此前,突厥突然大舉南下,一路攻破馬邑、雁門數十城。

  當時河東安撫使楊義臣及時率兵堅守忻口城,方阻止了突厥鐵騎繼續南下,搶奪太原的計劃。

  可當時忻口城兵少,也只能憑關而守。

  等到從河東各地緊急徵召兵馬,再加上河北的援兵到達,楊義臣才敢率軍出關。

  此時,忻口之外,有三萬突厥軍攔截。

  李景和楊義臣、薛世雄幾將,在此與突厥人交戰十餘次,雙方互有勝負,可就是難以徹底擊敗對手。

  突厥兵雖少,可強在皆為輕騎。

  而三將兵雖眾,可也是陸續一支支抵達的,並不是一來就有數量優勢,兼之許多府兵郡兵一起,且以步兵為主。

  「不能再等了,必須一舉殺過去,再拖下去,只怕雁門城就守不住了。」

  李景對兩位大將道,「如今我們已經集結了五萬之兵,數量不少了,可以放手一搏。」

  八月二十七日。

  四將率軍五萬出忻口關,與突厥人在忻口山下平原上擺開陣勢。

  楊義臣為前軍,李景為後軍,而薛世雄和獨孤篡帶輕騎繞後,迂迴穿插到突厥人的後面去。

  戰鬥自早晨開始。

  突厥人一開始就仗著輕騎強悍,猛衝隨軍步陣。

  他們連馳邊射,騎射了得。

  隋軍則以車陣在外,加以盾牌和長矛組成方陣,再以弓箭手射敵。

  戰到中午。

  楊義臣的前軍損失慘重,開始頂不住後退。

  這時養精蓄銳多時的李景率河北軍衝出,李景親自躍馬揚槊衝鋒在前,硬生生的頂住突厥人的攻勢。

  而這時,薛世雄帶著數千騎兵也終於穿插迂迴到了突厥人的背後,發起猛烈進攻。

  突厥人被殺個措手不及,回身作戰,李景和楊義臣又率軍全軍掩殺,於是三萬突厥軍大敗。

  追殺二十里,斬殺萬餘。

  九月初一。

  李景、楊義臣、薛世雄和獨孤篡四將率剩下的四萬河東河北勤王軍趕到了崞縣城下,距離雁門僅一百里。

  但在他們面前,在崞縣外面,卻還圍著七八萬突厥軍。

  之前從忻山敗逃回來的兩萬突厥軍,先他們一步來到崞縣,並加入了再次圍攻崞縣的俟利弗設大軍。

  「舉旗!」

  楊義臣看著崞縣城上,居然還立著隋軍的紅旗,不由的笑出聲來。

  「想不到羅嗣業將軍,居然如此勇悍,以驍果之一軍,堅守崞縣小城到現在。」

  「把我們的旗幟都舉起來,吹角,告訴羅嗣業,勤王軍到了!」李景也高興喊到!

  第605章 漢家公主




章節目錄